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2019年,中國奶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牛奶總產量同比增長4.1%,是自2014年以來中國牛奶總產量增幅最大的一年,並有效保障了“非洲豬瘟”疫情下中國城鄉居民對畜產品的需求。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奶業發展受到很大沖擊,養殖環節所受影響尤為突出。為深入瞭解疫情影響,2020年2月28日至3月5日期間,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通過線上問卷對奶牛養殖場開展調查 ,共回收有效問卷128份。基於調查數據,本報告將重點分析疫情期間奶牛養殖場遇到的主要問題、養殖場應對問題的主要舉措、奶業生產能力受到的影響及養殖場恢復生產面臨的主要困難等,最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01調查情況及樣本養殖場基本特徵

本次調查共回收問卷132份,整理出有效問卷128份,有效率97.0%。128個樣本養殖場共覆蓋16個省(區、市),其中河北(24.2%)、黑龍江(21.1%)、內蒙古(17.2%)和山東(9.4%)四個奶業主產省的樣本佔比71.9%。2018年四省原料奶總產量佔到全國總產量的53.1%。因此,調查樣本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樣本養殖場基本都建於2000年之後,其中建於2000~2010年的佔50.4%,建於2010年之後的佔47.2%。樣本養殖場涵蓋了主要的類型,包括個體經營、養殖小區、合作社、股份制企業和國有企業,其中,個體經營和股份制企業分別佔46.1%和23.4%。2019年年末,存欄規模小於500頭的養殖場佔養殖場總數的34.4%,存欄量僅佔所有養殖場存欄總數的8.7%;存欄規模在500~1000頭的養殖場佔養殖場總數的33.6%,存欄量佔所有養殖場存欄總數的19.4%;存欄規模大於1000頭的養殖場佔養殖場總數的32.0%,存欄量佔所有養殖場全部存欄的71.9%。2019年,樣本養殖場的成母牛的平均年單產為8.5噸。另外,樣本養殖場離居民聚居點(村莊)的平均距離為2.6公里,6.0%的養殖場所在的鄉鎮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表1 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

02疫情期間養殖場面臨的主要困難

根據調查數據,新冠肺炎疫情對奶牛養殖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生產、銷售與資金狀況三個方面。

第一,在生產方面,養殖場面臨投入品供應不足與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首先,疫情防控期間各地採取道路、機動車輛通行的管控措施,養殖場普遍面臨飼料等投入品運輸受限、供應不上的問題。在調查的128個養殖場中,有62個出現了飼料等投入品供應不足的問題,其中也包括設備維修等服務受阻,合計佔養殖場總數的48.4%。飼料是養殖場生產成本及佔用資金的主要項目,養殖場通常按照維持生產和節約成本的要求合理控制飼料庫存量。根據對河北省部分奶牛養殖場的調查,春節期間養殖場飼料庫存總體上可以用到2月8日,但苜蓿、玉米壓片等部分飼料品種可以維持的時間更短,甚至僅夠維持到2月2日前後。因疫情防控飼料不能得到補充,養殖場就直接面臨斷糧的風險。除了飼料,也有養殖場表示無法獲得設備維修等生產性服務、缺少疫病防控所需的防護用品。其次,由於供給減少與運輸成本上升等原因,飼料等投入品的價格普遍增長。有89個養殖場表示投入品價格出現上漲,佔到總數的69.5%。再次,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很突出。有51個養殖場表示面臨缺少工人問題,佔到總數的39.8%。最後,封村斷路也帶來其他一些與運輸相關問題,包括原料奶和糞便都無法運出去、淘汰牛無法出售等。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 圖1 生產投入與運輸相關問題發生的比例

