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入門」學中醫要看哪些書?學中醫≠看書

之前有朋友在評論區諮詢中醫入門要看哪些書,

這裡首先要給一個觀念:學中醫>看書,書本≠真理。

書本是文字信息的載體,

但它並不是真理。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

假設有一條河,河裡有一隻船,

這一隻船的名字叫做“書本”,

河邊有很多的人,想要坐船去到河對岸,

河對岸的名字叫“真理”,

事實上有很多人,上了船就認為自己到了對岸。

中醫的書籍汗牛充棟,這派那派,這家那家。

但這些都只是信息載體,是你可以利用來達到真理的工具。

學而不思則罔,讀了書不思考,就迷惘。

思而不學則殆,每天在胡思亂想,

腦子裡很多概念,但不學習,

就仍沒有得到正確的認知。

中醫其實是生活的學問,

它的道理都在生活裡,

看書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

向生活求教。


「中醫入門」學中醫要看哪些書?學中醫≠看書

書本是載體,並不是真理。


雖然中醫的書籍多到八輩子也看不完,但是道理都是一樣的。

關鍵在於,你對事物和現象的認識程度如何。

更不要被所謂的派別、理論影響了你對真正客觀事實的觀察。

接下來我將盡量以一些簡單的比喻,告訴大家學中醫看哪些書較為合適。


中醫總的來說,是認識人體、人與自然關係的學問。

按照今天的劃分,屬於自然科學。

中醫既然能看病,就離不開基礎理論、診斷、治療這幾個要素。

  1. 理論(整體觀念,天人關係):

主要講古代的宇宙觀(精氣神、陰陽、五行),

天與人的關係,

中醫怎麼看“人”(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經絡、四肢百骸等);

就是人在正常狀態下是啥樣的,

五臟六腑互相之間的關係,

解釋為啥會生病?(內因、外因、不內外因)

解釋生病了人體會咋樣?

就是病機,陰陽失調了,臟腑失調了?

治療原則:天冷了穿多點,天熱少穿點,

吃飽了少吃點,餓了多吃點。

書籍推薦教材《中醫基礎理論》,可以看國家“十一五”規劃版

《中醫基礎理論》是《黃帝內經》的縮影。

大家可以相互結合參考,網上有很多視頻可以看看。

再次強調,看書不代表達到真理,這才是基礎理論

千萬別扛著船滿大街跑,告訴別人我到彼岸啦!!


「中醫入門」學中醫要看哪些書?學中醫≠看書


  1. 診斷(司外揣內,辨證論治)

診斷是拆開兩個字解釋,

診法,包括了“望聞問切”。

通過“望聞問切”收集信息,

將信息整合,推測發病原因,

是判斷。

比如咳嗽了,首先咳嗽這個現象,

我們得知道是咳嗽,不是打嗝,

也不是哮喘,就是咳嗽,這就判斷了。

然後咳嗽黃痰(診),有熱了用涼藥止咳化痰(斷),

建議看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中醫診斷學》。

診斷需要反覆實踐,才能獲得。

背兩個歌,看兩本書,是不可能會的。

中醫有句話,“熟讀王叔和(脈診大家),不如臨證多”。

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哦。


「中醫入門」學中醫要看哪些書?學中醫≠看書


  1. 治療:(方藥、針灸等治療方法)

這個部分非常龐雜,是方法的學習,

也要經過反覆實踐。

藥物的學習很有趣,

就像是廚子做菜,

比如一個飯店的廚子,

要學一道宮保雞丁來滿足客人的胃口,

他必須知道這道菜有哪些原料,

比如雞肉,他要熟悉雞肉的屬性,

這是菜餚的主角,

什麼味道?如何烹飪?

吃下去有什麼作用?

還有配菜呢,花生米

花椒、辣椒、藤椒……

每一樣都得熟悉他們的性質,

才能在炒菜的時候得心應手。

這個過程中,要學習經絡和穴位,

中藥也有歸哪條經的不同,作用的地方不一樣。

而針灸直接刺激經絡,直接可以調節臟腑,

針灸的療效很多時候令人驚訝。

中醫的治療順序是:“一針,二灸,三用藥”

可見針灸地位多麼重要。

推拿、正骨、外敷、心理調節等等……

推薦書籍《臨床中藥學》,可以看成都中醫藥大學張廷模教授的視頻,

他風趣幽默,也很嚴謹。

《方劑學》,學會怎麼組方,需要點時間,

但實際上跟炒菜、配滷水、調醬料,差不多。

要不怎麼都是些湯呢。

《經絡腧穴學》《針灸學》依舊“十五計劃”版本,

穴位非常有趣,關鍵是可以在自己身上嘗試。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買模型,回家自己研究,找找穴位,

體會一下“阿…………是是是”的感覺。

這些書都很枯燥,最好能夠上網找些名家的視頻看看,

有人幫助解釋,理解起來會容易很多。

「中醫入門」學中醫要看哪些書?學中醫≠看書


「中醫入門」學中醫要看哪些書?學中醫≠看書


「中醫入門」學中醫要看哪些書?學中醫≠看書

「中醫入門」學中醫要看哪些書?學中醫≠看書



以上,算是入門。

還有很多病要去學習

內科、外科、婦科、兒科…

在臨床上反覆錘鍊,

快的話,十年八年;

慢的話,十幾二十年。

當然,也可能更慢,慢工出細活。

畢竟,每個人的稟賦不同,

理解力有強弱之分,

對於事物的觀察和思考也差別很大。

中醫從來不是什麼神秘或者神神道道的“玄學”

中醫的一切都在生活中的,

道理在生活中,

沒有高低貴賤。

不會高居廟堂之上,不可觸碰。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炒的一手好菜。


如果上面的書,你一本也不想讀,還想了解中醫,怎麼辦呢?

很簡單:

在今日頭條上搜索:“中醫岑延祐”,點擊關注。


我是中醫岑延祐,用碎碎唸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成為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