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一场中国隐士的寻觅之旅,一位美国学者的痴汉之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欧美传播的重要桥梁,比尔·波特是当之无愧的“痴汉”第一人。

1972年比尔定居台湾,在一座寺庙里过起了暮鼓晨钟的修道生活——

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了,或者对禅垫感到‘深恶痛绝’的时候,我就读书。

三年后,比尔离开寺庙隐居竹子湖边,潜心研究中国古代隐士的遗作,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十多年后,不安仅于纸本中摄取精神能量的比尔,踏上了亲身探访中国当代隐士之路,这本在欧美掀起中国传统文化热潮的《空谷幽兰》便随之诞生。

书如其名,《空谷幽兰》不仅寻觅了山中幽居隐士的足迹,也宛若阒静山谷中的幽香兰花般,给浮华的世人带去了百般抚慰,更展示了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中国隐逸文化的全貌。接下来,我将从创作背景、语境基调、行文结构这三个角度全面探讨此书的魅力所在。

《空谷幽兰》:一场中国隐士的寻觅之旅,一位美国学者的痴汉之情

艰苦卓绝的创作背景,溢出纸背的痴汉之情

①时代变迁的困境

《空谷幽兰》严格来说是一本游记,其创作背景建立在比尔的行旅纪实之上。20世纪80年代末,比尔与摄影师好友史蒂芬踏进了终南山系列山脉。

彼时的中国,一面处于“文革”浩劫后百废待兴的文化困境里,另一面又处于受经济全球化冲击的快速发展中。时代巨变,在文化断层与经济发展的夹缝中,隐逸文化的生命力究竟存在与否,实难判断。一位佛协会长甚至直接告诉比尔:“中国已经没有任何隐士了。”在可能一无所获的前提下,比尔依然义无反顾地上路了。

时代变迁的困境,亦在书中可见一斑。一方面是修行人数的锐减。“文革”期间,红卫兵摧毁了道观、烧毁了经书,甚至对出家人拳脚相向,致使道教徒人数迅速锐减。而佛教同是损失惨重:香积寺的主持表示,当年红卫兵把舍利塔砸成瓦砾,强迫和尚们参加当地的生产小组,许多人都被迫还俗了。

目标群体的锐减注定加大了寻找的困难,另一方面,修行人的生存困境亦迫使比尔不得不走得更远更深。华山的谢道长说:“过去华山有很多隐士,但现在这里发展了旅游业,宁静不再,隐士也不在了”。敬业寺的和尚宽明也表示,很多寺庙已沦为了“动物园”。

大师们隐居到山的更深处,拒绝在这个物质时代教化人。


比尔曾跋山涉水抵达名师之处,却发现茅蓬早已破败,隐士也已不见踪迹。种种证据表明,比尔寻觅真正修行的隐士犹如大海捞针。时代变迁促使隐逸文化陷入困境,但比尔的“痴汉”之情却促使他走进困境。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抗衡下,比尔的一片赤忱之心便是展露无疑了。

《空谷幽兰》:一场中国隐士的寻觅之旅,一位美国学者的痴汉之情

②寻隐之旅的艰辛

从本趟旅途实际来看,此书的创作背景亦是充满不易。

一方面是路途本身的艰辛。隐士多幽居深山老林,常需驱车于蜿蜒曲折的险路,再徒步几十公里才能找到,甚至要“走”不算路的路——

这条路的开头是一段铁链,顺着崖面垂下来,大概有三十米长。下一段路就更吓人了:人得手脚并用地扒住倾斜度达七十度的崖壁,壁上还有泉水渗出,湿滑且没有铁链。

山路除了险峻,还处处暗藏危机。比尔和伙伴曾沾染了有毒的植物,身上冒出了巨大的水泡。染毒不止,他们甚至遇到了熊,性命堪忧。

另一方面,粗旷的欧美面孔成了此行的又一阻力。在终南山寻王维遗迹时,比尔一行被警察逮捕,直接被押到了西安外事局。局里怀疑比尔是间谍,并扣留了他们的护照。

在在并未十分开放的90年代,一个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执着,免不了要遭受警察的刨根问底和阻挠。

除此,修行者也对他们怀有戒备之心。在千辛万苦找到大师苏道长时,苏道长开口便说他找错人了,径直走开,甩着长长的袖子“好像马上要飞走了一样”。碰壁之事,不在少数。

但好在比尔的坚定不移终究相抵了此中不易,为他打开了诸多隐士的家门。当他二次探访比丘尼圆照时,她说:“现在我们可以聊聊了。上一次我还不能肯定,现在我知道你是为法而来了。”

寻隐之旅的艰辛,于字里行间处处渗透,同时更将比尔的“痴汉”之情一举衬出,使其溢满纸背,愈显深刻。

《空谷幽兰》:一场中国隐士的寻觅之旅,一位美国学者的痴汉之情

寻隐访道

褪去繁缛的语境基调,宛若修行的文本之净

①简洁有力的白描叙述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即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地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在本书中,比尔将白描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他七十岁了。像谢道长一样,薛道长也有关节炎,可是他站起来给我倒茶的时候,行动却非常优雅。

