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国反对,徐世昌出了一计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人们一连串的谩骂中因病去世,享年57岁。袁世凯死前留下了遗嘱,“余之死骸勿付国葬,由袁家自行料理。”鉴于袁世凯的影响,黎元洪举行了一个堪比皇帝般的葬礼。

袁世凯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国反对,徐世昌出了一计


  至于墓地,临终前也有安排,“扶柩回籍,葬我洹上。”有人可能会说,袁世凯的家乡是项城,但他却葬在了安阳。这两个地方相距近800里,为什么不葬在老家呢?根据袁世凯的三女儿《我的父亲袁世凯》中:

袁世凯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国反对,徐世昌出了一计


  原来这和袁世凯母亲有关。袁世凯当山东巡抚,他的母亲因病去世。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愿望。棺材运回项城后,袁世凯的同父异母兄弟袁世敦认为,刘氏不是正房,不允许从正门出殡,因此,母亲的棺材不能埋在祖坟里。最后,袁世凯不得不购买新坟安葬。受此影响,袁世凯不想回到老家项城。

袁世凯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国反对,徐世昌出了一计


  1908年溥仪即位后,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免,并立即移到安阳洹上村。在他看来,安阳洹上村是自己的福地,所以他决定选择这里为最后的安身之地。袁世凯的墓地被命名为“袁林”,这与“陵”的读音是一致的。事实上,袁世凯长子袁克定强烈希望将他父亲的墓地命名为“袁陵”,这样自己的“皇太子”身份就实属名归了。

袁世凯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国反对,徐世昌出了一计


  在袁克定看来,自己这么说也没有问题。袁林建于1916年6月,历时两年,耗资75万银元。规格是“仿明陵”,整体是中西合璧。

袁世凯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国反对,徐世昌出了一计


  袁林的建筑从北到南主要有:墓冢,石五供,铁门,景仁堂,配殿,大门,值房,碑亭,石像生,望柱,牌楼,青白石桥,土照壁等。

袁世凯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国反对,徐世昌出了一计


  可为什么袁克定命名的“袁陵”最终变成“袁林”的呢?还是那句老话,没有权力。袁世凯称帝,受到国人强烈谴责和唾弃。同时,当时的总统徐世昌也不同意。

袁世凯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国反对,徐世昌出了一计


  就在双方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徐世昌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陵”改成“林”。徐世昌给出的解释是:“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取消了洪宪年号。此时若采取袁陵,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一举两得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