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應該怎麼辦?

幽門螺旋桿菌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大概很多人都曾經感染或者正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很多人都是在體檢時檢查發現,對於這種“常見病”,不少人都有疑問!接下來就給大家全面的科普一下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桿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 pylori,HP。生存能力極強,它可以寄生在胃粘膜,藏在胃小凹中,既能避免胃酸環境的影響,也不易隨著食物排出體外。但它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產生毒素,破壞胃粘膜,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等疾病,逐步發展為胃潰瘍甚至胃癌。有研究顯示:Hp是人類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而慢性胃炎會常常令患者感到肚子不舒服;常年不受控制的Hp感染,還可能導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發生……1994年,Hp被國際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確定為Ⅰ類致癌因子!


體檢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應該怎麼辦?

但是,Hp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對有些人群而言,根除了Hp,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高了,有些人甚至更容易過敏了,還可能增加腸道菌群紊亂的風險。

其實,Hp只是一種被研究得較多的生活在胃內的菌而已。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的認識已經從胃內沒有菌,到胃內有致病性的Hp,到胃內有產毒素的Hp和不產毒素的Hp,到胃內可以生存不止Hp一種菌。所以,胃內的生態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Hp是不是唯一的胃病致病菌,醫學界尚不明確。目前有觀點認為,所謂Hp感染,其實就是胃腸道菌群紊亂的一個特例,提示的是人體內環境的紊亂,本質上應該調整機體內環境的平衡,而不是盯住一個Hp窮追猛打,更不應該為根除Hp而造成體內益生菌群體的生態失衡。

根據專家共識,我們建議:

1、明確的消化性潰瘍、某種胃淋巴瘤(MALT淋巴瘤),強力推薦積極根除Hp!

2、胃癌、部分胃炎、胃癌後、胃大部切除術後、長期服用鎮痛藥、擬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部分不明原因的血液病,推薦根除Hp!


體檢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應該怎麼辦?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多是由於“病從口入”,因此,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

2、碗筷要消毒,尤其與HP陽性者共同進食的時候,做到餐具分開;

3、有HP感染者,應主動與他人分餐;

4、聚餐時,鼓勵使用公筷,最好是通過宣傳,使大眾認識並接公筷的行動,即全民公筷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