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家族与汉宣帝间的权力争夺,是否是引起西汉覆灭的原因?

玉铉


首先说一下霍光家族和刘询之间的关系:17岁的刘询因为霍光的扶持意外的当上了皇帝,霍光家族在朝野上一手遮天,刘询自然异常小心。

皇后的争夺:霍光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做皇后。而刘询则是真心喜欢许平君,她曾陪刘询度过最黑暗的时期。可霍光的老婆不死心,买通御医毒死了许平君。霍光死后家族更加肆无忌惮,最后谋反被灭。

西汉衰亡根本原因在于汉元帝刘奭过度推行儒学,动摇汉王朝中央集权的国本,才导致了后来的土地兼并加剧、国力衰落的窘境。外戚王氏的权利超过了开国的吕后和后来的窦太后,出来了一个厉害人物王莽,最后王莽篡了权,西汉覆灭!




带吴钩取你头


汉宣帝刘询,一个命运多舛的皇帝。他因祖父造反而在监狱中度过童年,又因权臣霍光而成为皇帝。再后来的权利争夺中,他又是否埋下了西汉覆灭的种子呢?让无敌为大家分析分析!

汉宣帝刘询

隐忍夺权

汉宣帝继位之初,因为没有自己的实力。于是他开始隐忍等待机会,夺回属于自己的皇帝权利。

汉宣帝深知,自己还年轻而霍光已经老了,他的机会就在那一天。他隐忍这六年中,依旧如同以前一样重用霍光家族的人。并且还加大了霍光的权利,给了他封地与食邑。后来即便是霍光杀了自己的许皇后,他还是强颜欢笑的娶了霍光的女儿做皇后,真的是忍辱负重。

权臣霍光

机会终于来了,汉宣帝六年霍光去世了。可是汉宣帝并没有一步铲除霍光家族而是慢慢的夺取权利。汉宣帝先是重用自己看中的魏相,让魏相以给事中的身份参与朝中的机密决策,后来又提拔魏相做了丞相。继而任命邴吉为御史大夫,又委以他的岳父平恩侯许广汉以重任,逐渐把权力收归己手。最后他解除霍光两个女婿的东西宫守卫的权利,又对霍光的儿子明升暗降,夺了他的兵权。

面对汉宣帝的进攻,霍光家族选择了造反。但是他们无兵无权,很自然的失败了,皇后霍成君也被废。汉宣帝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帝权利!

霍成君

埋下了西汉覆灭的种子

1.重用外戚

汉宣帝夺回权利之后,深感朝中没有许多自己心腹大臣。于是他开始重用许皇后的家人,以及对自己有恩情的邴吉家人,西汉慢慢的隐约又有了外戚掌权的隐患。

史书记载:狱使者邴吉怜皇曾孙无所归,载以付史恭。恭母贞君年老,见孙孤,甚哀之,自养视焉。长大成人后,“(张贺)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曾孙因依倚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

2.错立太子

汉宣帝夺回权利之后,立了自己患难妻子许皇后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发现太子过于柔弱太看重忠孝仁义。这样的人做大臣没问题,但是做皇帝还远远不够。他甚至说过,乱我汉家者,太子也!他也想过废除太子,但是或许是对去世许皇后的愧疚,直到汉宣帝去世也没有做出这样的举动。可是,这一切却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外戚王莽篡汉。

太子刘奭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汉宣帝的传奇一生,也不乏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但是因为夺权而产生的忧患,让他重用外戚,接班人的人选上也心存妇人之仁。最终这一切也让他埋下了灭亡西汉的种子!


无敌通史


大家好!霍光家族与汉宣帝间的权力争夺,是否是引起西汉覆灭的原因?我来浅谈一二,史上权臣帝王争夺有很多,但是和王朝的覆灭关系并不大,汉宣帝是中兴之主,并且让西汉实力达到了一个顶峰,个人认为西汉的覆灭和宣帝之子元帝刘奭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先来说说霍光: 霍光在昭帝在位期间摧燕王,仆上官,昭帝去世后,旬月之间废立两帝,权势之盛可谓震古烁今。因此宣帝初登大宝,就被霍光的严威震慑得手足无措。 霍光虽然权倾天下,但此时人生已进入暮年,而宣帝却年富春秋,日后要想保持其家族的荣华富贵,多少还要靠宣帝的支持;并且他自铲除上官桀等反霍集团以来的所作所为,已为时论所不容。
如宣帝一即位,侍御史严延年就上章弹劾霍光“擅废立,无人臣礼,不道”这让霍光颇为忌惮;同时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宣帝与霍光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因此霍光虽然仍大权独揽,但在形式上,霍光仍让宣帝主持朝政,并对他的意见给予一定的尊重。

