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黄飞鸿,后来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又为啥严禁孩子们习武呢

一代宗师黄飞鸿,后来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又为啥严禁孩子们习武呢?

在广东地区关于黄飞鸿的记载中,在其少年时代,其父黄麒英就不赞成他习武,而是希望他读书考取功名。这一点,被后来的黄飞鸿效法,也不赞成自己的儿子习武。

黄麒英名列“广东十虎”,武功造诣十分了得,但在当时的年代,有武艺并不能当饭吃,为了生计黄麒英不得不走南闯北倚靠卖艺谋生。虽然电影上一直强调黄氏家族的产业“宝芝林”,事实上宝芝林是黄飞鸿后期才稍微做大,一家普通的药铺并没有想象的生意兴隆。

一代宗师黄飞鸿,后来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又为啥严禁孩子们习武呢

黄麒英不愿意子孙跟自己一样,于是要求儿子飞鸿刻苦读书,将来凭借知识改变命运。但黄飞鸿对读书没有什么热情,反倒一心对武术感兴趣。黄麒英见这孩子不是读书的苗子,也就不再逼迫儿子读书,改为由自己传授武艺。不需多久,黄飞鸿已经将洪拳的一些基本功练扎实,八岁之时,又习练了洪拳之中的虎鹤双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跟父亲黄麒英走街卖艺。

后来黄飞鸿拜师铁桥三的传人李福成,学习铁线拳、飞砣等技艺。后又拜师宋辉镗学习无影脚。当然,真实的无影脚并没有徐克执导的电影那样的华丽,无非就是招式毒辣,趁其不备一脚制敌(这一点在关德兴版本的黄飞鸿中有所演绎)。期间又受苏乞儿传授醉拳,黄飞鸿在武术界也算博学多才之人。

等到黄飞鸿成年之后,黄麒英为了给儿子留点基业,因此改行在广州开设武馆,以传授武艺为生。

一代宗师黄飞鸿,后来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又为啥严禁孩子们习武呢

1866年,黄麒英去世,黄飞鸿继承父业,继续打理武馆生意,但因经营不善,最终关闭。其后,黄飞鸿开设一家专门治疗跌打损伤的医馆,取名宝芝林。

1888年,水师总兵刘永福请黄飞鸿到府上治病,见其医术精湛,又有侠义精神,对其十分器重。不但亲手写了一块“医术精通”的牌匾给黄飞鸿,还聘请他担任黑旗队技击总教官,兼任军队医生。

黄飞鸿跟随刘永福很长一段时间后,终因为其失事而辞职回家。此后,黄飞鸿的日子并不太平,宝芝林在1924年也被人点火焚烧。深受打击的黄飞鸿在1925年病逝,享年77岁。

一代宗师黄飞鸿,后来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又为啥严禁孩子们习武呢

黄飞鸿一生之中先后有四次婚姻,前三次结婚,妻子皆为婚后不久而病逝。身为医生的黄飞鸿却不能医治妻子的病,这足够悲催。50岁时,黄飞鸿与女弟子莫桂兰结婚(十三姨的原型就是莫桂兰)。但黄飞鸿只是给了莫桂兰一个妾室的名分,究其原因,还是迷信所致。黄飞鸿认为自己命硬克妻,他不想老来无妻照顾自己,于是将莫桂兰纳为妾室,而不给正室名分。

1923年,最受黄飞鸿喜爱的儿子黄汉森不幸被人暗算致死。为了不让后代继续步黄汉森后尘,他断然拒绝后代习武。而是让孩子苦读书,将来出人头地。他的一生足够磨难,恼恨当年不听父亲的话好好读书。因此,他将希望放在孩子身上,依旧认为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不受欺负。这也就是他不传授孩子武艺的原因。

一代宗师黄飞鸿,后来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又为啥严禁孩子们习武呢

黄飞鸿死后,家中因过于贫苦,连棺材都买不起,好在有弟子徒孙慷慨解囊,黄师父才得以安葬。若是黄师父知道后人如此演绎他,他也许会很高兴,荧幕上的他不但威风,还有钱,而且还有人投怀送抱,这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

一代宗师黄飞鸿,后来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又为啥严禁孩子们习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