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人為了保護中國丹頂鶴,獻出了兩個人的生命,至今仍堅守

1987年,一位黑龍江女孩為了守護丹頂鶴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年僅23歲。在中國的環保戰線上,她是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

一家三代人為了保護中國丹頂鶴,獻出了兩個人的生命,至今仍堅守

徐秀娟(1964-1987)

她叫徐秀娟,她的感人事蹟被譜成一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廣為傳唱,演唱者朱哲琴錄音時幾度落淚。她的故事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影響了一代代熱愛自然,珍重生態的人們。

徐秀娟犧牲之後,她的弟弟徐建峰接過了姐姐的接力棒。令人心痛的是,徐建峰在27年後,竟然和他的姐姐一樣,倒在了沼澤地裡,意外去世。

也許是宿命,但徐家人仍然不信命。

徐家第三代人,徐建峰的女兒徐卓重新回到自然保護區,繼續擎起守護丹頂鶴的大旗,勇敢前行。

01

1964年,徐秀娟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一個養鶴世家。父親徐鐵林是當地漁民,幾乎摸清了扎龍溼地每一處鶴巢穴,成為我國第一代養鶴人。而扎龍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水禽自然保護區,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繁殖地,有“鶴鄉”之美譽。

丹頂鶴是瀕危珍稀物種,老徐年輕那會還遇到過日本人想出高價收藏丹頂鶴殼的事情。儘管他知道,這個價可以買一臺小轎車,他也沒動這心思。

徐秀娟是老徐的長女,小名“娟子”。小時候,丹頂鶴就是娟子的玩伴,她也在父親的指導下孵鶴喂鶴,與鶴培養了深厚的感情。

到了17歲,徐秀娟跟著父親來到扎龍溼地訓養仙鶴。經驗豐富的父親開始認真地教她養鶴訓鶴的技巧,她好學上心,又富有愛心。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雛鶴無一死亡,創下扎龍保護區的記錄,連老徐都大為驚訝。四年時間,2100平方公里的扎龍溼地,留下了徐秀娟養鶴訓鶴的足跡。

一家三代人為了保護中國丹頂鶴,獻出了兩個人的生命,至今仍堅守

1985年,為了掌握更多養鶴技術,徐秀娟自費到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進修。當時家裡條件不好,她的學雜費靠自己獻血四次,才撐了下來。

成績全優畢業之後,她接到江蘇鹽城邀請,共建珍禽自然保護區。徐秀娟帶著“見面禮”——兩枚鶴蛋欣然前往。

鹽城沿海大片灘塗人跡罕至,擁有茂密的蘆葦蕩,是丹頂鶴理想的越冬地。

徐秀娟到後,成為鹽城鶴場首任場長。當時條件很差,一起來的同事有不少人都離開了,可她毫不在乎,留了下來,眼中全是丹頂鶴。

孵化鶴卵需要32天,這一個多月,徐秀娟絲毫不敢馬虎,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兩隻小鶴破殼而出,點燃了鹽城保護區生命的火種。

所有人都沒想到,幸福是那樣的短暫。1987年9月15日,有兩隻幼鶴掙脫繩子走失,心急如焚的徐秀娟連夜尋找未果,天亮後繼續穿行蘆葦蕩,身心俱疲的她不幸落水,生命被河水吞沒。

23歲,她像花兒一樣,枯萎了。

1989年,因搶救國家財產犧牲,徐秀娟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02

徐秀娟走了,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以徐秀娟的事蹟改編成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傳唱大江南北,人們瞭解到徐秀娟為了保護丹頂鶴犧牲的消息,觸動了淳樸的心靈。

鹽城人民在她曾經工作的地方,建設了烈士紀念園,供市民緬懷徐秀娟。溼地上的丹頂鶴的叫聲愈發清亮,彷彿在歌頌和感謝徐秀娟。

一家三代人為了保護中國丹頂鶴,獻出了兩個人的生命,至今仍堅守

鹽城徐秀娟烈士紀念園

她的故事和精神,三十餘年來一直激勵著後人重視環保,愛護動物。

徐秀娟犧牲之後,老徐在過年吃團圓飯時,總會留出一副碗筷和一把椅子。

老徐雙鬢白得很快,與丹頂鶴打了半輩子交道,他放心不下,就和兒子徐建峰商量,讓他接過了姐姐的接力棒。

一家三代人為了保護中國丹頂鶴,獻出了兩個人的生命,至今仍堅守

徐建峰


26歲的徐建峰退伍以後,轉業安排在當地一家國企。姐姐的突然離去,加上父親的囑託,徐建峰決定把根紮在扎龍,完成姐姐未竟的事業。

他有著和姐姐一樣的愛鶴之心,踏實肯幹,18年來經他手繁育的丹頂鶴就有上百隻。因工作成績突出,被任命為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鶴類繁育中心副主任。

