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要上幼儿园了,家长和孩子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可可半个月前满三周了。昨天和孩子拉勾勾约定说:可可已经三周岁了,要学会很多事情呢。比如说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看书呢。孩子还补充了一句:自己洗澡。

去年年底的时候报名了楼下幼儿园的小小班,本来已经开学了。可是因为疫情,也不知道推迟到什么时候。

以前了解过亲子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园入园面试的时候,有几个孩子舍不得与妈妈分开,就哇哇大哭。老师就建议说先不着急着上小小班。没错,私立幼儿园的小小班也需要入园面试,因为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而幼儿园就只开一班。在面试的时候,可可独自自己玩,还玩得蛮好的,我心甚慰。

可可很期待着去上幼儿园。春节前就经常和小朋友、叔叔阿姨说:“我明年要去上幼儿园啦”,奶声奶气的可爱极啦。春节后回到福州又经常背着书包说,我要去上学啦。

在家里,婆婆就经常教孩子打招呼,所以在孩子熟悉的地盘里,比如小区,可可碰到不认识的叔叔阿姨,都会甜甜的说你好。有时候还会多问:叔叔你准备去哪里呢。很多不苟言笑的中年人士也抵挡不住这无敌萌力。可可也学会了上厕所,能自己用筷子吃饭,就是婆婆经常怕孩子吃不饱,追着喂饭,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之前就想着:可可上幼儿园会遇到的一些难题,吃饭上厕所午睡等,就顺其自然,来解决。

这段时间总是宅家里,突然想起可可要上幼儿园了,就想趁着大把的空闲,看一下孩子入园的书,学一些知识,能到时候遇到问题了,就能攻略在手,不慌不忙。

于是在微信读书里选了这本《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来认真阅读。


书评|要上幼儿园了,家长和孩子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本书的作者马利琴,在一线教育有近十年的经验,在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等方面颇有研究,出版了多本儿童教育书籍,除了本书,还有《6岁入学期,陪孩子做好幼小衔接》、《青春期的孩子正面管教》等。

而在《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中,作者马利琴深知家长和孩子在幼儿园入园前后的困扰焦虑,用生动而又详细的例子,让家长了解到这些已经发生或者是可能即将发生的问题,并知道去怎么更好的解决,不慌不忙去度过这段时间。而这段时间是孩子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成长时间,需要家长提前灌输幼儿园的理念,教会在幼儿园必备的技能,也是需要家长了解到一些知识的时候。这些理念技能包括:幼儿园是个有好多好朋友和亲切的叔叔阿姨的地方,孩子要学会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这段时间培养起专注力、想象力、学习力等,耐心的去引导孩子的坏脾气等。

三岁看老,入园的磨合期里如何平稳的度过,也将带给孩子一生珍贵的财富。


书评|要上幼儿园了,家长和孩子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一、孩子上幼儿园的安全感,我们来给

远处美好的风景,总会引起我们无限的憧憬;而又带着陌生的气息,让我们心生警惕。我们对充满熟悉气息和安全感的环境,深深眷恋着,而那安全感十足的心理建设,给了我们迈出那踏向远方第一步的勇气。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就给我们几个建议,给予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让孩子在分离焦虑期里不焦虑,喜欢去上幼儿园。

1、用奖励来鼓励孩子上幼儿园。当孩子自己开心的去上幼儿园时,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告诉孩子今天表现很棒。也可以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告诉孩子说,幼儿园里的老师都很喜欢孩子。也可以问孩子当天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2、准时接送孩子,让孩子建立起上幼儿园的秩序感和安全感。

3、交个好朋友。幼儿园里的好朋友,可以让孩子较快的进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也让孩子对上幼儿园有期待,也可以一起上下学。

4、可以带个喜欢的玩具上幼儿园,熟悉的玩具将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5、孩子入园一哭,将是哭声一片。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放学后马上接孩子,用其他好玩有趣的玩具或者游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6、家长也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面对孩子的哭闹,不能自乱阵脚,可以寻求家庭成员一起去应对。

二、必备的生活技能,从小get

相对于家里一个甚至两三个大人围着孩子转的情况不同,幼儿园是两三个老师照看着二三十个,而这时,是否掌握了必备的生活技能,对孩子能上好幼儿园是个很关键的因素。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提出了孩子需要掌握这几个技能。

1、使用筷子,独立吃饭

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还不会自己吃饭。这跟家长的观念大大相关。怕孩子用筷子吃饭弄得乱七八糟,怕孩子自己吃不饱,就自己上阵来喂孩子;长此以往,将会给孩子养成坏习惯。

家长要给孩子示范拿筷子,让孩子来模仿,并且允许犯错也能耐心的教。避免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给孩子创造仪式感,比如说在固定的位置上吃,全家人一起吃。

同时,也要跟孩子说明,上了幼儿园以后,老师没办法去喂你吃饭,你要自己吃,但是如果吃不饱,不要害羞,要跟老师提出来。

2、能主动喝白开水

很多小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而是喜欢喝有甜味的。虽然在幼儿园里老师会定时督促孩子喝水,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家里就要养成爱喝开水的好习惯了。

