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导语

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在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后,他于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正式登基称帝,即唐肃宗。

此时,距离安史之乱爆发已过去大半年时间,安禄山不仅已经登基称帝,建立了燕帝国,而且还占据了以洛阳和长安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在这种背景下,以唐肃宗为首的新领导班子,决定开始对安史叛军展开反攻。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李泌的“彭原对策”

1.“彭原对策”出现的背景

在当时的背景下,安禄山所建立的燕帝国和唐帝国之间的激烈争夺,主要集中在四大战场:

首先是河北战场,燕帝国已经完全占据了整个河北地区,燕将史思明、蔡希德、牛廷阶等人是当时河北方面的最高军政长官,从某种意义上说,富饶广阔的河北地区已经彻底脱离唐帝国的控制,转而成为燕帝国的根据地,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血。

不过,随着唐帝国和回纥的合作,河北的北方边境开始面临回纥的威胁。并且,河北东北部的平卢(现如今的辽宁),也陷入奚/契丹部落、唐帝国驻军和高丽部落的三方混战之中,虽然这场三方混战暂时对河北构不成威胁,但却让河北丢失了一个重要的军队和马匹来源地。

其次是山西战场,目前大同仍然处在燕军高秀岩部的控制之下,太原和泽潞(长治)则处于燕帝国的直接威胁之下,一时间岌岌可危;至于河东方面的局势,也是燕军占据上风,这使得唐帝国暂时失去了从河东东出威胁燕帝国侧后的能力。

第三是两京战场,燕帝国目前牢牢控制着长安和洛阳,同时控制了居高临下、对两京构成巨大威胁的河中(山西运城)。但此时燕帝国的扩张已到了极致,后劲乏力,以至于潼关以西只能控制长安附近,关中平原东部的狭窄区域,唐帝国则拥有着广阔的纵深。

第四是河南战场,燕军洛阳总部派遣阿史那承庆率领精兵围攻颍川(许昌),而在阿史那承庆的猛烈进攻下,颍川已经快要被攻破。如果颍川一旦被攻破,就意味着进攻南阳方向的燕军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此时燕军田承嗣、武令珣部也开始加大对南阳的围困。至于东线的雍丘,此时已经被攻破,燕军开始筹划往南围攻睢阳。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综合这四个战场的形势来看,虽然燕帝国总体上处于攻势地位,但由于连续大半年的战斗,燕帝国的扩张已经快到了极限,此时他们正面临兵力不足和纵深不够的困境,急需休整队伍和建设根据地,从而为后续的战斗储备足够的人员和物资。

这种背景下,唐肃宗的智囊李泌,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平叛战略,其战略原文如下:

“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则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守忠、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絷其四将也,从禄山者,独承庆耳。愿敕子仪勿取华阴,使两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征之兵军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所归,留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李泌的这个平叛战略,又被后世人称之为“彭原对策”。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2.“彭原对策”的战略核心

李泌所提出的这个“彭原对策”,总结起来主要是三点:

一是帝国应该把最精锐的部队主要投入到山西战场,让郭子仪率军从冯翊攻占河东,李光弼部不惜一切镇守太原,最好还能攻占大同;至于其他战场,尤其是两京(洛阳和长安),帝国可以暂时不用理会。

二是皇帝率所征之军坐镇关中平原最西边的凤翔,以山西为根基,利用山西的地理优势,与郭子仪、李光弼一起,一会攻击长安,一会攻击洛阳,一会攻击常山,一会再攻击安史叛军的老巢范阳,但这个过程中绝不与安史叛军的主力决战,敌人来了就跑。

三是在唐军反复的骚扰之下,燕军必然疲于奔命,人困马乏。然后唐军就可以几路大军同时出击,并联合回纥部队从塞北发动进攻,一举彻底攻占燕帝国的老巢,一劳永逸的解决燕帝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泌彭原对策的核心,就是唐帝国先全力占据山西,然后利用山西的地理优势与安史叛军打游击战,最后等到敌人被拖得精疲力尽之际,再几路大军同时出击,直取燕帝国的老巢范阳。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3.唐肃宗的选择

从地图上来看,李泌的这个平叛战略,显然是没问题的,而且具备很高的战略价值,以至于后来的很多人都一度认为,如果唐肃宗能够执行这个战略,那么燕帝国很快就会被彻底灭掉,甚至有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河北割据和藩镇割据。

