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自古以来,始终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佛教由中国一路东传至古朝鲜,后传至日本,从圣德太子派遣隋使开始,中日文化的交流就拉开了序幕。随后唐宋时期两国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批遣唐使和遣宋使,并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日本成为开宗立派的大法师。

及至南宋,与禅宗佛教同时传入的还有茶文化,荣西和尚从中国带回了茶种,使茶的种植本土化,加之千利休等人的推动,茶道在日本逐步建立,书画挂轴作为对茶室氛围和意趣的重要烘托也随之流行起来。

一般认为,中国的书画装潢技术约在6-7世纪时,随佛教经典传入日本,日本书画装潢修复技艺保留了中国唐宋时期装潢的风格,并逐步形成了日本特有的艺术特征。


说到日本茶道,就不得不提中国茶文化的“引入者”——荣西和尚,和日本茶道的推广者——千利休。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荣西和尚将茶文化从中国引入日本,并带回茶种


荣西和尚(1141-1215),日本禅宗始祖,号千光法师,在镰仓初期入宋,历访天台山、阿育王山,学习临济宗黄龙派禅学。归朝后,镰仓幕府皈依禅宗,支撑建立了京都建仁寺,带回天台新章疏三十余部六十卷,传入了茶种,请入了宋代茶道和茶道装潢形式。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荣西和尚木像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京都建仁寺


荣西和尚将从中国带回的茶种其中三颗放在此壶(下图)里交给明慧(日本茶祖),由此在高山寺开创了日本最早的茶园。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汉柿形茶壶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日本最古之茶园——高山寺茶园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茶室 遗香庵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千利休对日本茶文化的推动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日本茶室及其内部装潢


千利休:本名田中与四郎,生于1522年,卒于1591年4月21日。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著名的茶道宗师,人称“茶圣”,是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时人把他与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合称为“天下三宗匠”。在千利休的推动下,素雅又富有禅意的挂轴内容开始受到推崇,装潢也选择与内容相符合的形制。人们会根据来访的客人或季节变化等因素来张挂不同的挂轴。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日本茶道装潢特点


首先介绍一下日式挂轴的各部位名称。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正面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背面


茶道装裱的边极为狭窄,这种狭边的特色,使作品显得简洁明了,朴素秀丽。狭边的宽度按日本的习惯以3分、5分、7分,奇数的尺寸来设计。茶道装裱的形制主要有两种如下图,其区别在于是否有“一文字”。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茶道装裱悬挂效果图


茶道装裱——《茶味》装裱修复实例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画心修复前污损状况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揭裱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补洞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托画心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全色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拼接装裱材料的花形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进行装裱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缝制“风带”和“露”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茶味》修复前(左)修复后(右)对比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日式挂轴捆扎方法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文化丨日本茶道及茶道装裱简述

日式木盒捆扎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