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樂觀自信開朗,在人群中永遠是最閃耀的那一個。那麼想要做到這些,就要避開“中國式教育”的三個大坑:

1、總喜歡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別人家的孩子”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是最大的童年殺手了,我想很多父母都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這次考試怎麼考的,你看***考的,怎麼差這麼多”“你怎麼什麼都不會,誰誰家的孩子教一遍都會了”類似這樣的話,其實是父母在給孩子套上了一個無形的枷鎖。沒有人喜歡被比較,誰都不希望自己活在別人的影子下面。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2、總喜歡用情緒管理孩子

情緒管控孩子,是家長的“殺手鐧”很多父母喜歡用大發脾氣的方式,來試圖控制孩子,從而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其實這是非常極端的一種方式。情緒是會傳染的,當父母不用解決問題的態度溝通時,孩子同樣會用很激進的情緒來回應你,這樣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家裡的戰爭一觸即發。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3、父母關愛的缺席

中國式家庭,其中非常典型的就是:喪偶式育兒和留守兒童。

隨著經濟發展的高速增長,父母一定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一邊還要兼顧孩子的成長教育,兩邊兼顧,實難兩全,所以就有很多家庭,選擇父母外出雙雙打工,或者一方父母出去工作賺錢。這就造成了家庭角色的缺失。當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紀,父母卻不在身邊,或者只有爸爸或者媽媽在身邊,這種角色的缺失,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安全感的缺乏。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長此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難免會形成非常自卑的性格,那麼家長需要怎麼做呢?

1、尊重孩子,為孩子建立足夠安全感

前天作地鐵時,站在我邊上的是一位媽媽和他兒子,兒子目測大概6歲左右,胖呼呼地很是可愛,扶著媽媽的腿,然後抬頭問了媽媽句“媽媽,我今天表現好嗎?”媽媽低下頭看了看孩子說句“好,今天表現不錯”接下來兒子的話,震的我差點眼鏡都掉下來了“那今天可以不捱打了嗎”“今天表現不錯,不打你了,如哪天表現不好,我照樣揍你”那位媽媽傲慢地說道。孩子心滿意地嘿嘿笑了起來。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看到這些真的挺心疼那位寶寶的,媽媽那種頤指氣使的神氣好像在向別人宣告:看吧,孩子被我訓得有多乖。真的很讓人反感。在孩子14歲之前,孩子唯一的安全感只來源與一個地方,就是父母,我們有責任來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成長氛圍,就像故中的媽媽,在公共場合沒有尊重孩子,不維護孩子的自尊,而孩子呢,說話的語氣,好像是在討好,不像正常的母子親暱的交流。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更加容易自卑,形成討好型人格沒有主見。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2、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地愛

首先家長要先對這個無條件的愛,搞清楚,無條件的愛不代表沒有邊界,不代表不可以批評。當孩子做錯事情之後,先不要急於指責,先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是愛你的,所以當你做錯了事情之後,我們給你指出來,希望你稍加改正,努力以後不再犯。

批評之後,給孩子說,之所以批評你,是因為爸爸媽媽愛你,希望你越來越好。讓孩子充分明白,其實批評只是想讓他們更加優秀進步。而不是僅僅是為了批評而批評。一個家庭最高級的教養就是給孩子溫柔有邊界的愛。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3、多帶孩子參與社交活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有些孩子膽子很小,通常遇到陌生人不敢打招呼,難以和其他小朋友融入,容易被集體孤立。如果父母想防止類似的情況發生,就要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比如,跳繩,拔河踢球這樣多人參與的活動,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擺脫“傳統式中國教育”,讓我們父母從今天起,做孩子成長路上的明燈,做孩子身心勞累時停靠的港口,給他無盡溫柔的愛,用我們的愛來守護孩子的成長吧。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接下來為家長推薦一本繪本,可以更好的幫助寶寶更好的培養出好性格。

推薦一:《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

一套10冊,這一套故事在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基礎上有又添加了日本,意大利,美國等國家世界級大師代表作。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通過溫馨又生動地故事來告訴孩子10個好品格,愛心、樂觀、友情、自信、分享、勇氣、機智、親情、誠實、善良。

傷害孩子的3種“中國式教育”,其實許多父母都犯過,最好改掉

↓↓↓↓↓點擊圖片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