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手機線性震動馬達又變成標配了?

wucf72


因為現在的旗艦機型在性能上拉不開差距,只能選擇在用戶體驗上下手,還有就是小米的噁心營銷


大狗說科技


不要以為是廠家越來越良心,越來越重視用戶體驗,是沒辦法了已經。。。。

透過現象看本質,兩方面原因:

一、智能手機科技發展遇到瓶頸;
二、市場競爭越來越劇烈。

過去新品升級最容易被消費者感受到的是什麼?

SOC、電池、拍照、充電、屏幕。這些核心因素基本上決定了一臺手機的用戶體驗在什麼檔位。

但是現在核心因素的升級已經遇到了瓶頸——芯片受制工藝,電池受制容量等。不是不能再進步,而是從90分升級到95分用戶對差別感受不明顯,支撐不起品牌和產品的差異化。

核心因素髮展已經到了瓶頸,再升級體驗也差不多,所以用戶換機意願就下降了。市場萎縮,肉就那麼點,競爭自然越來越激烈。

所以為了保證市場競爭力。廠家的發力重點不得不來到非核心因素上,比如現在廠商宣導強調的震感、刷新率、採樣率、防水、顯示色彩,甚至拍文檔都成了差異化的賣點。

說到底,線性馬達所做的就是模擬實體按鍵,提供觸控反饋這麼一件事情。當今無實體按鍵已經成為趨勢,真全面屏也已經提上日程,在面對一塊完整的屏幕時,觸控反饋幾乎構成交互的全部,足夠直接且乾脆的震感就成為剛需。

而廠商肯在震動反饋上如此傾注心力,與產品背後的用戶體驗是分不開的。當用戶上手真機之後,手感上的落差也就能體現產品質感的極大差距。僅僅從馬達這樣一個器件上,就能體現出品牌對於打造旗艦的用心程度,自然也就能提升用戶的口碑。

當更多的廠商注意到線性馬達對於手感的提升,不斷改進旗下產品的震感反饋,才能將這種體驗帶給更多的消費者;當消費者願意為技術進步買單,同樣也會促使廠商跟進手機的細節體驗。

或許再過不久,手機屏幕上也能模擬出機械鍵盤式【直上直下】的打擊感,多級觸控能夠帶來不一樣的交互體驗,這些既是智能手機發展的趨勢,也是用戶對於旗艦產品的期望。


小夜數碼


皮下個人覺得是廠家的營銷策略不斷變化的結果。

智能手機走到今天,iOS陣營自成體系、孤芳自傲,廣大安卓陣營則是高度趨同,為了能在激烈的廝殺之中獲得更高的傳播度、美譽度、從而影響用戶心智,達到引流轉化銷售的效果,就必然不斷更新賣點。

從早年鼓吹唯SoC論,到第二階段強調讀寫速度,再到競爭拍照系統,一步一步刺激各家廠商在不同的領域互相競爭。並且在不同的階段,你能感受到各廠的競爭地位是如何變化的。

在早期SoC論上風的年代,正是小米的互聯網模式一飛沖天的時期,彼時安卓機還是OV三星的天下,OV被稱為高價低配,三星雖有機海,但是性能好的機型也是要比肩iphone的。這時候小米來了,它帶著高性能SoC的性價比機型向我們走來了!在安卓機(特別是低端機)普遍性能不足的年代,這是個多麼巨大的賣點啊!怎能不大力宣傳?於是用戶市場開始被教育,買手機一定要看SoC,是驍龍幾系、幾核,不服跑個分。

到後來,安卓機性能上來了,各家都告別卡頓了,連麒麟系都能跟驍龍叫板了的時候,意味著處理器上難以拉開差距,廠家自然要開始尋找別的賣點來彰顯優勢。

後來大家都開始比賽手機拍照,這一階段基本就是跟著華為走:華為最先搞了雙攝像頭(拍照的雙攝,我知道最早的雙攝是LG,但那是為了裸眼3D),搞了徠卡水印,搞了超級夜景,搞了超級微距,搞了超廣角……大家也步步緊跟。發展到現在,DxO上百花齊放,代表著這一階段的競爭也基本拉平了差距,或者說,一味強調堆了幾個鏡頭也難以調動人們的感官刺激了。