习惯的养成,要让家长起到示范作用,更重要不提供孩子其他饮料。

3、能独自安静的睡午觉

作者马利琴建议让孩子名单自己睡午觉的意义,提供给宝宝良好的午睡环境,也可给孩子睡前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唱一下摇篮曲。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她表扬。

不过这个技能我家孩子还没掌握,她可是一个充电2小时,精神一整天的娃。希望她上幼儿园的时候能改过来,实在不行,希望她能自己玩,不打扰其他小朋友,不然真的要中午接回家继续玩。

4、学会自己穿衣服

在幼儿园里,特别是室外室内温差大的时候,孩子会自己穿衣服显得特别的重要。

这就需要家长能管住自己的手,能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穿衣服,即使扣错扣子也没关系。

当然,这边说的穿衣服,是先从外套开始学起。

毕竟,套头的衣服,对小孩子来说有点难。不过可以孩子等大一点的,逐步学习穿套头的衣服

5、能自己上厕所

很多孩子在家里经常是等到憋不住的时候,才急冲冲的去上厕所。家里有专门的小马桶,对孩子来说都方便很多。但是到了幼儿园里,有的是小马桶,但更多的是小蹲坑,这就需要家长在家里面教孩子一些上厕所的技巧了。

同性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上厕所,并示范给他看。带孩子体验不同的厕所,比如马桶或者蹲坑,让他习惯不同的上厕所方式。

鼓励孩子大胆的和老师说。同时还要给孩子带一些日常的备用品等。

书评|要上幼儿园了,家长和孩子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6、能自己整理小书包

带孩子熟悉书包的结构,并引导孩子怎么放,在找东西的时候不至于慌乱。

三、社交小技巧,从小开始学

我们的一生中总免不了和人打交道,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的顺风顺水。而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也算正式的和更多的人打交道了。


书评|要上幼儿园了,家长和孩子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讲到了一些要灌输给孩子的观点,可以让他在幼儿园里更好的和小朋友一起玩。

1、标准的普通话,能更快的帮助孩子融入到群体中

2、鼓励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孩子知道,没有人喜欢爱讲脏话的宝宝

4、朋友之间要分享,友情会更深

5、帮助小朋友是一件开心的事

6、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

同样,平常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打招呼,说谢谢和对不起的一些用途,并经常的使用。

四、良好的习惯,是取之不尽的人生宝藏

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很多好习惯的定型时期,而这期间,家长要多多的关注并注意培养。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就给我们讲了一些孩子重要的习惯和培养方法。

1、专注力

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能集中注意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同时,在他专心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喝水吃水果的事来打扰他的注意。

2、想象力

当孩子2岁以后,就会对事物开始有想象力了,并能把他所接触到的事物拟人话。比如说蜗牛会受伤,星星可以和他一起玩。即使家长对孩子那些奇思妙想感到奇怪,也不能强硬的干涉,更不能粗暴的说他所说的都是错的。

3、观察力

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大自然里走一走,告诉这个是什么 ,和他一起观察树叶、蚂蚁等等。

4、口语表达能力

很多两岁多的孩子就开始每天吧啦吧啦的讲很多话,家长不要觉得烦而去呵斥,更应该为此高兴并鼓励他表达自己,并经常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玩。

5、动手能力

孩子的动手能力越强,他的大脑发展越好。画画、玩彩泥、使用筷子以及做一下简单的家务,都可以让孩子锻炼到他的动手能力。

6、学习力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而孩子的学习,则需要家长的鼓励,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说经常问为什么,比如说家长要亲身示范爱看书爱学习等等。

五、孩子上幼儿园,家长需要配合做哪些

1、三岁的叛逆期,需要家长的引导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提到孩子到了3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自我的意识,比如说想要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等,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而这就需要家长温和而又坚定的去引导。在他发脾气的时候,不去满足他的要求,设立一个冷静期,之后再好好沟通并教育。而家长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用“不爱孩子”来要作为交换甚至是威胁,因为在孩子的眼里,他认为家长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2、尊师重教,家长需要经常与老师沟通

老师是孩子在幼儿园成长的第一见证者,虽然会经常发信息给家长,但还需要家长能在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多和老师聊一下,注意一下细节。家长更应该注意,要客观坦诚的去评价自己的孩子。当老师有提到孩子有哪些不足之处时,家长不应该觉得面子上挂不住,更应该和老师了解问题的情况,并探讨更好的解决方案。

而家长觉得老师有哪些不足之处,不可轻易的去采用投诉的方式,更应该及时和老师沟通,并尊重和信任老师。

看完了《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这本书,对比现在可可的一些技能掌握情况,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虽然有经常让她自己放手去做她想做的一些事情,也会经常和她约定一些,但也会陷入“你再不乖,我们就不爱你”的要挟误区中去。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需要耐心的过程,而在幼儿园这个焦虑的磨合期,更需要家长提前做好准备,并不骄不躁的去应对,陪孩子顺利的走进幼儿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