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現哪些異常是腸癌徵兆?

藥師劉隆臻


由於腫瘤的患病率越來越高,人們開始談“癌”色變!由於中國人普遍存在久坐且運動少,飲食結構不合理(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纖維)的問題,大腸癌的患病率逐漸升高,且呈年輕趨勢,以前大腸癌的高發年齡在50歲以後,而目前臨床30歲以下的青年白領罹患大腸癌的比率約佔患病率的10%,這比歐美國家相比早了15歲。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那麼大便出現哪些異常是腸癌的徵兆呢?

大便是人或動物的大腸排遺物,主要成分為水分、蛋白質、無機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餘、以及從腸道脫落的細胞和死掉的細菌,還有維生素B和K。正常的大便為黃色香蕉狀,若消化系統出現問題會出現鏈狀、水狀、塊狀,顏色亦會有改變,但其實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很難通過大便的改變來判斷。

如果出現大便習慣的改變,以及察覺到腹部有腫塊,或出現貧血等症狀則要到正規醫院就醫排查大腸癌。

當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大腸癌的關鍵:

1、戒菸限酒

2、避免過多攝入加工食品,適量攝入肉類,注意攝入蔬果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雜糧;

3、不要暴飲暴食,維護大腸內的菌群

4、預防痔瘡,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5、保持心情愉悅且規律的生活作息

我是曉薇,曾於臨床工作,然感疾病預防勝於治療,故後從事國家慢病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課題研究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大家有所獲,關注我的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可獲取更多健康資訊,如有助於您請點贊支持,有疑問可評論留言!


薇健康


說到這個我還得感謝下頭條,因為在頭條上看到了這些症狀,我胃鏡腸鏡都做了一遍。果然腸子里長了一個2釐米的大息肉(癌前病變),前段時間剛做手術把它弄掉了。那麼大一個息肉還好是良性的。 要是過久點估計就是發展成癌了。 所以為了身體健康,定時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無聊來看看呵


腸癌包括直腸癌、結腸癌以及小腸腫瘤。



腸癌的時候大便出現的異常改變分述如下:

1、直腸癌大便會出現那些異常改變?

①排大便的習慣改變,隨時都想排大便。

②要排大便之前肛門有明顯的下墜感覺、排便的時候有排不完和裡急後重的感覺。

③癌症導致直腸狹窄,可以造成大便變細小,發生完全梗阻時可以出現便秘。

④腫瘤破貴合併感染的時候可以出現黏液膿血便或者大便帶血。


2、結腸癌的時候大便會出現那些異常的改變?

主要表現為糞便性狀和排大便的習慣改變。是結腸癌最早出現的症狀。

大多數患者表現為排大便的次數增加,伴膿液或者黏液或者表現為黏液膿血便或者大便帶血。部分患者可以出現慢性便秘或者慢性腹瀉。



3、小腸腫瘤的大便有哪些異常改變?

主要表現為消化道出血:通常為間斷的排柏油樣便或者大便帶血,嚴重患者可以出現消化道大出血。



導致大便出血的原因除了腸癌,還有痔瘡、胃出血等,所以當朋友們遇到大便出血,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就診,明確診斷。

(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建議,如有身體不舒服,請及時就醫。)


佳園道


腸癌一般指的是大腸癌,因為小腸癌發病率很低很低,大腸癌是高發癌症,我國每年新發大腸癌患者近40萬,發病率排在所有腫瘤第三位,每年因大腸癌,死亡20萬人,大腸癌已經嚴重威脅我們的檢查。

大便出現哪些異常,是大腸癌的徵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首先要聲明的是,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早期的時候,大便並不會出現很明顯的徵兆。而大便出現了一些症狀,也不能確診是大腸癌,因為很多疾病,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例如腸炎,痔瘡,炎症性腸病等等。出現了症狀,應當儘早就醫,儘早接受醫生的評估和檢查,明確診斷。

大腸癌的患者,大便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以下的症狀,需要引起重視:

(1)便血或者黑便

腫瘤在腸道里面生長,大便通過的時候,通過機械的摩擦,可造成腫瘤表面的小血管破損,引起出血,晚期的患者,腫瘤表面可以出現破潰,出血。如果出血量較多,速度較快,腫瘤距離肛門較近,就會出現便鮮血或者暗紅色血液的情況,常見於直腸癌。

如果腫瘤距離肛門比較遠,出血量不多,出血速度較慢,血液在腸道里面停留的時間較長,血液在腸道里面發生反應,就會導致大便發黑,形成黑便。如果出血量特別少,肉眼就看不見,只能夠通過化驗大便,大便隱血試驗,發現極少量的出血。

(2)大便習慣改變

腸道里面的腫瘤,作為一種異物,會刺激我們的腸道,引起腸道功能的紊亂,就可能會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常常表現為腹瀉、便秘,以及腹瀉與便秘相交替的情況。

