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巴金、高曉鬆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據《廣州舌華錄》統計,魯迅在廣州只待了254天,下館子的次數卻達到了43次,和許廣平一起吃遍了廣州的美食。


而郁達夫、巴金、郭沫若這些人,來到廣州後,也把城裡城外都吃了個遍,在不同的館子裡談笑、痛哭和大醉。


在巴金眼中,廣州是一座“十分可愛的”城市。


我們決定八一八這些民國吃貨的廣州故事。


高曉松曾在一期節目中說過,全中國最喜歡的城市,讓他選十回,依然是廣州。

他還說,只要在廣州,比如來拍電影,他都減片酬。


因為廣州好吃的太多了......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然而,何止是高曉松。

早在1927年初,魯迅到達廣州不久,便寫信告訴好朋友章廷謙,自己“不想做名人”了。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橫眉冷對千夫指


當時,他隔三差五與妻子許廣平、朋友許壽裳一同出門下館子。

據《廣州舌華錄》統計,魯迅在廣州只待了254天,下館子的次數卻達到了43次,以剛來的幾個月尤其集中: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圖片引自《廣州舌華錄》


起初他在中山大學任職,授四門課,每門課講三個多小時。

但翻開他在這段時間的日記,授課和演講的內容只有寥寥幾筆,每天到哪裡吃,倒是記得一清二楚:

陳記茶樓的豬紅粥,美利權的冰激凌,安樂園的雪糕、太平館的燒乳鴿,陶陶居的茶點,美洲飯店的夜膳……

這些民國時期廣州盛行的美食,都被他從頭到尾吃過了。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乳鴿


而早在廈門時,魯迅便與許廣平通信,告訴她自己想“嘗一點龍蝨。”


龍蝨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有“水中人參”的美譽,吃起來的滋味非常鮮美。


而且......顏值也不落俗套: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而當它們煮熟之後,通常可能是這樣: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椒鹽龍蝨


作為廣東的特色美食,沒吃過的人可能覺得有點難(ě)看(xīn),愛吃的人卻覺得味道好棒,百吃不厭。


作為資深吃貨,魯迅對其早已垂涎三尺,從廈門一路想到廣州,滿懷著舌尖上的憧憬。


然而,他在廣州吃得最多的,還是當時妙奇香酒家的招牌菜——豆豉蒸鯪魚。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豆豉的鹹香,烘托著鯪魚的鮮嫩,十分爽口,簡直是魯迅的酷愛,使他一次又一次成為他們的回頭客。


而茶樓裡豐盛的餐點,對所有來廣的北方遊客們來說,都有著魔鬼般的誘惑。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民國時期陶陶居廣告


3月18日午後,魯迅和許廣平一同在陶陶居喝茶。為這座百年酒樓大咖添上了值得紀念的一筆。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百年老店陶陶居,至今位於西關第十甫步行街


至於另一位名噪一時的作家郁達夫,當時的他在這裡寫新作,寫累了,就直接上茶樓嘆個茶。

茶樓裡目不暇接的點心,給他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蝦餃、燒麥、叉燒包、鳳爪、排骨、叉燒腸、蘿蔔糕、芋頭糕、倫教糕……應有盡有。


當時的茶點,按規定是每週更換一次,俗稱“星期美點”,煎、蒸、炸、烘,包、餃、條、卷,花樣繁多,數不勝數,很難吃到重複的樣式。


也許,永遠也不會有吃膩的一天。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順德特產倫教糕


直到晚年,魯迅還對玫瑰白糖倫教糕念念不忘。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郁達夫


郁達夫在1926年底來到廣州,身上沒錢,著實一名落魄的“廣飄”,也不懂粵語。


但他還是在短短四十五天內,想方設法,遊遍全廣,把城裡城外都吃了一遍。


天性憂鬱的他,也在不同的館子裡哭過、笑過、醉過。三十歲那天,他便縱情大醉一場,直接睡在了粵東酒樓裡。


至於水果,廣東有最鮮美的荔枝,汁液肥嫩,滿口餘香。


魯迅對此連連稱讚,在對友人的書信中也直說自己“大吃荔枝”。(《魯迅全集•書信》)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除此之外便是楊桃,魯迅對其口感的形容則是 “極爽”,吃過之後四處寫信告訴朋友 “不可不吃”。


在他看來,將楊桃的滋味告訴北方人,是一件很大的功德。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而當郁達夫第一次吃到楊桃時,那種清新的喜悅,也讓他感到震撼;第一口咬下,好像吃不太習慣,多嚼幾次,就開始“真香”了,只覺“酸爽無比”。(郁達夫《病閒日記》)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晚年巴金


然而,在巴金眼中,廣州不僅僅是一座美食之都,還孕育著一種特殊的生命觀,讓他“學會鎮定,學會不怕死”(巴金《在廣州》)。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1938年的3月,他來到廣州,當時抗日戰爭如火如荼,整座城市瀰漫著被日軍轟炸的恐怖,很多時候,人們只能在無奈中等死。

但讓巴金深有感觸的是,市民們會用日常生活來抵禦災難和恐懼。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除夕逛花市是廣州人過春節的重要內容,1938年除夕,在敵軍空襲警報中,廣州市民依然踴躍購花


白天時,人們遭受著空襲警報和轟炸的恐嚇,到了晚上,卻能像往常一樣去“大三元”酒樓吃飯,若無其事地說說笑笑,十分愉快。不久前的經歷,就像發生過一樣。

當月光鋪在珠江水面,長堤上又一次擺滿了小販的擔子,兩次轟炸後,夜市依然像平時那樣熱鬧。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艇仔粥


脆嫩的燒鵝與乳鴿,鮮美的艇仔粥,可口的腸粉......燙呼呼、軟糯糯的滋味,很快就驅散了市民的恐懼。失血的城市,瞬時間恢復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世道再混亂,處境再糟糕,吃飯總歸是一件頭等大事,不是嗎?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燒鵝


無論災難來還是不來,都要認認真真吃好一頓飯,從從容容地活一場。

因此,在巴金眼中,廣州是“十分可愛的”。美好豐富的日常生活,讓它擁有一種特別的堅韌與勇敢,也讓他學會“以一顆安靜的心來接受死”。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生在蘇州,住在杭州,食在廣州。”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江南水鄉


蘇州之地育人,杭州之居養人,而廣州有著“五步一茶樓,十步一酒樓”的美譽,自然是天底下吃飯喝茶最怡人的地方。


魯迅、巴金、高曉松最熱愛的城市,為什麼都是廣州?

郭沫若


很多年後,當郭沫若回憶起第一次來廣州的經歷時,一連就用了五個吃字——


“吃了荔枝,吃了龍眼蕉,吃了田雞飯,吃了燒鴿,吃了耗油板面。”(《創造十年續編》)


這群民國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到廣州後沒有一個不是到處吃喝,也沒有人不曾表達對廣州美食的熱愛。中國八大菜系、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美食、亞洲各國特色美食、世界特色美食……只要你想吃的,通通都有,讓你不出廣州,吃遍亞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