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一年後 汽車金融黑幕仍存


“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一年後 汽車金融黑幕仍存

談起近年汽車圈最大的維權案例,莫過於2019年的“西安奔馳車主維權”事件。現如今已過去一年,事件背後的汽車金融服務收費亂象真的規範了嗎?

近日,中新經緯記者又接到消費者的投訴,稱購車時仍被亂收所謂的金融服務費,且“套路滿滿”。

文 | 付玉梅 實習生林琬斯

“我知道西安女車主的維權事件,就問了一句,服務費現在還收嗎,銷售人員說,‘當然要收,行業都這樣。’”蘇州車主李冬(化名)向中新經緯記者說。《2019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將於2020年超過達到2.4萬億元。如此龐大的汽車金融市場,服務費亂象何時才能休?

01

“交了定金才知道有服務費”

李冬於去年12月購入一臺三菱奕歌,總價15萬元。在付款時,銷售人員向他推薦汽車金融渠道,稱兩年內可以免息,還可以便宜兩萬多元。

李冬覺得划算,便同意了這一提議,向4S店貸款兩年共6.2萬元。不過,在最後收費時,4S店還向他收取了上牌費2800元與金融服務費2000元。

李冬打聽到,其他4S店的上牌費用都是500元,而銷售人員在價格清單上也寫著500元,後面卻改口2800元。面對李冬的質詢,銷售人員說:

“貸款的車只能在4S店上牌,而上牌費不但包括車輛上牌,4S店的經營費用也包含在內。”

在李冬提供的與銷售人員的聊天截圖中,對方還認為:“上牌費用500元為離譜中的離譜,公司做生意不是單純的,那我們何必開這種旗艦店。”當李冬提出,“那我自己去上牌吧。”對方改口:“啥也別說了,再給你少1000元。”

而對於4S店增收的金融服務費,李冬則是在交了定金後才知道。他想起2019年的“西安奔馳車主維權”事件,便以此詢問是否要收費。銷售人員回應:“當然要收,行業都這樣。”

“一開始還說3500元,幾番追問後又說有店慶活動,減免了1500元。”李冬說。不過,他此時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沒辦法退款,又不想損失定金,只能聽之任之。後來李冬向三菱汽車客服投訴了上述情況,售後回訪表示:“你和對方談的多少就是多少,沒辦法。”

此外,還讓李冬疑惑的是,兩次價格清單都由銷售人員手寫而成,沒有寫進合同裡,“價格也好像隨心所欲。”

中新經緯記者在某汽車投訴網站上看到,關於購車亂收費的問題,顯示共有332頁投訴,輸入關鍵詞“金融服務費”後,彈出上百條案例。

如李冬所遇到的情況一樣,經銷商誘使消費者貸款並從中收取汽車金融服務費的“套路”很常見。在不少案例中,4S店經常會給消費者全款買車與貸款買車兩種選擇,利用二者的優惠幅度進行比價,再告知消費者銀行貸款手續繁多,不如4S店的渠道方便,引導消費者在4S店貸款買車。

此外,據不少購車者反映,銷售人員並不會在推薦貸款時告知需要交納金融服務費,往往是在交了首付款後再提出。如不交服務費,首付款也無法退回。

自媒體“老闆聯播”在一篇文章中寫到,一位汽車銷售揭密,汽車金融服務費也有收取標準,分為三種情況,國產車與合資車在10萬以下的車子收3000元左右的手續費,20萬左右的車子按照貸款金額的幾個服務點收費,進口車的點數會比合資車高。這筆費用直接算到首付中,且不會給予任何票據,銷售人員最高可以拿到50%的提成。此外,相關話術也在事先就培訓好,如果消費者拒交汽車金融服務費,可能會被捆綁其他收費項目或者導致無法提車。

02

4S店有無收取金融服務費資質?

據悉,為提振消費者購車熱情,不少品牌都推出汽車金融政策。而汽車金融下行到4S店後,服務費也變成了行業的“隱藏”規則。

廣東一家三菱4S店的銷售人員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若在店內購買一款15萬元的三菱轎車,可以從廣汽匯理金融獲得8萬元、2年免息貸款。上海東風日產的銷售人員也表示,顧客可以通過4S店從工商銀行獲得12萬元、5年低息貸款,每個月只需付1800元左右的利息。“貸款時間長,在手上的錢多呀,這樣要比免息貸款壓力小。”該銷售強調。

而取得免息和低息貸款的背後,也含有相關汽車金融服務費。上述上海東風日產的銷售人員稱,至少收2000元,用於辦理相關的貸款手續。三菱銷售人員也告訴中新經緯記者,需要收2000元金融服務費,但和上牌費一樣,都不能開發票,而問及原因,對方並無回應。

