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氣血津液辨證---氣的辨證---氣滯

中醫氣血津液辨證---氣的辨證---氣滯

張德蘊著《新編辨證歌訣》1986


氣滯故名氣不行,

精神抑鬱而致成。

臨證表現痛脹悶,

胸脅脹痛竄不停。

滯在何髒何腑明。

[註釋]

氣滯:顧名思義,有滯塞不痛之意。是由於精神抑鬱而致氣機阻滯,流行不暢。所表現的疼痛、脹悶、兩脅脹痛、竄痛為主要症狀。在治則上,可用行氣法,由於氣滯在各臟腑之不同,病在何髒何腑應分清,用藥也不同,應視其證,用其藥。

[按語]

本證的病機是指:人體某一部分或某一臟腑發生功能障礙的病理表現。由於情志不舒、飲食失調,感受外邪、跌撲損傷或痰飲、瘀血、食積等病理產物阻塞,也可使氣的流通發生障礙而致氣滯。氣的流通發生障礙,不通則痛,故氣滯以疼痛、悶脹為主。

本證的臨床表現是:脹痛,時輕時重、部位多不固定或攻痛、竄痛,並與精神因素有關,在噯氣或排氣之後暫時減輕,這些都是氣滯的疼痛特點。

本證的病機是:由於引起氣滯的原因和發生病變的臟腑不同,氣滯在各自部位有不同的特點。詳見臟腑辨證有關章節。

本證的方劑選用:如五磨飲子和金鈴子散。具體應用詳見臟腑辨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