如果人到中年,特別是45歲以後,突然出現便秘或者腹瀉的情況,需要特別警惕腸癌,需要去醫院化驗大便,還有可能需要做腸鏡檢查。

(3)大便變細,排便困難

如果腫瘤在腸管裡面不斷的生長,可佔據腸腔的空間,引起腸道狹窄。大便通過狹窄的腸管,被擠壓變形,可導致大便變細,排便困難。


如果腸管被腫瘤堵死,就可能導致大便通過困難,我們醫學上稱之為腸梗阻,腸梗阻的患者,可出現肛門停止放屁,停止大便,腹痛,腹脹等症狀,嚴重的患者,腸管會被漲破,引起腸管孔,危及生命。

(4)裡急後重感

裡急後重感是一個醫學的名詞,形容一個人總是想去大便,特別的著急,但是每次大便量很少,或者沒有大便。直腸癌常出現這種症狀,因為腫瘤位於大腸的末端,刺激我們直腸的排便感受器,讓我們的身體誤認為有大便沒排出去,從而產生排便感。

這些症狀,並不是所有大腸癌所特有的。但是,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去醫院做一系列詳細的檢查,防止出現誤診或者漏診。


普外科曾醫生


大便是腸道的排洩物,大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腸道的健康,有些時候也能提示是否有腸癌。那麼,大便出現哪些異常時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大便出現哪些異常是腸癌徵兆?

對於早期腸癌大便的變化不明顯,大便性狀改變多發生在中晚期腸癌。

膿血便:雖然膿血便也可能由潰瘍性結腸炎和細菌性痢疾引起,但其也是結腸癌的突出表現,尤其是右半結腸癌,由於腫瘤生長過快出現壞死出現,與大便混合形成膿血便。對於長期排膿血便的老年人更應引起重視。

鮮血便:雖然鮮血便大多是由痔瘡或肛裂等肛腸疾病引起,但靠近肛門的直腸癌也可能會出現鮮血便。因為其離肛門較近,新鮮出血還來不及和大便混合,因此常和痔瘡混淆。



大便變細:大便變細多是由於直腸癌引起的,直腸癌越來越大佔據腸腔,大便通過的通道變窄,表現為大便變細。同時直腸癌刺激腸粘膜,會一直想排便,便後也不緩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裡急後重感,每天排便次數明顯增多。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大腸癌是絕症,我們避之不及,但是也要清楚,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我們迴避,就可以真正的避免的。對於大腸癌尤其如此,大腸癌最明顯的一個症狀,就是大便會出現異常現象。對於癌我們害怕,不想遇見,對於大便,我們厭惡,覺得它是很髒的東西,我們根本不願意看,即使是自己的。但是大便確實是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多的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對於大便也是需要一個正確的態度。

大腸癌是一種早期症狀隱蔽的癌症,容易與多種疾病相混淆,尤其是和痔瘡,很容易把腸癌出血當成是痔瘡出血,直到腸癌晚期。便血是大腸癌最早和最常見的表現。輕者僅表現為偶爾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現有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鮮血便,常被誤診為痢疾或痔瘡出血而貽誤了確診時機。大腸癌除了出現便血以外,還是會出現一些大便異常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便次數改變,原來一天一次變成現在一天幾次或出現便秘、腹瀉交替。

二、大便習慣改變,比如原理每天早上準時大便,現在變得沒有規律,或是便秘或是便意增多。

三、大便性狀改變,比如原來是成形的,現在出現了出現粘液便、暗紅色血便或變得細條了,有固定的壓痕等。

總之,如果大便出現上述改變,或是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或摸到腹部有腫塊,應前往消化內科或胃腸外科就診,篩查是否存在腫瘤。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便便的7個好氣色

