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何改变房地产调控?刚刚《经济日报》是这么宣布的

今天一早,国家级媒体《经济日报》发表了《

经济时评:“房住不炒”不应疫情而变换》的文章,给当前因为疫情是否应该松绑房地产调控的争论做出了明确回答,尤其给出了具体的调整方案,让疫情结束后中国房地产的走势更加清晰。

疫情如何改变房地产调控?刚刚《经济日报》是这么宣布的

经济日报开篇


经济日报开篇写到:“受疫情影响,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诸多行业确实面临着暂时困难。应制定出台必要的政策措施,帮助房地产企业渡过难关。但必须明确的是,对房企的帮扶措施既要有助于企业克服暂时的困难,又不能与中央早已明确的“房住不炒”定位相违背。否则,会搅乱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和良性循环。”


在文章中,经济日报针对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是这样说的:“有多个省份近期推出涉房支持政策。目前的政策还未涉及需求端对销售的刺激,预计随着疫情形势积极变化势头进一步巩固,楼市“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等调控手段可能以“因城施策”方式放松。”


“多省市近日出台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受影响行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也涉及了房地产企业的某些措施条款。例如,减免困难企业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引导银行保持房地产企业贷款适度增长、不抽贷,放松预售资金监管、减免租金,以及土地出让金可延期或以分期缴付为主等。”


“但必须明确的是,对房企的帮扶措施既要有助于企业克服暂时困难,又不能与中央多次明确的“房住不炒”定位相违背。这个定位是房地产业及楼市长期健康发展的定海神针,不能也不该因疫情或发生其他情况而有所变化。如果为了短期经济增速背离这一定位,不仅会使3年多来的调控努力付之东流,还会搅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再次拉抬房价、增加泡沫、影响刚需,也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和良性循环。”

疫情如何改变房地产调控?刚刚《经济日报》是这么宣布的

经济日报阐述房地产调控细节


文章对需求端的政策调整指出:“即便是从需求端入手,因城施策乃至“一城一策”,都应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原则下,认真梳理各项调控措施,作出必要和适当的调整。尽管各地调控措施各有侧重,强度也不尽相同,但多数调控措施都与“五限”相关,即限购、限贷、限商、限价、限售等。比如在限购、限贷等方面,可对首套和二套的标准认定作差异化调整,特别是不再把“卖唯一、再买一”的贷款情况视为二套,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刚需。此外,房企在价格水平特别是房价收入比较高的地区限价乃至适度降价,不仅有利于满足民众的购房需求,也有利于房企扩大销售。但是,作为体现“房住不炒”定位最主要措施的若干年限售,各地不仅不应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且长期坚持下去。”


已经很清楚了,作为中国经济领域的最权威国家媒体,经济日报给出了本次疫情带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松绑具体方案:


1.“房住不炒”没有变化,所以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就是突出居住属性,遏制炒作属性。


2.对首套和二套的标准认定作差异化调整,不再把“卖唯一、再买一”的贷款情况视为二套,而是改为一套标准。


3.限价政策继续坚持。


4.限售政策还要加强。


已经很明白了,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投资房产的收益不是体现在短期买卖,更多体现在长期持有,也就是居住价值的投资越来越重要。


既然遏制短期买卖,鼓励长期持有,租赁就是下一个风口,租赁就是居住价值的转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