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大黃翔:疫情形勢下,業務高效運行的法律科技保障

3月3日,36氪聯合飛書共同舉辦了「馭勢而上 高效驅動生長」WISE x 新效率時代峰會,首次嘗試以大型線上直播的形式, 邀請行業頭部企業代表、獨角獸公司CEO、知名投資人及行業媒體人,從不同角度分享行業趨勢和管理秘籍,共同探討行業高效轉型、企業高效成長的可行路徑,幫助企業更好地梳理當下面臨的問題,尋找突破難關的解決方案。


法大大黃翔:疫情形勢下,業務高效運行的法律科技保障

近期受疫情影響,企業遠程移動辦公需求激增。合同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一環,簽署流程繁瑣、文件難以管理等原有痛點被放大,電子合同行業因此出現增勢。


法大大作為電子合同領域的頭部企業,在此次疫情中,獲得了大幅用戶增長,幫助企業在疫情形勢下,高效完成合同的線上簽署和管理。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經36氪編輯整理:


黃翔:各個公司都有遠程辦公的需求,在這一領域,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形態,包括遠程協同辦公、在線教育、電子合同等。


電子合同本身也是基於互聯網的產品,主要解決在線的文件、合同簽署。電子合同的簽署,主要有B2C、C2C、B2B三種類型,而且一般都不僅限於組織內部,經常是跨組織的場景需求。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會包含幾個要素:

實名認證——確認簽署方的身份真實有效;

數字證書——基於實名認證的信息,我們會給每個用戶申請一個權威CA機構簽發的數字證書;

加密防篡改技術——保證合同文件簽署和流轉過程全程加密,合同內容防篡改;

時間戳技術——有效證明電子文件權屬、可信的簽名產生時間及電子文件是否被篡改;

區塊鏈技術——法大大上會將平臺簽署的每份電子合同的摘要信息上傳到區塊鏈存證平臺,確保每份文檔在簽署後能有效追溯,達到真正的防篡改。


傳統的合同簽署流程,首先要經過起草、內部審核、打印,再到管理印章的部門去蓋章,合同簽署方如果異地則需要快遞,同時很多企業還需要有專門管理合同的部門對簽署完後的文件進行紙質歸檔管理。


在疫情期間,很多企業會在傳統的紙質合同簽署流程裡遇到障礙。比如印章的使用,疫情期間,企業的印章管理部門沒辦法及時響應公司各部門的印章使用需求,復工申請階段,企業需要提交各式各樣的內部及外部材料,需要簽字蓋章,這給企業HR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更別說快遞上的不便。


比如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家企業的復工普查申請表,一張表上涉及足足9個部門印章,整個流程非常繁瑣。


法大大黃翔:疫情形勢下,業務高效運行的法律科技保障

此外,有些地方還需要提交企業跟員工簽署的防疫安全承諾書。像我們的一家客戶,大型製造業企業,3萬名員工需要簽署這樣的承諾書。而通過法大大的產品,以及我們免費提供的承諾書模板,3萬名員工的承諾書從通知發出到完成回收整理,只用了2天的時間。


法大大黃翔:疫情形勢下,業務高效運行的法律科技保障


從我們的業務數據來看,疫情期另一個需求量暴增的行業是房地產行業。


售樓處關停、看房活動禁止,本該進入暖春的地產行業突然墜入寒冬。為了安全過冬,房企自然也是各出奇謀。比如前段時間引起坊間熱議的,恆大通過打折,線上售樓,3天賣出5萬套的新聞。


類似恆大這種線上營銷的方式,也是國內排名靠前的房企都在實踐的主流操作。據克而瑞統計,目前已有超九成的百強房企設立了線上售樓的渠道,全口徑兩百強中,累計逾 140 餘家。


我們的一家客戶,五礦地產,就在一週內完成了線上認購系統的上線。他們其中一個最核心的需求,是認購書籤署的安全和法律有效性,所以快速接入了法大大電子合同。通過線上認購,五礦地產一天內實現去化超過9成。