事实上,不仅是后世的很多人这样认为,就是当时的唐肃宗,他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战略时,也显得非常兴奋,所以他很快就按照这个战略去执行。等到公元757年二月,郭子仪平定了河东,李光弼守住了太原,皇帝也正式坐镇到凤翔,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师于此。

从这层意义上说,“彭原对策”种的第一个阶段目标已经实现,接下来就应该立足山西与安史叛军打游击战,然后再直取叛军的老巢范阳;但是,这个时候的唐肃宗却一反常态,他突然跑出来否决了李泌的战略,要求先集中全部力量攻打长安和洛阳,收复两京。

李泌则劝说唐肃宗,总而言之,此时收复两京,即便成功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收复两京后,我们就无法和安史叛军打游击战;而安史叛军却可以趁势退回河北休养生息,等到他们休整完后,又可以再次卷土重来。换句话说,燕帝国的老巢不除,叛军随时都能卷土重来。

但是,任凭李泌好话说尽,唐肃宗却不为所动,甚至后来唐肃宗还不惜抬出了“想念父皇(唐玄宗),想让他快点回长安相聚”的理由来搪塞李泌。对此,很多人肯定很好奇,唐肃宗前后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唐帝国财政收入

1.第五琦的改革

按照通常的说法,唐肃宗选择先收复两京,主要是他太过急功近利;也有人说,唐肃宗之所以急于收复两京,主要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客观来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打仗是需要消耗大量钱财的,所以在分析唐肃宗的选择时,也应该适当算一算它背后的经济账。

首先,在算账之前,自然先要了解下唐帝国的财政:在唐肃宗刚继位时,由于长安和洛阳的失守,让帝国失去了在关中和中原地区的税收;至于河北地区,是安禄山的地盘,也无法征收;川蜀地区的税收,被唐玄宗给截留了;山西地区,正处于唐燕两军交战的前线,也无法正常征税。

在这种背景下,帝国唯一稳定的税收来源,就只有暂时还没有被战争波及的江淮地区。问题是,由于两京失守导致漕运也被迫中断,政府已无力再将江淮地区的粮食运送到关中地区。所以唐肃宗继位后不久,他就让第五琦担任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让他去江淮地区想办法筹措军需。

第五琦来到江淮后,就采取了一个措施,叫做“以江淮租庸市轻货”。这里的“轻货”,指的是绢帛。

大家知道,绢帛等丝织品,在唐帝国时期,也用来充当实物货币,而且是唐帝国主要的货币。所以第五琦的这个改革,就是将江淮百姓本应该交粮食的租税,根据市价折算成绢来上缴。比如,你本来要交三石米的税,现在你只要交同等价值的三丈绢就行。

因为,绢相比于粮食来说,即轻盈,也方便运输,所以即便漕运被中断,也可以通过“长江-汉水”线,走洋川郡送往西北。等到公元757年二月,当唐肃宗亲自坐镇凤翔,陇右、河西、安西、西域城诸军也都会集凤翔时,第五琦所征收的江淮庸调也按时到达了凤翔。

对于唐肃宗来说,他现在手上钱也有了,兵也有了,接下来自然就该打仗了。问题是,这个仗究竟该怎么打,是继续执行李泌的战略,还是重新规划战略,最起码得考虑下自己的经济实力吧。所以,接下来就到了该算账的时候了。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2.第五琦在江淮征收了多少税钱?

既然是算账,就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第五琦再在江淮究竟征收了多少税钱?对此史书上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当时所留下来的各种经济数字,来约莫估算一个大概数。

据史书上记载,当时唐帝国的课丁数量降到了最低值,只有90来万。其中江淮的课丁具体数量不详,不过在唐玄宗时期,江淮地区的课丁在全国的占比大约为30%。

不过,考虑到当时唐帝国课丁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乱导致大量百姓死亡或者流离失所,还有就是战乱带来的地方豪强与军阀的兴起,遮蔽了大量人口。而当时的江淮地区,一直是帝国相对比较稳定的大后方,没有被战乱牵连得太深。在这种背景下,当时江淮地区的课丁数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应该会有所提高,大约可以达到40-45%。也就是说,江淮地区的课丁数量,最多可达到40万左右。

按照唐帝国的规定,每个课丁的征税标准是栗米二石,绢布二匹;再按照当时的市价,一石米的价格,一般不到一匹绢。所以就算朝廷把运输费,劳役以及各种杂费都加进去,一个课丁所需要缴纳的税,最多也就五匹绢。

这样我们简单做个乘法,就大致能算出,第五琦在江淮一带可以收到的税收,最多恐怕也就是每年200万匹绢左右。

至于全国其他地方,由于漕运被断,战争不断,帝国实际上收不到税,即便能收到税的地方,基本上也都是让地方军队自己征收处理。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3.第五琦的这笔税钱能花多久?