一家三代人為了保護中國丹頂鶴,獻出了兩個人的生命,至今仍堅守

徐建峰(右)

2014年4月18日,在例行的巡視過程中,徐建峰發現溼地核心區的一個鶴巢正在繁育鶴雛和鶴卵,這並不稀奇,因為春天是丹頂鶴繁殖的重要時期。但春天天氣乾燥,萬一蘆葦蕩失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當晚,徐建峰獨自深入巢區,守護了一夜。次日返回途中,多日來積累的疲勞造成駕駛的摩托車失控,他掉入路基旁的沼澤,意外身亡,年僅43歲。

從此,徐家過年的桌子上,又多了一副碗筷和一張椅子,沉默不語。

那首紅透中國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徐家人不聽,因為悽美的旋律會讓兩位白髮老人想起一雙兒女,那是徹骨的痛。

我們常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這似乎是命運的不公,但大多數人依然選擇做好人,因為做好人,做一個心存善念的人,即便沒有太多的物質回報,但會收穫精神的愉悅。

就像徐家兩代人守護丹頂鶴,從父親到一雙兒女,與鶴生死相依,緊咬牙關,無怨無悔。

他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但時代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的偉大。

依然在溼地起舞的丹頂鶴,還會有人站出來保護它們嗎?

一家三代人為了保護中國丹頂鶴,獻出了兩個人的生命,至今仍堅守

徐建峰的女兒徐卓,在父親離開後,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正在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讀書的她,向學校申請轉學到姑姑徐秀娟曾經就讀的東北林大野生動物系學習。

徐家保護丹頂鶴的事業,交到了徐卓的手上。一門三代,生死相守,繼續前行。

03

徐卓又回到了扎龍,回到了那個曾被徐家兩代人守護的命運地,同時也是一家人的傷心地。爺爺奶奶再也無法承受命運的捉弄了,極力反對,但孫女身上流淌著徐家人傳承的執著,就默許了。

徐卓說,只有在這裡,我才能找回內心的安寧。

一家三代人為了保護中國丹頂鶴,獻出了兩個人的生命,至今仍堅守

徐卓

她每天走過的地方,她的爺爺、姑姑、爸爸都曾走過,每一寸溼地,似乎還留有他們的溫度。每天查看巢區,監測孵鶴情況,徐卓重複著守鶴人的日常,父親記錄的工作日記,她選擇繼續記錄,完成徐家人、扎龍人對丹頂鶴守護的承諾。

這樣做,心裡覺得親人就從未離開,姑姑和爸爸會在身邊守望。

有了徐家三代和其他默默守鶴人的奮鬥,扎龍國家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丹頂鶴繁育基地。丹頂鶴,這種白色的大鳥,頂著赤紅的肉冠,飛過蘆葦坡,在水面輕舞飛揚,它們的叫聲和著《一個真實故事》,訴說著……

每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丹頂鶴都會從鹽城飛回扎龍,就像出門在外的親人回到家鄉。老徐和老伴總會問孫女,鶴飛回來了嗎?

如果飛回來,老兩口心裡就會平靜一些,也許那鶴群中有一隻是自己的女兒徐秀娟。

04

徐鐵林說:“幹事就是你記住你乾的事,不要被別人戳脊梁骨。”

徐秀娟說:“我可以不要金錢,不要家庭,不要地位,不要我應得的一切,甚至連命也不要了,但我不信女子不能幹一番事業。”

徐建峰說:“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需要中國人重溫的家族傳承、民族傳頌的徐家三代守鶴人的故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丹頂鶴是一等文禽,象徵忠貞清正、品德高尚。徐家三代守鶴人,人品如鶴,德行聞天,負曠達之志,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徐鐵林、徐秀娟、徐建峰、徐卓。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