很多消費者不解,何為汽車金融服務費?車咖院創始人兼CEO黃成偉向中新經緯記者介紹:“

所謂金融服務費是籠統說法,有很多具體項目,金融服務費、金融管理費、手續費,諮詢服務費等。而金融服務費只有金融機構或者金融機構的代理商才能收費。所以,如果沒有得到相關機構授權,只是口頭這樣說,4S店沒有收取金融服務費的資質,實際開票也絕不是金融服務費。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發佈的《2020-2026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在汽車金融的整個產業鏈中,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佔比超85%的市場份額。

中新經緯記者瞭解到,當部分客戶的徵信無法達標的情況下,除廠家金融外,部分4S店還會與地方金融公司合作,由於其分期業務審批手續簡單,審批快,也越來越普及。

“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一年後 汽車金融黑幕仍存

▲資料圖 中新經緯 攝

興業亞飛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一名張姓銷售經理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一些地方汽車金融公司的各種收費項目包括利息(在銀行利息基礎上加收)、手續費、保險押金(辦理解押手續後可退)、GPS費、上牌費等,“其中金融公司一般收取4S店0至2個點的手續費,4S店再加價收取客戶的費用,這部分費用就變成汽車金融服務費。”

另外,張經理指出:“廠家金融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當客戶辦理廠家金融支付了服務費,那麼都是4S店的利潤。而地方金融公司在與4S店合作中,則會收取一部分服務費或加高利息來成為自己的利潤。”

張經理提到,在諮詢貸款購車時,有些4S店隻字不提其與汽車金融公司之間還夾著擔保公司,只表示這是某銀行的分期業務。“如果客戶需要分期購車,經銷商是非常樂意的。經銷商使用汽車金融公司的分期業務不但可以收取一筆不低的手續費,還自動默認客戶需要購買全險,對客戶而言,還要面對更長的保險捆綁期。”

03

萬億汽車金融市場,該如何規範運作?

2019年4月15日,“西安奔馳車主維權”事件引起全國熱議。雖女車主已與奔馳售後與4S店和解,但彼時人民日報評論指出:“金融服務費究竟是否退換,須有明確說法。如果收取不合理合法,也不明不白,就早該捲鋪蓋走人。當事人選擇和解,並不等於金融服務費等爭議焦點就可擱置,更不等於硬骨頭無需再啃。”

“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一年後 汽車金融黑幕仍存

▲資料圖 中新經緯 付玉梅 攝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表示,4S店或經銷商收取金融服務費沒有法律依據,而且存在大量違規問題。

而違法成本低,收益大,是如今汽車金融服務費盛行的根本原因。

孟博指出,儘管汽車金融服務費違反了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但根據該辦法第三十二條,經銷商違反了上述規定,所得到的處罰可能僅僅是“由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給予警告或3萬元以下罰款。”“處罰力度如此之低,執行中很難起到震懾作用。”

隨著各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不斷出臺,汽車金融起到助力消費的作用,有龐大的發展空間。《2019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將於2020年超過達到2.4萬億元。而服務費爭議卻成了這一萬億級市場中的“汙點”。

黃成偉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自西安車主維權事件至今,絕大部分金融服務費仍存在亂象。很多行業同仁還為此找各種藉口,比如因為4S店利潤少、賣車不賺錢,所以只能這樣。這是一種典型的‘強盜邏輯’。”不過,他也指出,在協助客戶辦理汽車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汽車銷售企業必然會提供一些和汽車金融公司聯繫溝通、資料傳遞、信息對接等必要的服務項目,若想針對這部分服務收費,必須規範起來。

黃成偉針對汽車銷售企業提出四點建議:

一、要具備合法的資質,必須進行營業執照的增項或者取得汽車金融公司的委託授權;

二、要合理收費,按照為客戶提供服務的質量及客戶的滿意程度進行收費,並得到客戶的認可;

三、必須盡到告知義務,需要客戶在報價單(含收費項目及標準)或告知單、購車合同等相關文件上有簽字,明確客戶已經認可收費項目;

四、要滿足財務的合規,必須按照合法的財務流程,使用公司賬戶收款,給客戶開具發票等。

黃成偉強調,如不符合上述條件,消費者可向市場監督部門或金融監管部門投訴,合理維權。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也表示:“車輛銷售的利潤越來越低,也是銷售人員利用不成文規定收取汽車金融服務費的推動因素,如果經銷商幫助客戶準備資料申請貸款,收取一定的費用無可厚非,但收取的費用應該與他們提供的服務相匹配。當汽車電商逐漸發展起來,車輛手續辦理網絡化、透明化,才能避免被收取汽車金融服務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