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粵港澳大灣區可率先探索都市圈建設

劉世錦:粵港澳大灣區可率先探索都市圈建設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8日6時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413415例。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南方經濟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劉世錦認為,短期經濟政策要對症下藥,集中於“恢復”“救助”“避險”,著眼點、立足點要從刺激政策轉向結構性潛能,今後五到十年,最大的結構性潛能是都市圈加快發展,特別是通過“圈”與核心城區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提升城市發展的空間、質量、效率和可持續性。

經濟動力來自新的結構性潛能

南方+:我國應如何應對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

劉世錦:短期經濟政策要對症下藥,集中於“恢復”“救助”“避險”。“恢復”就是把被疫情打斷了的產業循環和經濟秩序恢復起來。“救助”是幫助那些處境艱難、甚至日子過不下去的企業和個人,重點是中小企業和低收入人群。“避險”就是防控經濟中已有結構性矛盾可能引起的風險,防止老矛盾引出新問題。

貨幣政策應注重兩個目標,一是經濟運行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二是適度降低融資成本。財政政策應致力於紓困,通過減免稅費降低中小企業的固定成本,對疫情衝擊大的群體、低收入群體,特別是無工作即無收入的人群,可以採取直接發放貨幣補貼的方式。

刘世锦:粤港澳大湾区可率先探索都市圈建设

南方+:您如何看待新基建對穩經濟的作用?

劉世錦:作為新基建主體的數字基建與老基建在技術屬性、投資方式和運行機制上有明顯區別。

首先,數字基建基本上不是公共產品,是企業經營的商品,而老基建大部分屬於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其次,主要由企業投資而非政府投資建設,要講究投資回報;再次,新基建大都是成長中的新技術,投資風險更大。

對現階段的中國經濟,不論是短期內應對疫情衝擊穩增長,還是未來一個時期保持中速增長,著眼點、立足點都應轉到結構性潛能。從空間角度看,今後五到十年,最大的結構性潛能就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發展。

建設綠色都市圈實現大城市轉型升級

南方+:您認為,下一階段的城市化有哪些特點,帶來哪些機遇?

劉世錦:近幾年城市化進程的突出特點是人口特別是年輕人口向一線城市、幾大經濟圈和內地若干中心城市集聚,既包括農村進城,更多的是由其他城市轉向中心城市。

中國的城市化率還有上升空間。我們正面臨著持續推進城市化進程、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與既有城市結構性矛盾之間的衝突。在這種衝突中,加快建設都市圈是一個必然選項。

南方+:和單個的超大型城市相比,都市圈建設對拉動經濟增長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劉世錦:所謂都市圈,就是在一小時通勤圈,或已有核心城市周邊50—70公里左右範圍內發展起一批小鎮或若干小城,相互連接後形成新的城市網絡體系。

其一,從增長動能看,小鎮小城需要新建改建大量居民住宅、公共基礎設施,小鎮小城之間用軌道交通等連接,產業聚集的小鎮小城也要有製造業投資,都會形成可觀的需求增長空間。

其二,產業結構將會在空間調整重組。對成本敏感的製造業和中低端服務業企業轉至都市圈的小鎮小城,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亦可繼續分享城市專業化分工體系的好處。都市圈的產業佈局將有明顯地域專業化、集中化特色。

其三,人口就業居住結構也會發生重要改變。城市核心區相當數量已退出一線工作崗位的老齡化人口可轉至小鎮小城,並形成養老特色的新社區,都市圈的小鎮小城可吸收大量農村進城和其他城市轉入的人口。

最後,在技術進步、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這一輪都市圈發展應該也完全可以不重複發達國家的老路,從城市規劃、能源、交通、建築到各類產業發展,都可以採用綠色發展的理念、技術、工藝、材料、設備、方法等,如無廢城市、海綿城市、分佈式可再生能源、被動式建築、新型空調等。還可積極探索生態資本服務價值核算方法,使之可度量、可貨幣化、可交易。

概括地說,都市圈發展通過疏解核心城市的結構性矛盾、擴展城市化空間,小分散、大集中,實現大城市超大城市的轉型升級,通過“圈”與核心城區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提升城市發展的空間、質量、效率和可持續性。

都市圈建設將提供更多增長動能

南方+:回到現實來看,都市圈建設面臨不少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和政策方面的阻力與約束,您認為應該聚焦哪些領域謀劃發力?

劉世錦:都市圈建設需要在六個方面深化改革、調整政策。

首先,加快大城市城鄉接合部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管理法已對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開了口子。宅基地流轉目前仍限於集體組織內部,而真正的需求是在外部。理論和實踐都證明,農村集體土地進入市場才能真正保護農民利益。

第二,優先完善都市圈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過去長時期內,我們把農村土地作為農民安身立命的最後屏障,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和現代社會保障體系的發展,完全可以用現代社會保障體系替代,把稀缺的土地資源解放出來,實現高效率的配置利用。

第三,以強有力的制度政策措施防範以權謀私的腐敗行為。可對一定級別的黨政領導幹部在城鄉接合部的房屋交易行為實行嚴格審查制度,增強透明度和社會監督。

第四,推動農村基層治理結構的改革轉型。要完善鄉村基層民主選舉制度,認可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提高透明度,加強監督監管,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行政管理職能也要適當分開。

第五,國土空間規劃形成機制也要改革、創新、完善。空間規劃很重要,定下來就要執行,要有權威性和強制力,規劃的調整和糾錯機制也不可缺少。關鍵一點是,規劃不能無視而要尊重來自市場、社會和實踐的信息。

第六,創新都市圈建設的體制機制政策。建議試行區帶鎮體制,即核心城市的一個區,帶都市圈若干個鎮,發展目標、責任、權利、利益都捆綁在一起,所帶鎮創造的GDP、財政收入、就業等,都算到區的名下;區所轄核心城區內需要疏解的功能,可優先轉到所帶小鎮;同時區也要利用各種資源推進所帶鎮的規劃、建設和運營,逐步形成有活力、有創造力、可持續的發展機制。

南方+: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勢下,應該如何推進都市圈建設?

劉世錦:如果相關條件基本具備,與發展方向契合的改革措施也可以成為快變量,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改革措施所激發的增長動能不僅體量更大,而且效率更高、可持續性更強。

在此意義上,可以考慮推出建設都市圈的一攬子改革發展計劃,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持續流入、發展潛能大的大城市或城市群,加快制定或修訂都市圈建設規劃,並儘早公佈,以提振信心、穩定預期;

——開工建設一批前期準備充分的都市圈軌道交通、通信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制定規劃,並著手分期建設主要面向外來人口特別是農村進城人口的安居房工程;推動農地入市、宅基地流轉,選擇若干小鎮,開展核心城市老齡人口下鄉養老社區建設試點;

——引導、鼓勵核心城市內相關製造業、服務業企業疏解至都市圈低成本區域,逐步形成核心競爭力突出的專業化小鎮;

——加快都市圈小鎮小城的基本公共服務和配套商業服務設施建設;調整人口管理政策,為外來人口在都市圈小鎮小城安居樂業、就業創業營造有利環境;

——推動與建設都市圈相關的體制機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可選擇粵港澳大灣區和發展潛力大的省會城市作為都市圈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率先突破,取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初步估算,都市圈建設每年能夠為全國經濟提供至少0.5到1個百分點的增長動能,不僅為應對疫情衝擊,更重要的是為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中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王彪

【策劃】謝美琴 黃應來

【作者】 王彪

【來源】 南方經濟智庫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