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子丹要鋌而走險刺秦王?

眾所周知,戰國的時候,弱小的燕國曾派出了一名叫荊軻的刺客去刺殺秦王,這次刺殺行動以失敗告終,也加速了燕國的滅亡。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燕太子姬丹為什麼會選擇這個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的做法去對付強秦呢?

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先從姬丹和嬴政的身世說起。



一·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身世

《史記》上是這麼記載的:

"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而秦王政生於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

也就是說,燕太子姬丹小的時候被父親燕王喜扔到趙國當人質。

因為嬴政的父親子楚當年也在趙國當人質,所以嬴政生於趙國。

兩個孩子都是趙國的人質,自然同病相憐,相處愉快,成為了好朋友。

後來二人都離開了趙國。再後來燕王喜為了討好秦國,又把太子丹扔到秦國當人質。

在去秦國之前,太子丹想到曾經和嬴政共度過一段年少無知的快樂時光,想著老友相見,不禁喜上心頭,以為嬴政會優待他。

結果沒想到的是,嬴政對他的態度居然是"不善",太子丹又委屈又怨恨。

我們可以看出來,二人的關係是:由歡轉怨。

這裡秦王嬴政的態度是他們交惡的重要因素,下面我們看一下嬴政是個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太子丹要鋌而走險刺秦王?

秦王嬴政

二.秦王嬴政

《史記》裡有一段尉繚描述秦王嬴政的話: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下人,得志亦輕食人。"

這一段話描述了嬴政的外貌和為人。

外貌:高鼻樑、長眼睛、猛禽般的胸脯,豺狼般的聲音。

待人接物和性格:刻薄寡恩,像虎狼一樣殘忍有野心。窮困時可以對人以禮相待,得勢時就會傷人吃人。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來,嬴政是一個勢利、刻薄而兇殘有野心的人。

那麼他為何會對太子丹不善呢?

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1.雖然他與太子丹曾經當過好朋友,但那時嬴政年幼,長大後的他根本不懷念這段孩提時代的友情。

2.當他與太子丹重逢時,他已經是秦國的王,而太子丹的身份變成了秦國的質子,他與太子丹的身份發生了變化。

太子丹不過是要聽他話的一個來自弱國的人質,按照嬴政"得志輕食人"的性格,他怎麼會對太子丹以禮相待呢?

3.嬴政,一個高高在上心懷野心的秦國的王,痛恨太子丹還有一個很有可能的原因就是:

他在趙國那八年,是他一生中最落魄最不堪的時刻,而太子丹恰恰見證過那些時刻。

所以當太子丹再度出現時,就彷彿在提醒他:你贏政曾經那麼悲慘,那個時候的你還需要依靠我姬丹。這絕對是驕傲的嬴政不能容忍的。

所以他不但不感太子丹當年的恩惠,還要欺侮太子丹,比如,就是不讓他歸國。

《燕丹子》裡有比較誇張的記載:

"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令烏鴉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

雖然文中所描述的,"秦王說'等到烏鴉白了頭,馬頭上長了角才能歸國'"實屬誇張,但我們可以看出來太子丹受盡秦王的欺侮渴望回國時,秦王故意折磨他,就是不給他歸國的希望,可見秦王的無情和殘忍。

但是光有秦王的殘忍,太子丹未必會選擇刺秦,我們來看看太子丹是個怎樣的人。


為什麼太子丹要鋌而走險刺秦王?

太子丹

三.太子丹

《燕丹子》裡曾經記載了太子丹寫給太傅鞠武的一封信:

"丹不肖,生於僻陋之國,長於不毛之地,未嘗得睹君子雅訓、達人之道也。……丹聞丈夫所恥,恥受辱以生於世也;……故有刎喉不顧、據鼎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今秦王反戾天常,虎狼其行,遇丹無禮,為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計燕國之眾,不能敵之,曠年相守,力固不足。欲收天下之勇士,集海內之英雄,破國空藏,以奉養之。重幣甘辭以市於秦,秦貪我賂而信我辭,則一劍之任,可當百萬之師;須臾之間,可解丹萬世之恥。……"

根據這封信的節選以及其他歷史記載,我們分析一下姬丹做出刺秦決定的原因。

1.姬丹的人生態度

關於人生態度,太子丹在信裡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男子漢大丈夫,一生中最恥辱的事情就是受了侮辱還苟且地活在世上,而秦王對他如此無禮如此刻毒,讓他每每想起就感到屈辱之痛到達了骨髓。

我們著重看信裡的幾個詞:"破國空藏","重幣甘辭","一劍之任","萬世之恥"。這說明太子丹哪怕花光燕國的財產,也要去網羅天下勇士,為的就是用金錢和美言麻痺秦國,然後一劍刺死秦王。那麼根本目的是什麼呢?是為解太子丹在秦國所受的萬世之恥。

這封信寫了半天,太子丹一句也沒提如今燕國情況緊急,為了救國,所以他要刺秦。

因此,姬丹刺秦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他自己的尊嚴而戰,而不是為了燕國。

這就是他派荊軻刺秦的個人原因。

那麼,太子丹在作出刺殺決定時,有沒有考慮過父親燕王喜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燕王喜和姬丹的關係如何。


為什麼太子丹要鋌而走險刺秦王?