既然我们已经大致得知第五琦征收的税钱金额,那我们就再来算算这笔钱够帝国花多久?

据史书上记载,在唐玄宗后期,帝国每年通过漕运输送到都城的粮食大约在300万石以上,另外帝国每年还要通过民间机构向西北地区运送约300万石粮食。也就是说,当时帝国中央政府每年需要消耗的粮食高达600万石。

当然,唐肃宗时期的中央政府,已经今非昔比,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驻扎在西北的河西陇右部队和禁军都被大量消耗,在长安的吃公家饭的人口也大量逃亡。当然,关中原本的税收也基本失去了。但总的来说,帝国还留有至少一半的军队和一定数量的官员需要消耗粮食。

按照唐朝的俸禄,一般战斗部队每个人每月的粮食供给是栗米一石,当时帝国机动部队仍有7-8万,边疆的防守部队仍然不下2-3万,这样算来,帝国军队每年要消耗的粮食就高达120万石以上,再加上后勤人员、办公人员和皇室成员的消耗,再怎么省恐怕也要接近140-150万石。

当时一石粮在西北的售价,差不多需要一匹绢左右,这样算来,光是保障这些军队和官员一年的粮食问题,帝国就需要花费约140-150万匹绢。问题是,军队的花销可不只有粮食,还有衣服,理论上是一人一年12匹绢,即便非常时期少点,起码也要给个6-7匹;除此之外,还有职业兵的工资。

通常情况下,随着军队的职业化,军队在衣服和薪水上的花费,比粮食还要高一点,因此这样算下来,光是军队的花费,一年恐怕就要超过300万匹绢。除了这些,还有官员和朝廷的办公费用和薪水,即便大面积拖欠也不是小数,而且还有一笔巨大的开销,就是战争中的奖恤,这些加起来,恐怕不会少于100万匹绢。

这样全部加起来,当时唐帝国中央政府每年需要花费的钱,至少在400万匹绢左右。在这种背景下,第五琦从江淮收到的近200万匹绢的税收,即便再怎么节省,恐怕也就够撑个大半年。事实上,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第五琦征收的这笔税钱,也就刚好支撑了半年时间。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彭原对策”背后的风险

经过上面这笔账的核算,唐肃宗再看李泌的战略时,恐怕就会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前面说过,李泌战略的核心,就是帝国把主力作战方向选在贫瘠的山西,然后利用山西的地理优势不断骚扰燕军,等到对方疲敝后再出击。这个战略看起来很美,但实施起来肯定不是一年半载能办到的。

问题是,帝国当时的财政,只能支撑半年时间,那半年之后怎么办呢?按照李泌的战略,帝国要一直待在山西打游击战,不去收复关中、洛阳等地,也不去打通黄河漕运线,这也就意味着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主要就是江淮这每年的200万匹绢,这显然不足以支撑帝国军队长期作战。

所以等到半年之后,帝国就只能到江淮提前征收下一年的税,问题是,这也只能再支撑半年;那等到第二年又该怎么办呢?如果这样不断提前征收下去,江淮地区的经济恐怕也会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出现叛乱响应安史叛军,如果唐帝国失去江淮这块稳定的大后方,后果只会更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唐肃宗想要继续执行李泌的战略,就只能把军队的后勤交给军队自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供养自己,这也就意味着帝国政府允许军队介入到地方上的经济和行政领域。而一旦军队介入到地方上的经济和行政领域,他们就不再是单纯的军队,而是军阀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唐肃宗同意把军队的后勤交给军队自己,这样等过个二三年,唐肃宗恐怕就很难再控制这些军队了,等到这个时候,以唐肃宗为首的中央政府,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傀儡政府。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退一万步说,即便唐肃宗勒紧裤腰带弄来足够的钱,但西北军就一定能够耗垮安史叛军吗?答案显然是不一定。

首先,原先西北军的后勤,通常都是先由户部直接指导征收粮食,然后再由河东节度使负责把弄来的粮食从太原运到代州,再转到河套的振武军;接下来再由朔方节度使负责运输粮食溯黄河西进,经过中间的六个城市,往宁夏、甘肃一带转,等到灵武后,再由朔方节度使负责将物资分发给朔方、河西和陇右各部。

