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不顾一切的对峙双方,以亲情为核心,善恶界限就此模糊

由陈思诚监制 柯汶利导演执导的电影《误杀》近期正在热映。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得不感叹《误杀》是一部极为精妙的电影。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的挖掘也有着一定的深度。电影中互相对峙都双方都有着自己内心的脆弱。虽然站在对立面,但都是为了自己心中必须守护的而不顾一切。

《误杀》:不顾一切的对峙双方,以亲情为核心,善恶界限就此模糊

《误杀》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整部电影的源头就是一场李维杰的女儿"因反抗凌辱而将其反杀"的杀人事件。本来只是一次"防卫过度",甚至可以说是"正当防卫",但是在案件发生之后,李维杰一家却完全没有战胜邪恶的快感,反而在内心有着无限的恐惧。因为被杀的人是当地警察局局长的儿子。至此,一个富有家庭责任感的父亲,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庭,与警察局局长拉韫展开了一场"追逐躲避"的对峙。

《误杀》:不顾一切的对峙双方,以亲情为核心,善恶界限就此模糊

"看过一千部电影"的李维杰从电影《蒙太奇》中收到启发,制造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时间错觉,给了全家一个经得起推敲的不在场证明。还为全家人设计证词,应对警察的询问,斩断了各种指向自己家人的线索。如果不看电影,你真的很难相信,李维杰这个"普通市民"竟然能有这样的瞒天过海的能力。李维杰的"能力"来源于他曾看过的一千部电影,更是来源于他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另一边,"破过一千个案子"的警察局局长拉韫为了寻找自己的儿子,而对李维杰步步紧逼,一层层的剥开李维杰的设计,撕开平静的表面寻找事实与真相,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更不惜摧毁一起。

《误杀》:不顾一切的对峙双方,以亲情为核心,善恶界限就此模糊

如果说李维杰身上所爆发出的是源于家庭责任感的力量的话 那么,在拉韫的身上,观众们所能看见的便是一个母亲在失去自己的儿子之后的歇斯底里。至此,电影中的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跳出了礼法。李维杰与拉韫这两个对峙的双方已经不能单纯地以"善恶"或者"好坏"来进行分化。在这场以"亲情"为核心的博弈之中,双方都不顾一切,都有着不得不赢的理由。

《误杀》:不顾一切的对峙双方,以亲情为核心,善恶界限就此模糊

《误杀》围绕着一个杀人案件展开,但是导演却将整部电影的重点放到了对于人性的深究之中。相对于电影所制造出来的悬疑感,其对于人性的探索却要更加的强烈。在严丝合缝的逻辑之中更是透露出了真切的人物情感;在环环相扣的对峙之中更是不存在真正的"善恶界限";电影中处处都透露着导演对于人性的思考。同时,导演的这种处理方式也给了观众很强的代入感,无论是李维杰的"普通市民"还是拉韫"母亲"的身份都很容易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之下给人十分深刻的代入感,让观众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共情感,即使是电影中的角色亦能看到自身的影子。

《误杀》:不顾一切的对峙双方,以亲情为核心,善恶界限就此模糊

电影所能给人带来的力量也正在于此。好的电影就是将人的情感,人的内心放到一个可以极端放大的环境之下,让观众在电影的催化下审视自己的内心。

《误杀》:不顾一切的对峙双方,以亲情为核心,善恶界限就此模糊

如今,电影《误杀》已登陆全国各大院线,正在热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