①顏色:金黃色,消化系統十分通暢,且平時補充足夠蛋白質與纖維質。

②形狀:形狀像香蕉,且前後形狀皆完整。

③氣味:無特殊氣味,沒有惡臭;若毒素沒時常排出來,大便就會臭。

④數量:每次排便量約2至3條。。

⑤含水率:半浮半沉,浮起來代表大便在體內停留太久,導致水分不足,因此半浮半沉是最恰當。

⑥時間:1至2分鐘,把握最有便意時排便,時間不超過3分鐘,否則用力過久會有痔瘡。

⑦衛生紙用量:1至2張,糞便不殘留,表示大便含水量充足,形狀完整。

☛從形狀看身體警訊

①香蕉狀:飲食均衡,健康狀態良好。

②半膏狀軟便:愛吃肉類,歐美式飲食。

③硬塊狀:不愛喝水,憋著不上廁所。

④泥狀:體內偏冷,暴飲暴食。

⑤圓滾狀:壓力過大,生活不規律。


faveciros


主要是便秘的現象。尤其是四診合參時,患者舌無大熱跡象,而脈,尤其是下焦脈象沉緩,這時,基本可斷是內裡積聚。若再施以下法還不見起色,便時還覺不暢,此時,便可判斷為大腸癌腫在阻礙著排便。我記得,十多年前有兩例都是這樣診斷出來的。其中的一例,患者還到過幾間大醫院去作過檢查,可怎都查不出原因,他當時的供述也幾乎亂了我的判斷,所以我讓他服了一服瀉藥,無效,於是便按摩其肚腹,最後在近肛門的拐角處摸出了一個約五分幣大小的腫瘤出來。這件事,對我的印象也很深。作為醫者,一要經驗,二,更要細心,推理無錯,就應切查下去。三,更應具有一種科學的負責任的精神。


楊祖任


大便的變化的確是大腸癌的常見表現,但是特異性不高。

大便帶血是一個警惕信號,但是經常會被痔瘡給頂包。因為十人九痔,很多人都有痔瘡,可能會有便後滴鮮血或便紙帶血,因此即使真的有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往往是直腸癌導致的便血,也會當做痔瘡出血,應用痔瘡藥或膏也會緩解,但時間久了,就會耽誤及時的發現和治療。如何區分是痔瘡出血還是腸癌導致的出血呢,如果出血反反覆覆,應用痔瘡膏也不緩解,並且伴有大便形狀改變,要警惕直腸癌,及時就診,行直腸指診或結腸鏡。

便頻伴裡急後重感(就是便意很強烈但是排便時很少甚至沒有),一般左半結腸癌及直腸癌,往往會有直腸刺激症狀,感覺就是大便次數增加,但是每次量很少。這主要是腫瘤刺激直腸的排便感受器。正常情況下,當大便到達直腸並且較多是,直腸粘膜受到明顯刺激,會傳到神經中樞,完成排便反射。但是腫瘤的持續刺激,產生便意,卻沒有排便。如果有類似症狀,及時就診。

排便困難。排便費力,不像過去那麼順利,九牛二虎之後,排出來畸形大便,大便變細或不規則或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跡。這主要是腫瘤導致腸腔狹窄,大便在大腸的擠壓勉強通過狹窄腸段後,產生的表現,這時患者往往會有排便後的舒暢感。排便前往往伴有腹脹、腹痛。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腸癌是比較多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奪走了不少人的生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對腸癌的早期信號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一經發現,多半已到中晚期。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大規模發生,必須及時並準備地瞭解腸癌前兆。

第一、便血最典型的腸癌症狀,一般症狀輕的患者,僅表現為輕微出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鮮血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其他的疾病,比如痔瘡,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由於痔瘡的多發性,導致出現這種情況時大家都會把它與痔瘡聯繫到一起,隨便用藥了事,這樣就會錯過腸癌最佳治療時間。

第二、經常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的情況,就是有時候一天可以上好幾次廁所,有時候又好幾天才能上一次廁所,也要警惕腸癌,建議及時去醫院看診。

第三、在腸癌初期,大便的性狀會發生改變,正常大便性狀是成型的,並且不幹不溼,但是如果大便長期不成型,並且持續出現水樣或者膿樣,就要小心腸癌。

第四、面色一天比一天蒼白,出現進行性貧血,並且已經排除了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就要當心腸癌。還有就是短時間如果體重大幅度下降,可是明明自己也沒有進行減肥相關措施,也要小心腸癌,及時去醫院檢查。

第五、出現持續性的腹部疼痛是大腸癌的典型表現之一,如果腹部的疼痛經常出現,並且還伴隨著腹脹、肛門少排氣的話,要高度警惕大腸癌。此外,如果用手摸一下自己的腹部,如果有著腫塊或是異物感,並且還一直不消下去的話,也要當心大腸癌。

當出現上述這些情況是,要警惕腸癌,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是腸癌的話及時治療,腸癌如果能早期得到治療,治療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如果只是痔瘡,那當然是幸運的,只需進行針對性治療即可。

首先,飲食與腸癌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想要預防腸癌,在飲食上要多加註意,平時多吃點蔬菜水果,因為它們當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加快腸道蠕動的速度,減少毒素在腸道停留的時間,對預防腸癌有一定的幫助;少吃紅肉和燒烤,這些食物在製造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致癌物。

其次,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可有效避免便秘、肥胖,從而減少大腸癌的發病幾率。

最後,如果自己家族裡有人得過腸癌,那平時要注重篩查,一般來說,有家務史的人群,40歲以後就要做腸鏡,篩查大腸癌。

關注“腫瘤的真相與誤區”,每天瞭解一點腫瘤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