短短一句,比尔就轻描淡写出了薛道长的修行之苦,同时又展现出了修道之人的儒雅风范,二者形成的强烈对比,直接描绘出当代隐士的群体画像。

传福拎着一大袋四十斤重的核桃在那里等我们。刚才我给了她足够的钱让她修缮屋顶,因此她坚持要我收下核桃。她总共只有这些东西了。

此段白描不仅道出了隐士的清贫,同时传递出了他们知恩图报的善意,也展现了作者的一片慈悲之心。

作为对汉语言研究颇深的学者,比尔本可用来华丽的修辞来渲染人物的形象,借此烘托出隐士的种种特性,但他却如修行般选择了极简的语言,将全文的语境基调置于一种柔和的平淡之中,令人如浴春风,又如触法道。

②字字精妙的诗意之境

在此书中,山水意境必不可缺。比尔用寥寥数语向读者展示出隐士的形象和特性外,亦描绘出了他们生活之所的悠然诗意。在比尔的想象中,隐士的日子是这样的——

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瞑之时的片刻小憩。

现实也诚如此景,隐士们依偎着自然,过着常人所不能洞悉的清贫生活,却拥有着诗意无限的精神世界,正如隐士圣贤陶渊明所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比尔以褪去繁缛的精妙字句,将诗意勾勒成画,构成此书唯美的语境基调。

在我看来,简洁有力的白描与字字精妙的诗意,正是比尔作为修行之人的佐证。寻道本就意味着去除杂念,回归纯净。比尔用如此朴素却唯美的文字将隐士的形象与生活呈现给读者,轻柔却极具张力,令人无法不感受到其中的透净与悠远,同时也完成了他文本上的自我修行。

《空谷幽兰》:一场中国隐士的寻觅之旅,一位美国学者的痴汉之情

宏微交织的行文结构,隐逸文化的全面探讨

①宏观上的文史背景

在此书的行文结构中,我们不难看出,比尔是以大量的文史背景为宏观框架的。一开篇,比尔就以华夏文明之初的尧让位给隐士舜开始,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的渊源。此后,他引经据典,将道教、佛教在中国千百年来的演变逐一道出,同时又分析对照了佛道异同,并敲出了其中的重要节点,包括老子的出现、释迦摩尼的故事等等。

纵观全文,历史上诸多著名的隐士人物是行文结构中的重要骨架比尔以他们的作品或生平事迹为背书,将隐逸文化的文史背景铺陈开来。其中即有不食周禄、宁愿饿死首阳山的伯夷与叔齐,也有因出世辅佐刘备而名扬天下的诸葛亮;即有终南山上的王维,也有太白山上的李白与孙思邈;即有远古被视为道教创始人的黄帝,也有当代革新禅宗的虚云大师。

不仅如此,比尔还在行文中穿插着大量著名的文史故事,增加了全文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其中便包括君王将相的烽火戏诸侯、安史之乱等,同时也有王宝钏与薛平贵这样的平民故事。

比尔于此书中绘出了宏大的历史隐逸文化图鉴,他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之深,令许多国人都自叹不如。

《空谷幽兰》:一场中国隐士的寻觅之旅,一位美国学者的痴汉之情

比尔与中国学者

②微观下的寻隐足迹

在以上述文史背景为宏观框架的前提下,书中所记录的点滴足迹便是重要的血肉填充了。比尔以时间线为横轴,以足迹所至为纵轴,细致地记录下了寻隐的全过程。

首先,最为重要的便是比尔与隐士们的如实对话。比尔倾尽全力想要的,正是想听听隐士们的心声。

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道闪电,或者一个梦。——和尚志诚

你不可能一蹴而就,你也不能强求,悟是自然发生的。——薛道长

愿意清心寡欲或习经的人,在现在这个年头实在太少了。——任道长

比尔以隐士理解修行的原话,最为直观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当代隐士的思想概况。

其次是寻隐之旅中的所见所闻。

比尔详细记录了寻隐路途的险峻艰辛、过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山野的自然样貌和隐士们清寒贫苦的居住环境。这些记录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充实了隐士们生存现状的面貌,使读者更易从纸本中走进山野,能对隐士生活一探究竟。

最后则是比尔自身于寻隐中产生的看法。通过上述分析,比尔作为一个“痴汉”学者,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与怀恋自是不必多说了,但真正见到隐士,比尔依旧写下了如下感叹:

他们大部分上了年纪,但也有很多年轻人。他们都很清贫,但是他们的微笑,是我们觉得自己遇见了中国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

可以说,《空谷幽兰》是一本游记,却又不止是一本单纯的游记。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度研究的比尔,是以大量文史背景为宏观框架,以点滴寻隐足迹为微观填充,相互交织辅佐,形成宏微交织的行文结构,再加以个人的理解和分析,从而尽展了中国隐逸文化的全貌,对其进行了深刻且全面的探讨。

《空谷幽兰》:一场中国隐士的寻觅之旅,一位美国学者的痴汉之情

结语

比尔认为,中国的隐士是攻读精神觉醒的“博士”,这些人使中国社会受益匪浅,过去如此,现在亦然。

我想让西方各种宗教的修行者知道,尽管中国大陆曾经历战争、革命,但修行者仍然坚持修行,我希望借此给西方修行者鼓励。他们怎会无动于衷?

《空谷幽兰》以温和柔美的语境基调,向世人尽展中国隐逸文化的全貌。它杂糅着一位美国学者的智慧与远大理想,亦承载着他的一片“痴汉”之情,同时也督促着人们反思自身的浮华与功利,给予了全世界人一种内在精神力量的鼓舞。

因此,有学者评价此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也便不足为奇了。


作者简介: ,90后自由职业者。愿以文字的绵薄之力,与你共享一束思考的暖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