霍光虽掌控着人事变更之权,但在具体施政方面,也给予了宣帝一定的权力。如龚遂的任用就是如此。 宣帝则经常主动维护霍光的利益。如本始元年春,以拥戴之功,封赏霍光等二十五位重臣。 本始二年五月,诏令群臣议武帝庙乐,动议当是出自宣帝。


再来看看宣帝:

宣帝在尊宠霍光同时,为了摆脱霍氏集团对他的控制,还以极其隐晦的手段来发展自己核心的势力。 首先,施恩宗室贵族。 其次,针对霍光亲党掌控朝政的现实,宣帝试图通过与霍光的亲信的互动,从内部对其集团予以分化瓦解。 复次,宣帝还着力发展自己的外戚势力。继而,宣帝又试图将他祖母的娘家史家、母亲的娘家王家引入政坛。 最后,宣帝还任用宦官。又将在民间时结识的一些朋友引入政坛。


霍光集团的倒塌: 地节二年,霍光病重逝世,可惜了一世权臣就这样倒下了,他的子侄们政治能力都很低下。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在霍光秉政时就已经担任重要职位,但他们看不清形势,遇到事情只会抱怨,或者称病不朝,实际上是没有能力与宣帝相抗衡。霍光去世两年后,霍家被人告发造反。霍禹被汉宣帝下令腰斩,霍云、霍山等人自杀,牵连长安城中与霍光家族有关系的上千家。

汉元帝和西汉的衰败: 史称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 。 没有威望的帝王注定是不能掌握权力的,并且十分信任宦官,于是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外戚石显和宦官弘恭就掌握了朝廷的大权,朝政混乱不堪,西汉就已经进入外戚和宦官掌权的时代,由此走向衰落。


明月西西


霍光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去病是个私生子,在建功立业后,把弟弟带到长安照顾,可不到两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可以说,霍光的发展主要靠个人的奋斗。

三十年顺臣,深得汉武帝赏识

霍去病去世后,霍光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出则备车马陪在汉武帝身边,入则在宫中为汉武帝侍卫,常伴左右,这一待就是三十年,竞没犯一点错误,深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晚年,立8岁的刘弗陵为太子,但怕子弱母强,外戚干政,就把太子母亲钩弋夫人杀掉,让霍光等四人辅佐少帝,霍光即成为托孤重臣。

十三年功臣,深得汉昭帝倚重

托孤大臣有四位,除霍光外,还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但金日磾死得早,上官桀和桑弘羊联合打压霍光,甚至想谋反,在汉昭帝帮助下,霍光粉碎了叛乱,从此大权独揽。霍光的政策比较怀柔,他采用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大赦,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亲,缓和民族矛盾,使得西汉从汉武帝时穷兵黩武造成的经济消耗慢慢回到了正常的轨道,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减少,霍光无愧汉武帝托孤的大功臣。

汉昭帝刘弗陵

六年权臣,效伊尹,废立皇帝

可是多病的汉昭帝在20岁就挂了,霍光不得不谋立新帝,这回他选中了李夫人的孙子刘贺,(李夫人就是那个一笑倾城、二笑倾国的皇后),可是刘贺在位仅二十七天,干了二千多违法乱纪之事,霍光果断祭告宗庙,废了刘贺。

霍光又选中了刘病己,他爷爷刘据是卫子夫的儿子,但是刘据这一支因"造反"已无几人了,出于好控制吧,霍光选中了他,但刘病己(又叫刘询)却怕得不轻,怕像刘贺一样被废,霍光趾高气扬,霍氏家族成了大汉最有名旺的一族,刘询一念拥立之功,再就是惧怕霍家,又一想自己年轻,终会有出头之日,对霍家一直隐忍,前68年,霍光去世,带走了一切的荣耀。