第二,在銷售方面,乳製品市場受抑制並向奶牛養殖環節傳遞,原料奶拒收、限收、降價等問題普遍出現。有8個養殖場表示疫情期間遇到原料奶被拒收的情況,佔總數的6.3%;有35個表示面臨限量收購問題,佔全部養殖場的27.3%。更多的則是原料奶被降價,有111個表示收購價格出現下降,佔比高達86.7%。關於疫情期間原料奶價格在最低時與疫情前相比的變化情況,在被降價的養殖場中有36.0%表示下降了不到10%,有40.5%表示下降幅度在10%~20%之間。除了正常收購部分的價格下降,如果限收,超出限量部分的收購價格下降幅度會更大,因此也有一些養殖場表示價格有很大下降。有14.4%的養殖場表示降價幅度在20%~30%之間,還有9.0%的養殖場表示降價幅度超過30%。因為原料奶被拒收、限收或無法運出,倒奶現象再次出現,有16個表示疫情發生以來有倒奶的情況,佔養殖場總數的12.5%。其中,疫情以來累計倒奶量少的有數噸,多的則超過100噸,倒奶量佔總產量的比例平均達到15%,個別散養戶的倒奶量甚至佔到其總產量的60%。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2 原料奶銷售問題及價格變化

第三,在資金方面,養殖場的資金週轉與負債問題凸顯。在銷售價格下降、投入成本上升等多重問題的擠壓下,養殖場出現較大損失。如果按照2019年年末存欄量計算,養殖場因為疫情的頭均損失額平均達到476元。同時,養殖場的經濟狀況大幅惡化,主要表現是養殖場普遍出現資金週轉問題,很大一部分養殖場出現負債增加或債務不能償還問題。在調查的養殖場中,有95個表示面臨資金週轉困難,佔到74.2%;有46個表示出現負債增加,佔到35.9%;另外分別有47.2%和12.5%的養殖場表示受疫情影響不能及時償還債務或出現負債增加。除了收益下降或虧損上升、債務不能償還的連鎖反應,未復工人員的工資支出也成為經濟狀況惡化的重要原因,有43.8%的養殖場表示這方面的負擔重。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3 養殖場面臨的資金問題

03疫情對中小規模養殖場的衝擊更加突出

按2019年年末全群存欄將養殖場分為大中小規模三組,其中,存欄1000頭以上的為大規模,共41個養殖場;存欄500至1000頭的為中規模,共43個;存在500頭以下的為小規模,共44個 。從疫情期間所遇問題的對比來看,大中小規模的養殖場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中小規模養殖場所受衝擊更加突出。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4 各規模組面臨的原料奶銷售問題

在銷售方面,無論是被拒收、被限收還是被降價的比例,都隨著規模的下降,問題更加突出。其中,小規模養殖場中有11.4%遇到被拒收問題,中規模和大規模養殖場被拒收的比例分別只為4.7%和2.4%;小規模和中規模養殖場被限收的比例分別為34.1%和30.2%,大規模養殖場則為17.1%;三個規模組的養殖場被降價的比例都超過80%,小規模和中規模的比例略高於大規模。另外,小規模養殖場中有20.5%出現倒奶情況,也明顯高於中規模和大規模養殖場,後兩者分別為7.0%和9.8%。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5 各規模組面臨的資金問題

在資金方面,大中小規模之間的差異同樣明顯,資金週轉困難、負債增加與不能及時償還債務的發生率都隨著養殖規模的下降而提高。其中,小規模和中規模養殖場分別有81.8%、79.1%遇到資金週轉問題,均比大規模養殖場高出20多個百分點左右;小規模養殖場有45.5%遇到負債增加問題,比中規模、大規模養殖場分別高了12.9和16.2個百分點;小規模養殖場有61.4%面臨不能及時償還債務問題,比中規模養殖場高12.6個百分點,而中規模養殖場則比大規模養殖場高19.5個百分點;小規模養殖場有36.4%表示貸款融資難,也比中規模、大規模養殖場都出10個百分點左右。從損失水平看,大規模養殖場平均的頭均損失為334元,中規模養殖場為498元,比大規模養殖場高49.1%;小規模養殖場平均的頭均損失則達到587元,比中規模、大規模養殖場分別高17.9%和75.7%。


