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西消費維權十大熱點發布

山西發佈2019年度消費維權十大熱點

物業管理、房地產、產品質量和合同問題超七成

3月14日,山西省消費者協會發布了2019年度山西省消費投訴熱點。2019年,全省各級市場監管機關與消協組織共發佈消費警示(提示)285期,接受消費者投訴52200件,舉報9700件,接待消費者來訪和諮詢158200餘人次,辦結案件48180件,綜合解決率92.3%,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460.85萬元


2019年度山西消費維權十大熱點發布


2019年投訴與2018年相比,物業管理、房地產、產品質量和合同問題仍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佔投訴總量的七成以上。質量類投訴比重加大,體現出消費升級後,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關注度提高,對商品和服務質量提升期待值增強。2019年全省消費投訴熱點公佈如下:


熱點

生活服務類投訴較多

投訴的主要問題有:

擅自變更服務合同條款,單方變更服務項目和經營地址或失聯、跑路的情況時有發生。

涉嫌虛假宣傳,商家在廣告宣傳中使用絕對化用語或宣傳的服務項目與實際不符。

設置消費陷阱,部分商家為了招攬顧客,以免費體驗、開業酬賓、贈送禮物、低價團購為幌子,吸引消費者到店裡參與體驗,在體驗過程中再額外增加收費項目。

商家收取餐位費、謝絕自帶酒水或人為設定強制消費標準,在提供用餐服務時存在不明示、不告知等問題。

消費者對網上預訂酒店價格標準上存在消費爭議,入住酒店後發現無線網絡、空調、熱水等無法使用且不予退款,酒店衛生標準涉嫌違反有關規定等問題。


熱點

老年消費和服務問題依然嚴重

投訴的主要問題有:

老年養生保健服務不規範,部分經營者無照經營、超範圍經營,從業人員不具備從事保健服務的資質,服務缺乏技術標準和規範。

旅遊服務漠視老年消費者,有些旅行社向老年人收取所謂的“老年費”,盲目降低服務標準,給老年人造成身心傷害。

推銷所謂收藏品牟取暴利,老年人有購買收藏品的愛好,但缺乏專業知識,很難辨別真偽,商家宣傳的所謂收藏品價格一般都比較高,一旦上當受騙損失較大。

保健產品投訴依然高發,不法商家為了牟取暴利,打著“醫療保健”的幌子銷售保健品、治療儀等,這些產品根本不具有其宣傳的功效,不僅沒有保健作用,甚至會帶來各種副作用而貽誤治療。

商家推銷保健品手段多樣,“贈藥”“名醫會診”“免費旅遊”“專家講座”都是經營者慣用的手段,甚至僱傭“託”現身說法,誘使老年人花冤枉錢。


熱點

預付款投訴居高不下

投訴的主要問題有:

承諾不兌現,辦卡容易退卡難。

經營者在銷售時以高額折扣為誘餌,誇大宣傳,服務時不兌現承諾。

主要表現為降低服務質量或限制消費範圍、減少服務項目,違反約定肆意加價,強制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或服務。

預付卡累計金額龐大,資金監管措施不力,安全難以保證。

經營場所突然關閉或經營主體變更時,債權債務不做妥善處理,對消費者的合理訴求置之不理,易引發群體投訴。

經營者利用格式條款多方限制消費者的權利,減輕、逃避自身責任。


熱點

價格問題在某些領域仍然突出

投訴的主要問題有:

交通運輸中司乘人員對中途上下車的乘客隨意收費,對免票、半票政策落實不到位。

出租車在高峰期或者雨雪天不按里程錶計費,隨意要價。

旅行社及導遊不按照約定履行義務,擅自降低住宿和用餐標準、增加自費項目、縮短行程。

物業公司不按等級收費,隨意收取裝修押金、垃圾清運費等,在代收水、電、氣費用時不提供正規發票。

供熱改造時收取改造費、接口費等,電網和供電環節收費投訴量明顯上升。

經營性停車場不計時收費、超標準收費等。


熱點

全屋定製傢俱類投訴較為突出

存在問題有:

很多定製傢俱涉及跨地域送貨,運輸途中出現磕碰、損壞等問題頻發。

交付產品與初選定製產品發生偏差,體現在材質、做工、顏色等方面。

出現問題時,由於鑑定難等原因,消費者退換貨訴求難以保障。

在安裝過程中,由於房屋結構、光線、安裝工人技術等問題,導致安裝後與樣板間形成差異,引發爭議,多數商家以材質無質量問題為由,進行一次或多次維修。

傢俱屬大件物品,有的消費者要承擔高額的物流及搬運費用。


熱點


遠程購物投訴熱度不減

遠程購物投訴主要涉及電商平臺和電視購物等方面。

投訴電商平臺的問題有:

商品質量問題和假冒偽劣現象比較嚴重。

“七日內無理由退貨”落實難。

退換商品耗時長。

網上支付安全難保障。

投訴電視購物的主要問題有:

虛假宣傳,誇大商品質量和性能,誤導消費者。

消費者收到的商品與宣傳的不符,甚至涉嫌假冒偽劣。

電視購物大多是異地做廣告、異地經營,出現糾紛調解難。


熱點

家用汽車銷售問題較多

投訴的主要問題有:

在銷售時故意隱瞞刮蹭、補漆、受損等真實情況,甚至將事故車、問題車當新車銷售。

汽車維修技術不過硬,服務質量差,多次送修仍不能排除故障。

未按約定使用原廠配件,而以劣質配件替代。

消費者貸款購車時被加收金融服務費,車輛交付後長時間拿不到合格證,導致車輛無法落戶。

合同糾紛多,經銷商沒有充分盡到告知義務,合同條款模糊,以格式合同方式單方面加重消費者義務,減免自身責任。


熱點

房屋中介服務仍是投訴熱點

投訴的主要問題有:

亂收費,利用消費者不知情收取高額代辦費、評估費、銀行貸款手續費等;收費後不兌現承諾,或者以各種理由和藉口拒絕退還定金和相關費用。

在資金監管過程中,部分中介違規操作,代替銀行為買方做資金監管,將購房款據為己有或者挪作他用,不予辦理相關過戶手續甚至捲款潛逃。

隱瞞房屋的真實情況,利用房託或與假房主相互勾結矇騙消費者。

提供虛假的低價房源,吸引消費者參與交易。


熱點

教育培訓問題突出

投訴的主要問題有:

培訓機構資質不全,違規辦學,誇大教師資歷和辦學條件來招攬生源。

培訓質量良莠不齊。

服務合同問題多,格式條款顯失公平。

網絡培訓亂象叢生。

有的培訓項目主體沒有培訓資質,培訓效果差,缺乏售後服務,甚至收錢後無法再取得聯繫;有的經營者以網絡直播、在線講座等名義躲避監管。


熱點

家裝、建材類投訴較多

投訴主要問題有:

家居建材類商品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的情況時有發生;家裝服務方面工程流程長,部分裝修公司缺乏應有的資質和水平,甚至有的野蠻施工、層層轉包,質量難保障。

部分裝修公司未使用規範合同文本,消費者在簽約時忽視對合同條款的審核,容易引發糾紛。

有些家裝公司對保修責任左右推諉,保修期內不保修,或保修服務不完善、不履行質量承諾。

未按照合同約定要求裝修或因裝修時發生糾紛出現延期交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