汉宣帝刘询

家族造反,成为逆臣,诛族

霍光死后,妻子霍显企图谋害太子刘奭,刘奭是前皇后许平君所生,后被霍显害死,她的女儿霍成君成了皇后,杀死太子是为了巩固其女儿地位,结果被发现,连谋害前皇后的事也被扒出,霍家遂造反,这触怒汉宣帝,最终霍家被诛族。

霍光后,宣帝亲政,他大刀阔斧改革,整顿吏治,发展经济,缓和同匈奴的矛盾,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所以霍氏叛乱并未导致大汉衰落,大汉衰落是在汉元帝刘奭时期,这和皇帝本人性格有关:汉元帝性格柔弱,但多才多艺,历史、音乐、儒学精通,但是崇信宦官,最终使西汉走了下坡路。

古人说的真对: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刘奭


金乌木木


外戚在西汉长期专政,是皇帝依靠的主要力量。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就在高祖死后专权,几乎要让江山改姓,若不是被意外铲除,西汉的历史,可能比秦朝长不了多少。再以后,景帝时的窦婴,武帝时的田蚡、卫青、霍去病,昭帝时的上官桀、霍光,宣帝时的史高,元帝时的许嘉,莫不如此,到了成帝刘骜即位,他的妈妈王政君,就是王莽的亲姑姑。

皇帝能力强的时候,外戚是一种助力;皇帝能力弱的时候,外戚就威胁皇帝的统治,进而动摇整个王朝。吕姓外戚即是很明显的例证,假使他们中间有一个不是脓包,刘姓皇帝反击失败,西汉的政权一定结束。所以在大的教训之后,文景两任皇帝,对外戚都保持相当距离。到武帝刘彻,虽大量任用外戚,但他能够控制局势,而且还在防范工作上采取残忍手段。


房贷大涛


我觉得不是!

霍光,西汉权臣。冠军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汉武帝去世时他是辅政大臣,直到汉宣帝时期,权侵朝野。基本上他才是皇帝。

汉宣帝,来自民间,朝堂上没有任何势力。于是只有等霍光死去才能夺权,他也很顺利的做到了。

至于西汉的灭亡,更多的是外戚专权,这个和汉宣帝没有任何关系。只能怪后来的皇帝不重视,导致外戚掌握权利。才导致西汉的灭亡!


我的好破婆


霍光与汉武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间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关系

霍光的政治生涯中,历经了汉武帝、汉昭帝、汉废帝与汉宣帝四朝,而在汉昭帝时期,霍光斗倒了上官桀家族与桑羊弘等对手,并逼使燕王刘旦自杀,稳固了自己执政的权利,也保障了汉昭帝的皇位。汉武帝临终前,曾送给霍光一幅“周公背子图”,要他效法周公辅政周成王,为幼主刘弗陵用心。

霍光为了巩固家族地位,曾把女儿嫁给上官桀的儿子上官英,并将外孙女许配给汉昭帝当皇后。小皇帝与小皇后的感情基础并不深厚。等到汉昭帝年纪稍长时,小皇后的父祖,被指造反杀害,小皇后因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没有遭到牵连。霍光更是干预后宫,不许其他妃嫔接近皇帝,还设计一种叫做“穷绔”的特殊裤子,不让皇帝与妃嫔轻易行房。

汉昭帝生活其实过的很苦闷,属于他的皇帝权利,霍光并未归还,还处处限制他的私领域生活。这位原本聪明机伶的皇帝,年纪轻轻仅有二十一岁,就突然暴毙死亡。

汉宣帝即位后,每次看见霍光,就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但宣帝早年流落民间,对于人情世故特别有体会,当霍光提出要还政于皇帝时,汉宣帝并未接受,还要求大臣凡事先禀告霍光再跟他说。汉宣帝知道,在没有万全的准备之下,决不可以轻易的处理霍光,否则霍光有可能会废了他,就像他废了刘贺一样。

在政治上,汉宣帝采取让步的策略,但在立皇后这件事上,宣帝深爱着平民时代结识的发妻许平君,坚持要册立许平君为皇后。霍光希望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并以许平君出身低微大作文章。但聪明的汉宣帝以一把旧剑作为比喻,暗示他对旧剑许平君有感情,无法接受新宝剑霍成君。朝臣一致同情旧剑,汉宣帝在婚姻上扳回一城,册立许平君为后,她的儿子刘奭也被立为太子(汉元帝)。