04養殖場的應對舉措及其對產量與生產能力的影響

為應對以上困難和問題,養殖場通過不同方式對生產做出調整。其中,有49個選擇提前給泌乳牛幹奶,佔總數的38.3%;37個選擇加快成母牛淘汰,佔28.9%;另外,分別有31.3%和35.2%的養殖場減少飼料投餵量和調整飼料配方。分規模組看,小規模組養殖場中將泌乳牛提前幹奶的比率達到47.7%,明顯高於中規模和大規模養殖場。小規模和中規模都有32%左右的養殖場加快了成母牛淘汰,並比大規模養殖高10個百分點左右。小規模與中規模養殖場中減少飼餵量的養殖場所佔比例也明顯高於大規模養殖場。中小規模更普遍地對產出做出調整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風險抵抗能力弱、經濟壓力更大,通過調整產出減少損失、降低風險;另一方面是對生產進行調整的靈活性可能更高。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6 養殖場應對疫情衝擊的主要舉措

以上調整對養殖場原料奶日產量有直接影響。有60.9%的養殖場表示日產量經調整後有所下降,其中,降幅在10%以內的佔總數的40.6%,降幅在10~20%之間的佔8.6%,降幅超過20%的佔3.9%。分規模組看,與以上應對舉措的比較相一致,中小規模養殖場更普遍地出現產量變化。其中,小規模組中65.9%的養殖場的產量有下降,分別比中規模、大規模養殖場高5.4和9.8個百分點;小規模養殖場中日產量降幅超過10%的佔18.2%,比中規模、大規模養殖場分別高8.9和8.5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大規模養殖場中日產量降幅超過20%的佔7.3%,在三個規模組最高,這可能意味著一部分大規模養殖場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並對生產能力做出較大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7 各規模組養殖場的產量變化

由於泌乳牛提前幹奶、成母牛加快淘汰等因素,養殖場當前及近期一段時間的產奶量受到明顯影響,但是長期生產能力受到的影響比較有限。從存欄來看,2019年年末至2020年2月底期間,各個規模組養殖場的成母牛平均存欄數量都有所增長,大、中、小規模組的增長幅度分別為2.1%、2.4%和2.3%,增幅基本相當。成母牛存欄量的增長一部分是因為淘汰成母牛的出售在疫情期間受到限制,主要還是疫情前養殖場擴大規模的生產計劃在繼續發揮作用。2019年,因消費需求與奶價的增長,各規模組的平均養殖規模都有明顯增長,其中,小規模組養殖場的成母牛平均存欄增長2.8%,中規模組平均增長5.6%,大規模組則平均增長12.1%。可以看出,2019年大規模養殖場對奶業市場恢復做出了更積極的反應。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8 各規模組成母牛存欄數量變化

05恢復生產的意願及面臨的困難

截至2月底,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及消費市場回暖,原料奶被降價的問題已開始有所緩解。與疫情期間價格最低時的被降價水平比,至2月底已有一部分養殖場原料奶價格的降價幅度有所下降(見圖9),部分養殖場的原料奶銷售價格從下降超過50%或下降30%~50%恢復到下降10%~20%,甚至是恢復到下降10%以內的水平。圖2反映了2月底時原料奶價格降幅構成與疫情期間價格最低時原料奶價格降幅構成的變化情況,其中,降幅在10%以內的佔比從36.0%升至39.8%,上升了3.8個百分點,降幅在10%~20%之間以及其他降幅更高的組的佔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9 疫情期間價格最低時與2月底時降價幅度構成及變化

