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年夜 祭祀灶王爺的日子 看看他在幹什麼?

小年夜

明 吳與弼

虛堂明燭小年時,

子弄瑤琴父詠詩。

會得心中無事旨,

樂夫天命復奚疑。

今天是小年了,晚上坐在寬敞的屋子裡,燭光明亮。孩子撫弄著瑤琴,練習彈奏著樂曲,父親吟詠著詩詞。難得這樣的夜晚,清閒無事,到了樂安天命的年紀,沒有什麼可疑慮的了。

樂夫【fú】天命復奚疑,出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原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裡也表現出作者向陶淵明那樣淡薄官場、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的精神情操。

作者吳與弼(1391-1469)明代學者、詩人,是明代理學開山,他創立的"崇仁學派"享譽中外,其下開的"江門之學"、"餘干學派"和稍後的"江右王門之學"是推動中國文化教育第二次下移的端緒,為中國思想史從朱熹智識主義向內省功夫做出了突出貢獻。

小年來了!它是春節的前奏曲。備年貨、祭灶王、掃塵土。北方小年是農曆二十三,南方小年是二十四。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祭灶。這個習俗在先秦時候就存在了。相傳灶君在這一天要昇天去向玉帝老兒彙報自己所在這一家人的德行過失,以便確定來年該戶人家的禍福。所以人們在灶君昇天之前,就會做許多好吃的獻給他,希望他替自己和家人美言幾句,以保來年平平安安。

今天你是祭祀灶神了,還是像古代學者一樣暢遊詩歌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