汉宣帝谨慎的处理霍光,他不让霍光轻易的看出他的想法,更是处处尊敬霍光,霍光从昭帝时期执政前后长达二十年,终于走到人生尽头,临终前要求封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为侯,汉宣帝也都答应。霍光去世,上官太后与汉宣帝亲临祭拜,生荣死哀,但没多久,霍光家族却遭到覆灭的命运。




浮生若梦醒


  • 不是的。

宣帝登基后,霍光继续执掌朝政。宣帝知道霍光及其家族势力不好惹,因而没有接受霍光还政。所有的政务处理还是以霍光为主。霍光死后,霍氏家族的权势依然强盛。但霍光夫人毒杀宣席许皇后有事被揭发,宣帝削霍家的权力,让霍显与霍氏一族很不甘心。霍家人谋划废宣帝自立家人,最后失败。霍家人不是自杀就是被杀,遭到毁灭性打击。

  • 宣帝将权力收归后,励粗图治,选贤任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四夷臣服。史称孝宣之治。
  • 而西汉灭亡是后续帝王过度推崇儒家,动摇汉王朝中央集权的国本,才导致了后来的土地兼并加剧,国力衰落的窘境。加速了整个帝国的崩溃。实时朝政己尽入外戚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位,西汉灭亡。

小孔看历史


这个问题很没有逻辑。西汉覆灭的直接原因是王莽篡汉,另立新朝,王莽的起家是因为王氏外戚专权。外戚势力强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而不是某个皇帝。

外戚兴起的根源:

1、皇权斗争。皇子在从皇子-太子-皇帝这一过程中,势必要借助一定的势力,而最有助力的势力就是母族的势力,这股外戚势力在帮助皇子登基之后,就成为拥立功臣,皇帝也必须要酬功。所以外戚也逐渐进入上层权力阶层。吕后的诸吕势力,卫子夫的卫青、霍去病以及霍光,刘骜的王家势力,都是这么逐步进入朝堂。

2、政治平衡。封建的帝王心术,核心在于平衡。西汉的两大势力,权臣和外戚,一方的兴盛必然需要抬高另一方的势力。所以朝堂之中,必须形成对峙的局面,外戚也就成为了皇帝的一个工具。

3、信任原因。古代帝王称孤道寡,就在于皇权无亲,但是血缘的天然纽带,必然让皇帝对皇亲、外戚有亲切感,但是皇亲会有篡位的危险,而外戚的风险则较小,因为外戚的权力来自于皇帝。

以上这些就是外戚逐渐兴起的深层次原因。

而汉宣帝刘洵,作为一个中兴的帝王,刘洵产出霍家,收回权力,使得皇权重新回归正统,这是英明之举。收回权力之后,刘洵才大展作为,制力朝政,解决汉匈问题,使得国力逐渐上升,延续汉室江山。

唯一的诟病的地方,也是大部分人提到了,选了一个崇尚儒学的皇帝,因为刘洵和以前的皇帝都知道董仲舒之后的儒学本就是阉割版的,驯服臣下、百姓,唯独不是帝王之学。汉家皇帝的手段是王霸杂之,不是纯儒。所以汉宣帝之后的刘奭、刘骜、刘欣都缺乏霸道手段,大权旁落宦官、权臣、外戚手中,最后被覆灭了汉室江山。

所以汉室覆灭,与汉宣帝收权无关。


学海钩沉


我认为不是

首先霍光被汉武帝选为汉昭帝的托孤大臣,辅佐汉昭帝,必然看出汉武帝的重用。加上后来汉昭帝驾崩,重新另立新帝。霍光在后来也是选择汉宣帝刘病已的,霍光辅佐的这两位帝王出现了“昭宣中兴”的盛世局面。霍光常被人与伊尹相提并论,称为“伊霍”。只是在后来霍光去世,霍光的家族蓄意谋反,才被灭族。在我看来,真正使西汉覆灭的不是霍光家族,而是汉宣帝立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刘奭,汉元帝刘奭尊崇儒学,曾经有大臣谏言要废黜太子,另立新的太子,他们认为太子一昧尊崇儒学,不懂变通。但汉宣帝因顾及“故剑情深”的许平君才没有废太子,史书上说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汉元帝在位期间汉朝比较强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豪强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再加上宠信宦官石显,致使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