法大大黃翔:疫情形勢下,業務高效運行的法律科技保障


疫情期間金融行業的業務開展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其實在疫情前,已經有個人消費性借貸可以通過手機端遠程實現放貸,但是企業的線下貸款流程相對煩瑣。企業貸款會涉及很多貸款文件的提交,以及協議的簽署。


我們通過與幾家銀行合作,共同推出虛擬營業廳,用戶通過虛擬營業廳進行線上認證,通過線上業務人員的引導,可以快速進入簽約環節,形成全流程的線上辦理。整個貸款申請的時間週期,從2-3天縮短到10分鐘。


這次疫情讓更多用戶接觸到法大大電子合同平臺,原本存在的很多痛點被進一步放大,讓更多的行業願意去積極嘗試使用電子合同。


在用戶增長的同時,還有相關政策對電子合同的大力支持。其實中國的《電子簽名法》早在2004年就通過,2005年正式實施。但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它並未被大眾所認知。這裡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配套技術的不完善。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身份認證、安全傳輸、雲存儲、存證等技術的出現,加上電子商務帶動的線上交易風潮,電子簽名、電子合同才迎來真正落地的土壤。


國家各部委也在大力推進電子簽名、電子合同的落地應用。僅僅2019年,國務院、移民管理局、交通運輸部就多次頒佈政策支持電子簽名、電子合同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其中就包括修訂了對房屋買賣交易的限制,允許在辦理土地、房屋等不動產轉移登記和簽訂供電服務協議時使用電子簽名和數據電文。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政府更進一步加大了對電子合同、電子簽名的應用推廣力度:2月11日,國務院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鼓勵網上面試,網上籤約;2月24日,銀保監表示,金融監管部門對電子單證、電子簽章、電子數據的合規性、合法性要充分認同。


實際上金融行業是最早和電子合同進行有效融合的行業。從“金融科技”的概念熱潮開始,到傳統銀行的逐步青睞,電子合同在金融行業的實踐已經相當成熟。


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是對安全要求的行業之一。因此在法大大的解決方案裡面,我們還提供了基於可信電子證據的存證服務。我們有一套叫“實槌”的產品,通過這個產品可以完成電子數據的實時取證與固化存證,通過和公證處以及司法鑑定中心繫統打通,對所簽署的的電子合同進行實時的取證、固證、實時出證,全流程見證簽署意願和簽約事實,合同及公證報告自動上鍊存證,確保用戶所籤合同不可篡改且調取方便,全方位保障所籤電子合同的司法效力。


電子合同結合“實槌”已經有很好的落地案例。去年年底,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就通過“實槌”提供的可信電子證據,審結3起涉自貿區信用卡逾期糾紛案,18天追回欠款,這也是法院首次採用“交互式”無紙化辦案的模式,真正實現“在線審判”。


其實不管是市場需求,還是政策導向,都在釋放一個信號:電子合同、電子簽名已經逐步被廣泛接受和認可。


法大大是一家定位“法律科技”的SaaS企業。SaaS圈的一個共識是:要快速起量,必須藉助生態合作。通過生態鏈接,才能快速覆蓋更多用戶,並且提供最便捷的使用入口。法大大從很早起就開始進行生態佈局,包括我們跟微軟、SAP、Oracle、金蝶、明源雲等等,都已經達成非常深度的產品、渠道、市場上的合作。


而今年我們在生態佈局上的一大動作,就是和飛書的合作。


可以說,法大大和飛書的合作,是具有天然優勢的。尤其是在當前的形勢下,協同辦公和電子合同都是企業的剛需。


藉助飛書的超強覆蓋能力,法大大可以觸達更多用戶,讓用戶獲得更方便的產品使用入口;飛書通過接入法大大的產品能力,也能增加其產品觸角,為用戶解決更多協同辦公需求。


雙方合作有效提高了信息傳遞效率,讓團隊協作管理更科學和高效,助力企業便捷、高效地實現協同辦公及文件的流轉和管理。在價值實現共贏的基礎上,雙方可以在市場上有利造勢,快速建立網絡效應,釋放生態合作的勢能。


大家都說,這次疫情對於各行各業都是一隻“黑天鵝”,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思。我們很欣慰在這樣的時期裡,為企業的高效運作帶來支持,守護互聯網時代的契約精神,這是我們產品真正的價值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