在这个过程中,帝国政府从户部到寺监系统政务部门,再到御史台,都有完整的监察勾检出纳和审计系统,全程管控物资的收支。在这种背景下,帝国的后勤就形成了一个“民产、商运、政府收,河东运,朔方转,朔方支,河西陇右诸军收,政府全程监控”的完整体系。

在这样的体系下,不说效率有多高,但是河东朔方河西陇右,任何一方离开了政府,他的后勤系统就会完全瘫痪,所以他们都高度依赖帝国政府,而且他们之间还可以相互制衡。

但此时,因为河东河西和陇右各部都元气大伤,山西几乎成为朔方系的天下,而唐肃宗的中央政府此时又百废待兴,无论是收粮的系统,还是监察系统都完全瘫痪,这也就造成现在的军队后勤,变成“朔方收,朔方运,朔方转,朔方支,没人监管”的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河东河西和陇右各部的后勤,都得依赖朔方,这样久而久之,朔方军就将在西北军中一家独大,甚至这些军队都可能直接听命朔方军。如果是这种结果,那唐肃宗就有可能面临一个比安禄山更强大、更可怕的朔方军。

更可怕的是,由于山西自古贫瘠,其自产的粮食并不能满足西北的要求,所以必须从其他地方购买。在这之前的唐玄宗时期,以及这之后的藩镇时期,太原的和籴工作,其粮食的来源往往一半以上都来自于河北,所以这个时期恐怕也差不多。问题是,现在河北在安禄山的手里。

也就是说,李泌的战略一旦实施,最后就会变成唐肃宗把自己勒紧裤腰带征收来的钱,全部交给了朔方军,结果朔方军拿着这些钱找安禄山买粮食,还用买来的粮食控制河东河西和陇右各部,让他们依赖于自己。至于安禄山,则拿着卖粮食的钱给自己的士兵发工资。

这样的结果持续下去,安禄山会不会被耗死谁也不知道,但朔方军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更重要的是,唐肃宗和他的中央政府,极有可能会被活活拖死。在这种背景下,唐肃宗自然不敢再继续执行李泌的“彭原对策”。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唐肃宗的战略思考

在否决李泌的“彭原对策”后,唐肃宗很快提出了他自己的战略,那就是将帝国的主力部队全部投入到两京战场,以最快速度收复长安和洛阳,并打通武功、咸阳、长安、潼关、陕郡和洛阳这条黄河漕运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唐肃宗这个战略,核心就是通过收复两京,让帝国的中央政府得以迅速重建,同时以最快速度打通黄河漕运线,让帝国恢复造血功能,不再单纯依靠江淮那200万匹绢的税收。只有这样,以唐肃宗为首的中央政府,才算是真正站立起来了。

当然,这背后的代价,就是数以万计的将士们成为炮灰,尤其是朔方军的将士们。因为,他们要和强大的敌人硬碰硬,这必然会导致巨大的伤亡。

只不过,基于唐肃宗的利益,这种代价显然是值得的。因为,和敌人硬碰硬,哪怕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以唐帝国的整体实力,硬拼到最后获胜的概率显然更大。即便最后无法彻底平定河北,但只要中央政府重建起来,唐肃宗的权力和地位就有保障了。

不仅如此,与安史叛军硬碰硬的决战,也可以缩短战争时间,这有利于减少帝国的军费开支;并且还可以起到间接消耗朔方军的目的,从而保持朔方与河东河西和陇右各部的平衡,避免朔方军一家独大。这些对于唐肃宗和他的中央政府来说,显然是最有利的。

唐肃宗为何不用李泌的“彭原对策”平叛?唐帝国的财政不足是短板

结语

综合上面的分析,其实可以发现,李泌的战略,与唐肃宗的战略,几乎是两个相反的战略。

李泌是以牺牲重建中央政府、恢复帝国造血功能为代价,来壮大西北军(尤其是朔方军)的实力,最后再以强大的西北军一举干掉安史叛军;唐肃宗则是以牺牲西北军(尤其是朔方军)的代价,来快速让中央政府重建,让帝国恢复造血功能,再通过经济、政治、军事等优势,不断消耗燕帝国的实力。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李泌的战略自然是无可挑剔,因为他可以让帝国的军队以最小的伤亡获取胜利;但基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却有可能让唐肃宗和他的中央政府濒临破产。既然如此,唐肃宗自然要舍弃李泌的战略,转而采用符合他利益的战略。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