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贤明,识势顺势,重民轻土,扶不起来的阿斗并非一无是处

仁爱贤明,识势顺势,重民轻土,扶不起来的阿斗并非一无是处

刘禅没有“扶起来”,但是我们绝不可戏弄刘禅是“阿斗”!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从三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阿斗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如果说你不承认阿斗是一个仁爱贤明的君主,但是你不得不承认阿斗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还是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其一、从蜀汉名士孟光对阿斗的评判看。

《三国志·孟光传》有这样一段话,延熙九年,这是诸葛亮去世十几年后的事,朝廷决定大赦,孟光当众指责大将军费祎说,大赦这种做法,是只对一部分人有好处的事情,而对另一部分人则有害,就像一棵树半边枯死,半边荣华。这种事情是不应该发生在圣明之世的。在社会衰败到了极点,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暂且实行这种政策。如今主上仁爱圣明,下边的百官都很称职,有什么危在旦夕的就像要解救人被倒吊着那样危机的事发生,而要屡次施加例外之恩,以使那些奸诈的罪犯得到好处呢?这段话有三个意思需要重视。

一是此时的蜀国在孟光看来是圣明之世。二是阿斗是个仁爱贤明之君。三是下面的官员称职。

诸葛亮去世十多年后,蜀汉能出现这么好的局面,不就是证明阿斗有才能吗?

再者,孟光不是一个阿阿谀奉承的小人。

据《三国志·孟光传》记载,孟光对当权者的批评常常是直言不讳的。就拿上面那段话来说,孟光就是直指大将军费祎。

孟光也是一个真心实意关心阿斗的人。

据《三国志·孟光传》记载,孟光曾经问过郤正,问阿斗平常读些什么书,郤正没有正面回答。孟光就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阿斗要看些有实际意义的书,不能像一般的读书人那样,只是为了追求广博,追求功名去读书。表达了孟光对阿斗的关切。

其二、从阿斗对权力的掌控看。

阿斗从登基到投降期间主政四十二年。经历了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等四位大臣,其掌控权力经历了一个软着陆的过程。

诸葛亮时代,诸葛亮任丞相,大小政事咸决于亮。

到蒋琬那里,就取消了丞相之职,只任蒋琬为尚书令,由“咸决于亮”到受阿斗节制。

蒋琬之后,阿斗是“禅乃自摄国事”。

费祎虽是尚书令,然而一切秉承阿斗的主意。

阿斗在蒋琬时代是阻止蒋琬北伐。到了费祎时代,费祎是自动放弃北伐,而且制止姜维北伐。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又如裴松之注《汉晋春秋》说得更明白,“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又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这种思想与阿斗的主见不谋而合,也可以说是秉承阿斗主意行事的。

到姜维那里,说姜维对阿斗是俯首称臣,还有点恭维姜维了。不但如此,连惟命是从都称不上,是害怕到了求情的地步。这一点我们刚刚在前面讲过。

从诸葛亮到姜维,阿斗悄然无声的完成了权力过渡。

其三、从实际情况看。

阿斗在位四十二年,前十二年是诸葛亮主政,后三十年是阿斗自己主政。

阿斗主政是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不断北伐,几乎在掏空了国力的情况下接手的。

应该说比诸葛亮从刘备夷陵之战后接手的情况更差。甚至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诸葛亮主政期间,社会动荡不安,大小叛乱时有发生。

阿斗主政后没有了北伐中原,国内相对较为平静,阿斗也平安地度过了三十年,从这一状况来说,阿斗应该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二、阿斗豁达,识势顺势,不与命争。

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自己没有做到。他既不能做到淡泊,也没有做到宁静。真正做到淡泊与宁静的是阿斗。

阿斗是一个真正不与命争的人。说阿斗是一个真正不与命争的人最少可以列举一下三点理由。

第一、 乐意“咸决于亮”。

在诸葛亮主政的十二年里,阿斗乐意“咸决于亮”。不与诸葛亮计较,安然处之,泰然置之。这一点在前一篇就讲过。

第二、识势顺势。

在投降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这是阿斗最受人诟病的一点。

阿斗在这一点上,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不如。

阿斗的儿子刘谌面对强敌的入侵,建议父亲阿斗,“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水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谌哭于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汉晋春秋》)。”

