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旅遊對於不同的人群,有著不一樣的追求,有的人喜歡來上一場自由自在的自由行,有的人喜歡在城市中尋找不一樣的風景線,或是一份文藝氣息,又或是另一座城市不同燈紅酒綠的感受。去過多個城市遊玩或生活的小夥伴們應該清楚,國內每座城市都有“美食一條街”的存在,路邊攤傳出的叫賣聲,陣陣香味以及肩摩接踵的人群,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進程,城市不得已“捨去”一些東西,比如:充滿當地市井生活的老城區、破舊的歷史遺蹟等等,為了整改城市面貌,路邊攤逐漸變得越來越少。就拿上海來講,因為在小巷路邊看不到路邊攤,很多遊客就認為上海是一座沒有“人情味”的城市,其實不然,上海充滿“煙火氣”。

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上海是中國老牌的國際大都市,“不夜城”、“上海灘”等等早已傳遍中國大江南北。步入現代,上海的發展依舊快速,與北京、廣州、深圳並列為“中國一線城市”,還被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體系排名評為“世界一線城市”。對於遊客而言,對上海的嚮往,不僅是繁華的大都市,更多的是人文氣息。

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很多外來遊客在上海旅遊時,都喜歡到外灘看格外迷人的夜晚,各式各樣的建築,有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的建築風格,在五顏六色的彩燈渲染之下,令遊客流連忘返。不過相對於展現上海繁華的高樓大廈,我更喜歡去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地方玩,比如:南京路步行街,城隍廟。這才是老上海正確的打開方式。

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南京路步行街同樣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早在20世紀初便已經成為各類百貨公司的聚集地,如今依舊是上海乃至中國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步行街是一條直線,西起西藏中路,東到河南中路,全長約1千米的距離。從人民廣場站下車為最西端,一直步行往東就可以走到外灘看壯觀的夜景。

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在這裡你可以幾乎可以買到任何想要的商品,可謂是愛購物逛街的遊客嚮往的天堂,如果逛街累了,在美食城吃上十分地道的上海美食,吃飽喝足後乘坐老上海獨有的縮小版舊式電車“鐺鐺車”。步行街兩側商店林立,現代建築夾雜著歐式老樓,在夜幕之下別有風情,也許這才是真正的“不夜城”吧。

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上海城隍廟也是外來遊客必打卡的地方,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城隍廟,如今依舊充滿著活力,城隍廟道觀、小吃以及跟豫園相鄰,逐漸形成了上海的小旅遊圈。如果你認為去了外灘、南京路步行街一趟還覺得上海沒有“煙火氣”、“人情味”的話,那麼城隍廟和周邊定會刷新你對上海的認知。

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毫不誇張地說,城隍廟和周邊遊玩一下,也許你的“體重”就會升高几斤。在這裡你能吃到不僅是上海當地特色的美食,還能品嚐到全國各地的小吃,關鍵在於都是現做現賣,好吃價格還十分優惠。簡直是吃貨們的春天,滿足吃貨的味蕾,聲聲叫賣聲、美食傳出的陣陣香味,令遊客邁不出返程的腳步。

國內這座世界一線城市,變得沒“人情味”了?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城市現代化要日益規範,但城市中的“煙火氣”、“人情味”不會隨之而消失,而是在規範之中形成新的“圈子”,老上海還是那個老上海,陌生的只是人來人往的人群。

各位小夥伴們,你對此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