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手記|海慈援鄂醫療隊員:心懷溫暖,堅守戰“疫”一線

海慈援鄂醫療隊員們在武漢工作已有一個多月,在與疾病抗爭的這段時間裡,醫患之間互相鼓勵、彼此溫暖,在醫護人員的手記裡,洋溢著戰勝疫情的信心。

2020年3月9日

海慈援鄂醫療隊員急診科譚雅文護師

急診工作14年,救治過很多患者,在隔離病房裡,每當患者突然拉住我的手想說點什麼,心裡很想安慰他們。那天值班時,我負責的兩個阿姨吃不下飯,我很著急,她們和我媽媽的一樣的年紀,第二次值班時,我把剛剛收到的來自家鄉的蘋果給兩位阿姨捎上,經過我的疏導和護理,她們心情也好多了,期盼她們早日康復……

因為生病的原因,患者經常會出現煩躁情緒,為了和患者更好地溝通交流,我還自學了幾句武漢話。“大爺叫爹爹,大姨叫婆婆”親切的稱呼更拉近了與患者的距離,撫慰了他們的緊張和不安。

從隔離病房出來,小心翼翼地一層層脫掉防護服,摘掉口罩,對著鏡子,才發現自己的鼻樑被壓出了紅紅的印子,耳朵根也牽扯著生疼。心裡想著沒事,這點疼忍忍就過去了,來到武漢其實更多的是被溫暖包圍,只要有愛的力量支撐,疫情總會消散,春天已經在路上。

戰“疫”手記|海慈援鄂醫療隊員:心懷溫暖,堅守戰“疫”一線

2020年3月12日

海慈援鄂醫療隊員腫瘤科張梅護師


今天是來武漢的第33天,我也已經適應了在武漢的工作和生活,同事們之間相互鼓勵,相互照顧,倍感溫暖。在下班回來的路上看到了早春的櫻花開放,雖然工作帶來的疲憊不可避免,但我的心情卻格外好,讓我看到了希望,覺得自己更加有力量。

在與患者交流的時候總能收穫感動,38床大叔說你們青島人說話的聲音真好聽,每次幫他打水送飯,大叔都會跟我們說謝謝,在我們的精心治療護理下,他的身體狀況也一天天好起來,今天大叔要出院了,從心裡為他感到高興,看著患者康復出院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也都值得。

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作為一名逆行者,作為一名白衣戰士,我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待春暖花開時,我們一起再來武漢看櫻花。

戰“疫”手記|海慈援鄂醫療隊員:心懷溫暖,堅守戰“疫”一線

2020年3月10日

海慈援鄂醫療隊員重症醫學科李貴興護師

跟隨醫療隊出征武漢前,我只給爸爸打了電話告訴他我要去武漢了,不想讓媽媽太過擔心。除了父母,我還放不下自己的未婚妻,覺得有點對不起她。2月15號本是我們約定結婚的日子,疫情面前我們不得不推遲了婚期,但是我們的愛不曾延誤。

我在ICU工作已有5年,習慣了高強度的工作,但進入隔離病房最初首要克服的是心理緊張,穿著隔離服工作很不方便,尤其是打針抽血,採咽拭子等操作時,防護面屏、眼鏡都會被水蒸氣模糊,走路的時候甚至側著頭看才能看清楚一點,經過這些天與患者的相處,發現患者都很和藹可親,感受到了醫患之間的真情。我能做的就是盡我最大的能力幫助他們,大家一起努力,共克時艱。

我的心中充滿了對這座城市的敬意。這次經歷讓我看到的中國的擔當,中國的團結,責任的重要性,重新定義了我的人生觀。

戰“疫”手記|海慈援鄂醫療隊員:心懷溫暖,堅守戰“疫”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