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招生考试,路遥考了全县第一,填的3个志愿却都将他拒之门外

1973年夏,经推荐路遥参加了延川县的大学招生考试。据后来查证档案记录,路遥的考试成绩是:“语政83分,数学22分,理化30分,总分135分,平均45分。”据说这个成绩是延川县考试中语政的最高分。


大学招生考试,路遥考了全县第一,填的3个志愿却都将他拒之门外


  路遥的报考志愿有三:北京大学哲学系、西北大学中文系以及陕西师大中文系。

那时的招生指标到县,包括学校、专业同时到县,延川县正好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和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招生指标。北师大招生老师开始十分满意,可是提到政审时却婉言谢绝了。

原因是路遥在“文x”中是延川县一派的造反派头头——他是延川县“红四野”造反派叱咤风云的“王军长”,1968年延川县成立革命会时,他被“老中青”三结合为县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今日的副县长。

一个年仅18岁的初中毕业生,以群众代表的身份破格当上县革委会副主任,其政治才能可想而知。

北师大对路遥的才气十分看重,但提到路遥复杂的政治背景,望而却步,放弃了招收路遥。

陕师大也以路遥是文革中造反派头头为由,将路遥拒之门外。

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延川县再向延安大学推荐。延大招生老师一看,认为路遥是名起点很高的招生对象,但迫于目前的政治形势,也承担不了这个政治风险。然而,他们还是恋恋不舍,不想放弃路遥。招生老师表态,只要学校领导说话同意,他们就招。

县文教局很快将情况汇报县委。听到情况汇报后,县委书记申昜同志慷慨表态,力挺路遥上大学。他说:“关于路遥,县委有结论:政治上无问题。我要亲自去延大做工作,一定要想办法把这样优秀的人才推出去!”


大学招生考试,路遥考了全县第一,填的3个志愿却都将他拒之门外


  汇报后的第二天,申昜就专程驱车赶赴延安大学,找到时任延大中文系副主任、堂弟申沛昌。经申氏两兄弟极力做工作,校长勉强同意,中文系才将路遥录取。就这样,路遥比其他同学迟报到了一个星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