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瑞光塔,七级八面砖木阁楼

瑞光塔是位于苏州盘门内的一座宋代的古塔建筑。始建于247年(东吴孙权赤乌十年),13层。宋代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重建时改为7层8面。高约43米。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门瑞光塔,七级八面砖木阁楼

瑞光塔


  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据志书记载为三国吴赤乌四年(241年)孙权为迎接西域康居国僧人性康而建。十年,孙权为报母恩又建十三层舍利塔于寺中。而根据先后在塔内发现的宝幢木函、佛经、石佛、石础、塔砖等文物上的纪年文字,与塔的平面、结构、外观综合考证,今塔系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天圣八年(1030年)所建,当时佛寺名为瑞光禅院。

盘门瑞光塔,七级八面砖木阁楼

瑞光塔阁楼


  瑞光寺塔为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构成,外壁以砖木斗拱挑出木构腰檐和平座。每面以柱划分为三间,当心间辟壶门或隐出直棂窗。底层四面辟门,第二、三两层八面辟门,第四至七层则上下交错四面置门。内外转角处均砌出圆形带卷刹的倚柱,柱头承阑额,上施斗拱。外壁转角铺作出华拱三缝,补间铺作三层以下每面两朵,四层以上减为一朵。

  全塔腰檐、平座、副阶、内壁面、塔心柱以及藻井、门道、佛龛诸处,共有各种木、砖斗拱380余朵。修复后通高约53.6米,底层外壁对边11.2米。层高逐层递减,面积也相应收敛,外轮廓微呈曲线,显得清秀柔和。入塔门,经过道即回廊,回廊两壁施木梁连结,铺设楼面,第二、四层转角铺作上有月梁联系内外倚柱,廊内置登塔木梯。

盘门瑞光塔,七级八面砖木阁楼

瑞光塔结构


  塔身的台基为石质须弥座式,座的四周束腰镌有狮兽、花卉、云纹等纹样。此塔砖砌塔身基本上是宋代原构,第六、七两层及塔顶木构架虽为后代重修,但其群柱框架结构在现存古塔中并不多见。

盘门瑞光塔,七级八面砖木阁楼

瑞光塔夜景


  1978年4月,在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发现了一批五代和北宋初期的珍贵文物,有铜质镀金塔两座,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五代的手抄经卷、北宋的木刻《妙法莲华经》和嵌螺甸藏经漆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