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政權只能偏安一隅,為什麼北方政權總能一統天下?

前言

對中國古代歷史比較熟悉的小夥伴們可能會發現,

在以往的戰爭中,南征往往是要比北伐(這裡所說的南北只是一個大概的地理方位。)要容易一些的,比如說西晉統一全國,隋朝統一全國,北宋統一中原等皆是由北向南發動戰爭的,這些成功的案例恰恰印證了由北向南發動戰爭還是比較容易的,反過來由南向北的成功率卻不是很高,諸葛亮六出岐山、岳飛北伐失敗、太平天國的北伐失敗,岳飛的有感而發的《滿江紅》的哀哉痛惜,陸游至死也沒有看到王師北定中原也彷彿側面證實了這個觀點。

通常情況下,南北政權對峙基本是先由外力打破的,多為遊牧民族的入侵,他們民風彪悍崇尚武力,且在戰爭初期,長期處於農耕文明的漢民族哪裡是他們的對手呢?他們一旦突破,長城和高山的阻礙就如同秋風掃落葉般迅速地消滅漢族政權,他們的遊牧方式短時間內是無法適應農耕文明的,這就說明他們需要時間去融入當地農耕文明

南方政權只能偏安一隅,為什麼北方政權總能一統天下?

諸葛亮北伐影視形象


另一方面,中國的疆域富饒遼闊,他們入侵的勢頭往往會被過長的戰線削弱,即便在此時想要繼續南下一統天下也是比較困難的,民族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都足以讓他們花時間和心思去對付,再加上中原已經丟了,而此時統治者正忙著在南方建立起有效的統治,此時南下,各種規模的反抗自然是不會少的,因此他們不得已才將重心轉到自己已經征服了的地區建立有效的統治,金、元就是這樣,所以說當他們佔領中原的時候,一般不會立即攻打南方政權,此時南北對立就形成了。那麼,南征和北伐到底哪個更容易實現呢?


神秘的中間微妙平衡分界線

地理因素在政權統一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司馬遷在史記中就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認為併發要遵從陰陽之道,才能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史記》:"兵法,西北為陰,東南為陽,講究右倍山陵,前左水澤。"

南北政權的分割線大致是在淮河到秦嶺一線,北至黃河南到長江一帶上下浮動,也有人稱它為中間地帶。出現分裂局面時,無論是南、北方統治者,都會企圖通過南征、北伐進而追求統一。但比較有趣的是,一旦南北政權對立局面形成。

南方政權只能偏安一隅,為什麼北方政權總能一統天下?

南北方粗略分界圖


秦嶺淮河地區多山脈,這個天然的屏障地位非常特殊,尤其是秦嶺,以險峻聞名遐邇,自然都明白爭奪這裡的重要性。通過對比史實發現,率先佔據秦嶺的一方就是佔了先機,比對方的優勢大了不是一星半點。反過來講,失了秦嶺這道天然屏障的四川和長江中游地區還能撐多久呢?就是一個"開放懷抱等你"的尷尬局面,任何一個失去秦嶺的政權都會失去四川!所以歷代統治者對這裡不敢有放鬆警惕的時候。

在北方可以蕩平一切的騎兵在這裡收效甚微,在宋元對峙局面時,當時的蒙古騎兵有多厲害大家都有多耳聞 ,在這裡也吃了啞巴虧,多日攻城未果不說,他們的首領蒙哥還葬身城下,天然的優勢非一般的人力所能更改的。除了這裡,秦嶺以東地區形成密網的江河湖泊同樣是一個威脅,對這些不識水性的北方軍隊來說是難以跨越的天險。

《三國志・三少帝紀》注引《漢晉春秋》就說過:"比技量力,(吳楚)不足與中國相抗,然自上世以來常為中國患者,蓋以江漢為池,舟楫為用,利用陸鈔,不利則入水。攻之道遠,中國之長技無所用之也。"


南方政權只能偏安一隅,為什麼北方政權總能一統天下?

秦嶺


在秦嶺和淮河之間是漢水中游的地區,這個地方地形複雜多變,上游為山地,中游為南船北馬交換之地,下游則是湖泊連綿,此地四通八達,自然是爭奪的關鍵地方。在南北對立期間,南方佔據這個地方可以保證長江中下游安全,並且可以隨時進軍關中,如果北方佔領這一地方,南方政權的天然優勢便不復存在。

《讀通鑑論——卷十三 明帝》:梁失成都於宇文氏,而江陵困、湘東死,陳氏終以滅。蓋江東據江、淮以北拒,而巴、蜀既失,橫江而中潰,方衛首而中折其腰膂,未有不殞者也。

如果失去這一地區,就等於斷了巴蜀和江東的聯繫,二地唇齒相依,如果一方失守,另一方也不會偏安一隅太長時間。因此,在漢水中游或者是淮河流域,南方都會修高城,步水網,長期習慣野戰的北方人對這個是一籌莫展,在450年的時候,區區3000梁軍就能抵擋住北魏幾十萬大軍長達半年。