2.姬丹與燕王喜的父子關係

我們看太子丹寫給鞠武信件的開頭:"我姬丹在邊遠閉塞的燕國出生,貧瘠荒涼的土地上長大。"

說明太子丹是怨恨自己生在燕國這麼一個弱國的,後面他又說:"我未曾領略過賢能君子高雅的教導,也沒有領教過通達之士所講的道理。"

說明他不滿自己沒有受過最好的教育。

前面我們知道太子丹兩次被扔到他國當人質,一次是燕王為了討好趙國,另一次是燕王為了討好秦國。

由此可見,太子丹和燕王喜的父子之情非常淡薄,甚至可以說太子丹完全就是燕王喜手裡維持自己統治的工具。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燕王喜不但兩次讓太子丹當人質,而且在荊軻刺秦失敗以後,燕王喜為了討好秦王,居然主動把太子丹的首級獻給嬴政,以為就此可以讓嬴政開恩,停止進攻燕國,自己也可以保住燕國國君的王位。

我們不難看出,燕王喜,這個既蠢又壞的人,一個徹頭徹尾只為自己打算的父親,對太子丹的感情該是多麼淡薄。

太子丹並不傻,他又會愛他這個父親嗎?

太子丹不僅不愛他,還怨他,就像給鞠武的信裡寫的:"生在一個閉塞的國家,也沒有受過賢能通達之士的教導。"

所以,燕太子姬丹謀劃刺秦王的時候,是不可能考慮失敗以後,他的父王會不會受連累的。

這裡我想補充的是:

燕王喜未必不知道太子丹想謀害秦王的計劃,只不過既蠢又壞的他可能考慮不到刺秦失敗的後果,也可能並不太清楚詳細的計劃。

因此這不能表明姬丹做這個決定時考慮到了燕王喜,父子倆都只是考慮自己而已。


為什麼太子丹要鋌而走險刺秦王?

壯士荊軻

3.姬丹的性格

我們說,太子丹採取的報復秦王的方式是刺秦而不是其他方法,決定性因素還是太子丹的性格,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後來鞠武是怎麼給太子丹回信的。

(礙於篇幅問題我後面就不引用原文直接用譯文了)

鞠武在回信中表示:姬丹看重個人勇力,迷信一劍刺殺的作用,把希望寄託在以偶然的機會取得成功,這樣的考慮不夠周全。他的建議是燕國應該聯合其他國家一起抗秦,這樣勝算更大,姬丹也可以雪恥。

但是太子丹對這個建議是非常不滿意的,因為他覺得這樣做的話,耗費的時間太久了。

這能不能看出來太子丹是個急躁、沉不住氣的人呢?

我們再來看後來太子丹對荊軻的態度。

太子丹好吃好喝的款待荊軻有好一陣子了,但是荊軻遲遲不動身,太子丹很著急,就跟他說秦國已經攻破趙國,進攻燕國了,乾脆讓秦舞陽和荊軻同去刺秦王。

這恰好反映了姬丹是個沉不住氣、考慮問題不周全的人。

沉不住氣是因為他覺得燕國已經有危險了。

考慮問題不周全是因為他居然認為秦舞陽這種人也能堪以大用。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姬丹是個多疑的人。

他曾經懷疑謀士田光會洩露機密,導致田光自盡。

他現在懷疑刺客荊軻反悔,不願意動身秦國。

那我們可以推測一下,他為什麼不贊同老師鞠武所提的聯合他國抗秦的辦法呢?

除了他等不及那麼長時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不信任其他國家,不相信他們願意和燕國一起對付秦國。

所以,姬丹為何會採用刺秦的方法,是因為他的性格:急躁、沉不住氣、考慮不周和多疑。


為什麼太子丹要鋌而走險刺秦王?

撒切爾夫人


四.最後的話

撒切爾夫人有一句名言:

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將變成言辭;

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行動;

注意你的行動,因為它將變成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太子丹的悲劇跟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如果他既採用老師鞠武的提議,又網羅勇士,並且等待荊軻與高手一同赴秦,雖然說未必會扭轉嬴政統一天下的局面,但是勝算總是要大些。

可是他被心中的仇恨衝昏了頭腦,才會想出讓嬴政一刀斃命的辦法。


《燕丹子》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