價格所受衝擊的緩解反映了奶業供需基本面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因為對奶業發展的預期,多數養殖場表示疫情結束後將保持養殖規模或擴大養殖規模的意願。其中,68.8%的養殖場表示將保持養殖規模不變,有25.8%的養殖場表示將擴大規模,只有5.5%的養殖場表示將縮小養殖規模。分規模組來看,中小規模組在擴大規模方面表現出更強烈的意願,其中,中規模組有34.9%的養殖場希望擴大規模,小規模組有25.0%的養殖場表示要擴大規模,分別比大規模組高17.8和7.9個百分點。在計劃擴大規模的養殖場中,小規模養殖場平均計劃增加194頭牛,平均的計劃增幅達到85.1%;中規模養殖場平均計劃增加242頭牛,平均的計劃增幅為31.5%;大規模養殖場平均計劃增加576頭牛,平均的計劃增幅為28.2%。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10 疫情後養殖規模的調整計劃

雖然養殖場普遍表現出對中國奶業發展的信心,希望在疫情後保持或擴大養殖規模,但是對疫情後恢復和發展生產也表示面臨系列困難。其中,最突出的是資金問題,有79.7%的養殖場表示面臨資金不足,其次是有46.9%的養殖場表示面臨缺少工人。由於環境標準越來越高、環境規制越來越嚴,也有41.4%的養殖場表示面臨環保限制。另外,有22.7%的養殖場表示面臨用地不足的問題,包括缺少種植青粗飼料所需的土地。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圖11 養殖場恢復和發展生產面臨的主要困難

06思考建議

從調查數據來看,目前為止疫情給中國奶牛養殖業的衝擊仍主要是短期影響,當前的關鍵是要避免基礎產能下降的長期影響。在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應按照中央提出的“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要以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為抓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要求,加快奶牛養殖業恢復與發展。為此,既要消除給產業發展帶來較大沖擊的具體問題,也是深化改革,加強制度與技術供給,破解一系列制約產業中長期發展的關鍵問題。

第一,要加快消除運輸與用工等方面的問題,恢復奶牛養殖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一方面,要保障原料奶運輸與飼料等生產物資供應的通暢,著力解決飼料、獸藥、糞汙處理等上下游關聯企業的復工生產。另一方面,要加快養殖場用工的復工,緩解用工短缺及與未復工人員工資相關的財務負擔。

第二,要加強對奶牛養殖業的金融供給與信貸融資的政策支持。一方面提高正規金融的可獲得性,幫助養殖場緩解生產資金週轉問題及恢復生產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另一方面降低融資成本,促進擴大規模、機械化、信息化與綠色發展等方面投資。從調查情況來看,受疫情影響增加負債的養殖場中有82.2%是通過向親友借款、民間借貸或拖欠供應商款項等渠道融資,突出反映了當前金融供給的不足。

第三,要加快破解奶牛養殖業發展面臨的環保制約。既要繼續促進種養結合,實現就近就地合理還田,也要加強研發,為家庭牧場等不同規模養殖主體提供經濟適用的糞汙處理技術與解決方案,還要完善激勵機制,鼓勵養殖場加大糞汙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裝備的投資。,因此已發生疫情的地區必須考慮病毒復發的風險。

第四,要加快構建能更好應對市場波動的奶業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疫情下市場風險向養殖環節傳遞,甚至主要由養殖環節承擔損失與風險,更加凸顯了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不合理問題。為此,要大力提升奶農組織化水平,發揮奶農組織在原料奶價格形成中的作用,通過建立集體談判制度提升奶農整體議價能力,形成全產業鏈收益共享、風險分擔的利益格局。


注:

1.本次調查範圍包括了個體私營養殖場、養殖小區和規模化養殖企業等,本報告中統稱養殖場。

2.調查得到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辦、崗位科學家與綜合試驗站以及黑龍江奶協、內蒙古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喬光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劉玉滿研究員等的支持,特此感謝。

3.存欄100頭是常用的奶牛規模養殖的標準,但是,由於樣本中存欄規模在200頭以下的養殖場很少,所以沒有按此標準單獨分組。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