在手機這個形態也沒有根本性突破、5G也沒什麼應用落地的去年,有一家公司叫一加,率先開發出用戶“對高刷屏幕”的需求——這完完全全是用戶自己沒有想到,被廠家發掘出的新需求,市場反饋熱烈,於是一時間你會發現屏幕這個賣點特別重要,大家都被灌輸了一堆刷新率、色準、色域……的購機知識,並一起把高刷、高對比度、高PPI推成高端機的必備要素。

於是來到今年,2k屏、高刷新率也不稀奇了,120Hz各價位段都有好幾款,這一階段的競爭該從哪個切口入手呢?

某些大廠手握自己的核心科技,可以繼續向極限堆料,於是有三星S20Ultra1億像素+4800萬的恐怖雙大底,有華為P40系列的雙稜鏡潛望式攝像頭。而對於大多數品牌,SoC、屏幕、拍照、快充已進入常規升級模式,並非堆料不足,而是在消費者這裡,已經“感知不強”了,也就是缺乏新意、有些“審美疲勞”了。

於是縱觀手機,還有什麼是過去一直以來都被忽略的要素呢?

廠家們就把用戶的目光吸引到線性馬達上。

而事實上,線性馬達早就是歷代iphone的標配,魅族也是塞馬達的大師,無數用戶已經體驗過奢侈的線性馬達帶來的高端震感很多年了,並不是什麼新技術。因此,這一些的營銷指向的,只是在手機高度同質化的當下、廠商如何挖空心思尋求新刺激點的選擇。

如果馬達這個賣點不夠,還可以加上雙揚聲器來增加高端感。

因此作為用戶,如果你對手機震感沒有特別的需求,或是像皮下這樣習慣關掉震動反饋的,其實無需刻意追求線性馬達,這本不是創新技術,而是廠家的新話術。

倒不如多關注下5G落地的2020,會有什麼刷新認知的新技術吧!


愛回收資訊


成為標配其實是一種好事

以往的手機震動器採用轉子馬達驅動不均勻的質量塊來實現震動,這樣的震動方式啟動和減速都需要相對較長時間,同時噪音比較大。

線性馬達基本完美解決了這個噪音問題,同時快速啟停和可控的震感又能完美模擬幾乎日常的所有輕震感的震動場景。

我們小時候玩的四驅賽車,搭載的就是轉子馬達。

但這種震動方式,有一個啟動和停止的過程。

前者需要一定時間的加速,才能獲得較強的震感。

後者由於慣性,就算電流不再驅動,也會繼續旋轉一段時間。

這就導致震動反饋有滯後感,且震感鬆散不集中,沒有方向,發出“嗡嗡嗡”的聲音。

類似於開一輛很破的汽車,加速慢,剎車慢,方向盤還不準,體驗極差。

好在,轉子馬達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

所以,廣泛應用在一些千元機百元機上

相較轉子馬達,線性馬達啟動更快、震感更強、功耗更低。

其中,縱向線性馬達,又叫圓形線性馬達或Z軸線性馬達

它的運動路徑是上下兩個方向,運動距離受限於手機厚度,震感相比橫向線性馬達稍弱。

不過,今年的安卓旗艦機,將會普及橫向線性馬達。

橫向線性馬達又稱X軸線性馬達,它可以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震動,且能被控制。

加上震動行程較長,因此其震感最立體、最乾脆,發出的是“噠噠噠”的聲音。

配合手機算法的優化,可以模擬出不同的震動反饋,是目前綜合體驗最好的震動馬達。


是梁先森喔


沒有太突破性的亮點了,之前是比邊框大小,現在是比馬達大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