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實質性深化改革是最好的刺激政策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逼近200萬例,而世衛組織最近強調疫情仍未到達頂峰。

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受此影響,中國經濟繼續承壓。如何看待海外疫情這個第二波衝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是怎樣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第二波衝擊在時間上將會大大長於第一波衝擊,帶來的增長減值也大概率超過前者,中國經濟要從常規增長模式轉入相當長時期的“戰疫增長模式”。“全年能夠實現3%左右的增長,就是一個很大勝利。”劉世錦同時表示,在增長背景出現改變的情況下,對增長目標的評估也要相應調整。建議採取“相對增長率”的評估方法,就是用中國增長速度與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的比值或差值。“如果2020年世界增速為-2.5%,中國為3%,相對增長率就是5.5%,是高於去年的。”

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政策如何取向?劉世錦建議,短期政策要聚焦於“恢復”、“救助”“避險”,其中救助幫助的重點是中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這就要依靠財政政策發力。避險的重點是防止金融體系由於流動性緊張引發的停擺和混亂,中國應該有能力使貨幣政策保持正常狀態,而不必跟隨去搞負利率。

劉世錦還強調,現階段要實現經濟的穩增長,首先和重點是穩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而基建投資穩不住中國經濟的大局。那麼如何促進消費?他建議對低收入群體直接補貼。“(補貼)不能走形式,下毛毛雨,要有適當大的量,比如達到低收入人群一個月的收入或消費水平。”

從中長期看,如何通過改革激發經濟增長動能?劉世錦認為,實質性深化改革是最好的刺激政策。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發展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大的結構性潛能,要以要素市場改革推動都市圈建設。“基建投資的突出問題是投的地方和機制不對。投到都市圈,出錯的概率不大。”

新京報:你一直強調,通過改革挖掘中國經濟的潛能。從中長期看,如何通過改革激發經濟增長動能?

劉世錦:即使經濟恢復較好,仍會留下一個增長硬缺口。前面提到的“戰疫成本折扣”,也要有新需求填補。如何激發新增長動能,是與短期政策相配套的中長期政策所要解決的問題。

今後五到十年,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發展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大的結構性潛能,用一句時尚的話語說,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新風口”。要以要素市場改革推動都市圈建設。

所謂都市圈,在空間形態上,就是在一小時通勤圈,或已有核心城市周邊50-70公里左右範圍內(不同地理環境有較大彈性),發展起一批小鎮或若干小城,相互連接後形成新的城市網絡體系。

概括地說,都市圈發展,重點是那個“圈”的發展,通過疏解核心城市的結構性矛盾、擴展城市化空間,小分散、大集中,實現大城市超大城市的轉型升級。具體說,有利於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製造業在降成本的基礎上提高專業化水平;有利於人口結構調整,大幅度改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有利於職住平衡,減緩擁堵、汙染和通勤壓力;有利於進城農民工和其他外來人口改進居住條件,獲取應有的基本公共服務;有利於帶動創新和綠色發展,促進生產生活轉向高質量、可持續、有韌性的新發展方式。

從增長動能角度看,小鎮小城要新建改建大量居民住宅、公共基礎設施,小鎮小城之間要用軌道交通等連接,產業聚集的小鎮小城也要有新的產業投資,這些不僅可以帶動消費,也可帶動大量投資。初步估算,今後十年,都市圈建設每年能夠為全國經濟增長提供至少0.5到1個百分點的增長動能,不僅為應對疫情衝擊,更是為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中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近期熱炒“新基建”概念,從體量上說,基建投資的主體還是所謂的老基建。其實,不論老基建還是新基建,投對地方都是好基建。基建投資的突出問題是投的地方和機制不對。投到都市圈,出錯的概率不大。

回到現實,都市圈建設面臨不少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政策方面的阻力與約束。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核心是促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市場化配置。文件發佈後社會反響積極熱烈,對解決都市圈建設面臨的諸多體制機制政策問題,可以說恰逢其時,切中要害。這也再次說明,實質性深化改革是最好的刺激政策。

建議以落實中央文件為契機,推出以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都市圈建設的一攬子改革發展計劃,包括有關城市,重點是人口持續流入、發展潛能大的大城市或城市群,加快制定或修訂都市圈建設規劃,並儘早公佈,起到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的作用;開工建設一批前期準備充分的都市圈軌道交通、通信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制定規劃,並著手分期建設主要面向外來人口特別是農村進城人口的安居房工程;推動農地入市、宅基地流轉,選擇若干小鎮,開展核心城市老齡人口下鄉養老社區建設試點;調整戶籍政策和其他人口流動管理政策,為外來人口在都市圈小鎮小城安居樂業、就業創業營造有利環境;可選擇粵港澳大灣區和若干發展潛力大的省會城市作為都市圈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率先突破,取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