如果說某一方的政權並不佔據這個優勢還想攻打對方的話,那麼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是枉然的。這條中間地帶堪稱雙方的生死線,如像長江以南推進,南方無險可守,哪裡有翻身的機會?反過來也一樣,北方最重要的人、物力拱手他人,焉有不敗之理?所以南北的對峙一旦打破這個平衡,那就說明統一中國的時間已經成熟。

古代戰爭的硬通貨——戰馬

在古代,軍隊的戰鬥力也代表著國家綜合實力。南方政權據天險以守地形非常有利,要實行北伐,就不得不提到戰馬,

騎兵不管是在機動性、衝擊力、行軍能力都比步兵要高的多。舉個例子,就拿宋朝來說吧,一個騎兵輕輕鬆鬆打敗七八個步兵並不在話下,騎兵的優勢顯而易見。

但是,凡事皆有兩面,騎兵不能做到的事步兵可以做到。兩軍對戰,訓練有素和精心佈局的步兵也是能戰勝騎兵的。如果要是大規模的征服性戰爭,步兵就遠遠的不夠看了。最典型的就是恆溫北伐,恆溫帶領的5萬人被慕容垂的八千騎兵擊潰,折損三萬餘人。由此看來,戰馬是中國古代軍事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因此需求量大也在情理之中。沒有廣大的牧區和經濟能力是沒辦法大規模的飼養戰馬的,細數了歷史上軍事強盛的王朝,比如秦、漢、隋、唐他們都做了同一件事,就是佔領了河套平原,因為自古以來河套平原就是孕育優質戰馬的地方,這個先天優勢是南方所比不了的

《宋史》:凡牧一馬,往來踐食,佔地五十畝。諸監既無餘地,難以募耕,請存留如故。廣平廢監先賦民者,亦乞取還。


南方政權只能偏安一隅,為什麼北方政權總能一統天下?

戰馬影視形象


北方的戰馬源地很多,而南方卻是根本沒有。曾經在南宋時期,大臣韓世忠偶然間得到了一匹好馬,這匹馬雄姿勃勃、膘肥體壯,身高足有1.7米,他連連讚歎,稱這匹馬非人臣所能騎也!因此將它奉獻給了皇帝。可見當時南方馬的品種和北方的差距了。

南北的文化、民風差異

在秦朝以來,北方是歷代王朝的政治中心(皇城),相比之下南方就顯得有些落後,後來由於北方的連年征戰,從北方不斷的向南方遷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技術,南方這才慢慢的開始發展起來。直到宋朝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經濟發展才這才超過了北方。

南方政權只能偏安一隅,為什麼北方政權總能一統天下?

漢光武帝劉秀畫像


在冷兵器時代,推翻前朝政權的開國皇帝一般都十分的好武,北方是抵禦外敵的主戰場,使得北方地區的民風彪悍,長期征戰的磨練下才能夠培養出這種皇帝必備的素質。而南方相對安逸,作為國家的"大後方"、"小金庫",相比北方來說民風更加的柔和,所以北方都出皇帝、良將,而南方多出才子、丞相的說法也就說得通了。

另外,推翻統治和建立王朝都需要大量的兵力,北方地北方多平原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提供了充足的兵源。而且北方戰爭連綿不斷,北方士兵好戰且善戰,所以戰鬥力普遍高於南方。再加上北方盛產鐵器,士兵的兵器也有保障,所以說南征比北伐是有優勢存在的。

評價


南方地勢險峻,佔據著有利的天然屏障,北方地域遼闊,則有強盛的騎兵,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兩方長期對峙的局面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總有一方要率先打破僵局,實現統一,

北方政權容易實現大統一併不是偶然的,雖然南方的天險難以逾越,但是不是不能逾越,一旦抓住他們的失誤拿下要塞,就能一路攻城略地實現統一。更重要的是北方經過民族的融合,實力更加強大,為北方打破平衡創造條件。

相對於南方政權來說,實現統一的任務就相對來說困難的多。南方的領土不及北方寬闊,人口資源方面也處於下風,據險多為守勢,如果南方的軍隊進入平原和北方交戰,是不佔優勢的,勝利的天平倒向北方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在南北對峙的局面中,南方一般是很難打破僵局的。再加上北方政權,對漢文化有極大的包容,很多政權都已經徹底漢化,和南方政權也並不會相差太多,於是這種征服是一種文明的、融合性的征服,既保留在自身特色的基礎上更加的豐富了中華文明,疆域的擴大和文化的豐富就是外在體現。

但是最重要的,南北方也不應分彼此,攜手才能共同創造屬於中華文明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宋史》 《讀通鑑論——卷十三 明帝》 《史記》 《三國志・三少帝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