后主与儿子刘谌形成了鲜明对照,如果从蜀汉小朝廷上讲,刘谌表现了对蜀汉政权的坚贞大义;如果从整个天下统一大势讲,刘禅表现了顺应历史潮流的胸襟与明智。

阿斗心里清楚,统一是大势所趋。魏、蜀、吴三国重归一统是历史的必然。

从理论上讲,曹魏可以统一中国、孙吴也可以统一中国、蜀汉也可以统一中国。

蜀汉在诸葛亮时代已经五次北伐,以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北伐的结果还是劳而无功。

孙吴也尝试过北伐,但都被曹魏打败。而曹魏占据天下三分之二,最有希望统一天下,蜀汉只占一州之地,是个地道的割据政权。综合国力与曹魏相比差距太大,被曹魏统一的大趋势是不可更改的。

刘禅当了42年割据政权的皇帝,对这个大势是认识得很清楚的。因此,当诸葛瞻战死、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姜维远水解不了近渴时,已经认识到统一是大势的刘禅拒绝了南迁或投降孙吴的建议,放弃了最后苟延残喘、垂死挣扎的机会,肉袒抬梓出降。

阿斗选择了投降,其实也是统一大趋势下的“顺势而为”而已。以一人之屈辱换来“刘氏无虞,一邦蒙赖。”虽然被史家和后人诟病,但也使成都和蜀中避免了战火涂炭,毕竟这是内战,拼得一城玉碎,苦的还是老百姓。

第三、“乐不思蜀”实际是生存哲学。

《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昭(注:司马昭死后被谥为"文帝",故称"文王".)与投降魏国的刘禅吃饭,席间故意派人为刘禅表演过去蜀国的歌舞。

当时在场的蜀国旧臣看了,无不怆然涕下,只有刘禅,照吃照喝,若无其事地笑嘻嘻欣赏。

司马昭见此情景,感慨地对其亲信贾充说:"一个人的无情无义,怎么可以到这个份上。就算诸葛亮在世,也匡扶不了这个昏君。更何况姜维呢?"

贾充说:"要不是这样的话,殿下何以能吞并蜀国?"

又一天,司马昭问刘禅:"很想念蜀国吧?"

刘禅立即答道:“此处快活,我不想念蜀。"

旧臣郤正听说了,求见刘禅并对刘禅说:"下次司马昭要再问起陛下这问题,你就伤心地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没有一天不想念。说完再把眼睛闭起来。"

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果然照着郤正说的那样,去说、去做。司马昭说:"我怎么听着像是郤正的话呀!"

刘禅立即睁开眼睛,惊喜地说"猜对了,正是他教我这样说的!"旁边的人都忍不住地笑起来。

在常人看来,阿斗是可悲的。笑阿斗“人之无情,乃至于是乎!”在阿斗看来,常人是可笑的,可笑常人看不穿!阿斗的“乐不思蜀”,只不过是寄人篱下的“装疯卖傻”而已,阿斗只是用“一人之傻”,来换取司马昭放下戒心,而放过一大帮投降的蜀汉旧臣,免得自己的追随者及族人丢了江山再丢了性命。

三,阿斗没有扶起来,或造成阿斗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谁脱不了关系?

在我看来,造成阿斗悲剧的第一责任人是诸葛亮。

诸葛亮因为强势及一切包办,而没有让刘禅进行政务锻炼,从而使刘禅无法通过实践成长,有违刘备的托孤初衷。

诸葛亮的所谓托孤不是辅政,而是包办,甚至是限制。限制不但没有收到好效果,反而是起到了逆反作用。按阿斗的说法是“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所以阿斗要宠幸宦官黄皓。

如果诸葛亮在忠心辅佐的同时,能让刘禅逐步从事政务,让刘禅忙起来,那么宠信宦官的概率就低。

另外,诸葛亮如果少一点战争,多一点休养生息,阿斗或蜀汉江山或许可以延长得更久一点。

造成阿斗悲剧的第二责任人是陈祗。

陈祗是野心加阿谀奉承,误导了阿斗,此事当然与黄皓有关。但黄皓是什么人?按阿斗的说法“趋走小卒耳”,只不过是一个跑腿的小官罢了。

造成阿斗悲剧的第三责任人是郤正。

郤正由于忠厚与忠诚,被动纵容了阿斗(见《三国志·孟光传》)。

阿斗没有扶起来,最后将蜀汉送给了曹魏,成了战俘,让人哀叹!

换一个角度看,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无疑是一件好事!


仁爱贤明,识势顺势,重民轻土,扶不起来的阿斗并非一无是处

因为刘禅识势顺势、顺应了统一的历史潮流,这一点刘禅可以和五代末宋初的吴越王钱俶相比,钱王“重民轻土”成为千古佳话,刘禅为什么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