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當務之急是要儘快讓整個產業鏈運轉起來

劉世錦:當務之急是要儘快讓整個產業鏈運轉起來

劉世錦:當務之急是要儘快讓整個產業鏈運轉起來

專家簡介

劉世錦:全球化智庫(CCG)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

當天,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舉辦“疫情之後如何增強經濟動力”線上研討會。劉世錦表示,從長遠來看新基建很有前景,中國也需要搞,但在目前的關口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一定要認真分析。“現在概念炒起來以後,最實際的可能就是股市上有反應,有些行業的股票大漲了,但和真正穩增長還是兩回事。”

劉世錦表示,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遠超2003年非典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整體經濟幾乎停擺一個月有餘,這在正常經濟發展過程中前所未有。現在經濟已開始逐步恢復正常,當務之急是要儘快讓整個產業鏈運轉起來。

下一步,劉世錦表示,從經濟穩定增長的角度來講,現在需要採取一些“非常規”的對沖措施。“問題是,對沖措施到底是什麼。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了各種經濟刺激的方案,流傳較廣的是各省份出臺的數十億基建投資計劃,這些其實是各省多年的投資計劃,不僅是今年的。”他說。

針對近期市場關注熱點概念“新基建”,劉世錦表示,仔細分析各省發佈的投資計劃,投資內容大部分還是傳統基建,新基建體量從廣義角度最大也就佔10%左右,“還是挑不起大梁。”劉世錦說。

另外一方面,劉世錦稱,關於新基建的內容,不少分析採用“7項”的口徑,即5G網絡、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

對此,他表示,“相比中央文件顯然是擴容了”。如特高壓輸電、城市地鐵其實已經搞了很多年了,再歸到“新基建”中比較勉強;5G、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有必要的,但也要視相關產業發展程度而言,如5G的垂直領域深度應用發展仍需一定時間,充電樁所涉及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當前也還存在瓶頸等。“這些基礎設施一定要和服務的對象相互配套發展。”

劉世錦認為,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和工業互聯網等實際偏重產業化內容,雖然具有平臺性質也能算作“基建”,但基本上是企業投資,企業投資和政府投資有很大區別,企業要看長期效益和產業前景,“讓企業扮演政府的角色,有一定難度,也未必合理。”他說。

劉世錦強調,現在需要討論一個問題:除了刺激政策之外,中國經濟還有沒有別的出路。他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經濟之所以能保持遠高於發達國家的增速,主要靠結構性潛能的釋放。下一步,當基建、房地產投資和出口等領域已經越過需求峰值後,如何激發新的結構性潛能是當下應該考慮的問題。

他表示下一步釋放中國結構性潛能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打通城鄉之間要素雙向流動通道,推動中國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發展。“建設以農民工等人群為主要對象的商品化安居房的大背景就是當前都市圈的發展,下一步如果農民的宅基地能夠流轉起來,在大城市中就有能力購買安居房,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動能。”

文章選自澎湃新聞,2020年3月11日

⊙ 美前國務卿克里:中美應合作以實現更好願景

⊙ 中美關係中的迷思與現實:CCG在第56屆慕安會舉辦中美邊會

⊙全球化智庫(CCG)報告/期刊在線閱讀

⊙CCG訪美“民間外交”開展二十餘場活動:關鍵時點發出智庫聲音

刘世锦: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让整个产业链运转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