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里面隐居是一种什么体验?带你读《空谷幽兰》

在山里面隐居是一种什么体验?带你读《空谷幽兰》

若不是看《空谷幽兰》,绝不会知道,当今世界仍有许多隐士,这些人于名山峻岭中结庐而居,自给自足,或修行天人之道,或寻求消极避世。

在山里面隐居是一种什么体验?带你读《空谷幽兰》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秦岭的终南山是修行者最为集中的地方,据说有6000多位修行者在此地结庐而居。既是隐居,便不容易让人寻到。《空谷幽兰》一书广为人知之后,常有书友或记者深入终南山寻访这些隐士,一般要让隐士开门,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念一些暗号。如果是佛教修行者,敲门时念“阿弥陀佛”,道教修行者则需念“无量寿福”,佛教修行者和道教修行者的茅棚上一般都有标志来区分。这些修行人通常很热爱生活,一般会把自己的小茅棚打扫得干干净净,做一点小景致,比如在门口种点花,但他们不用手机,也很少下山。

在山里面隐居是一种什么体验?带你读《空谷幽兰》

常有人说,隐居山中,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和当地的农民又有何区别?其实,隐士中,不乏世俗中的显贵人士,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许多隐士都曾是商界、官场中的翘楚。有好事者发现,有些隐士所用的水壶乃是高价之物,碗碟也绝非凡品,从而推测出这些隐士的身价不凡。想必,是经历了俗世中的大富大贵后猛然惊觉,功名利禄并非自己所求,顿生出修道和隐居的想法。

在山里面隐居是一种什么体验?带你读《空谷幽兰》

中国古代素来有隐逸文化,许多圣贤隐居山中,著书立说,倒也留名万世。而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信息化社会将每个人都紧紧联系了起来,这些隐士仍能遗世而独立,不得不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谈起这些隐居者为何远离事业与城市,成为一个深山中的隐居者呢?我想,隐逸文化的来源,就是文人道士心中对山水之乐的向往。

在山里面隐居是一种什么体验?带你读《空谷幽兰》

其实,中国的文人大多有回归田园、亲近山水的情节,这在古代的山水画、田园诗和私家园林中都可见一斑。古人在画中品山水、鉴山水,在诗中颂山水、忆山水,这些还远远不够,身居庙堂、高官显贵的文人常常在城中购置私家园林,添置以假山活水、茂林修竹,以慰心中对山水的渴望。近代也有著名作家韩少功,在《山南水北》中深刻勾勒了城市中的勾心斗角与惶惶不可终日的感受,于是归隐田园,在山野自然和民间乐土中感受生活和文化。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才寻回了心中的乐土。

在山里面隐居是一种什么体验?带你读《空谷幽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