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他打好的基礎,楊堅能否統一中國還很難說

在歷史上有無數大臣篡位的事例,而在這之中楊堅是最少受人詬病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後來他結束了長達百餘年的版圖分裂,完成了大一統。不過熟悉南北朝歷史的人應該會知道,楊堅所做的其實只是這整個大一統中的最後一步,已經有前人為他打下了基礎。那麼,楊堅又是站在哪位巨人的肩膀上完成這最後一步的呢?

楊堅的親家公

這裡先來梳理一下楊堅的外戚身份,楊堅的祖輩是來自草原的關隴貴族,在北周建立後,一直作為八柱國存在,和北周皇族宇文家聯姻,而到了楊堅這一輩,他把長女嫁給了當時的宇文邕(聲同擁)的長子,而宇文邕則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第四子,後來也就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即滅佛曆史上著名的北周武帝,不過楊堅的這位親家乾的最著名的事並非滅佛,而是幾近實現了大一統。

如果沒有他打好的基礎,楊堅能否統一中國還很難說


此人不言,言必有終

宇文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皇帝的位置無緣的,畢竟不是長子,不過能上位應該感謝一個人,那就是宇文邕堂兄宇文護,這個人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因為宇文邕的兩個異母兄的皇帝都被他給廢了,因此在還沒當上皇帝的時候,宇文邕就學會了少說話的藝術,在當時也有了此人不言,言必有中的評價,而兢兢業業的宇文最終也被宇文護邕選中成了下一位傀儡皇帝,

如果沒有他打好的基礎,楊堅能否統一中國還很難說


韜光養晦,統一北方

宇文邕登上皇位後對宇文護表現得極為順從,但本質上只是權宜之計,當後來宇文護越來越覺得把這個皇帝如玩弄於股掌之間時,宇文護的日子也確實到頭了,後來宇文邕設計除掉了宇文護也同時剷除了錯綜複雜的宇文護勢力,為其後來的對外戰爭消除了內部障礙。這裡來簡單梳理一下宇文邕對外取得了哪些功績。我問都知道北魏有個著名的皇帝漢化改革的拓跋宏,他的改革的確很成功,不過可惜的是沒有想到在他之後不久北魏會分裂,後來西邊成了西魏,東邊成為東魏,後來大約同一時間,西魏被篡位成了學文家的北周,而東魏被篡位成了高家的北齊。北周和北齊在整個北方一直攻伐不斷,如果當時誰能把北方統一點,滅掉南方的小王朝只是個時間的問題,而到了宇文邕這個時候,北周和北齊的差距已經被拉開了,此時的北齊“政出多門,鬻獄賣官,唯利是視,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闔境嗷然,不勝其弊”,而反觀北周,被宇文護壓了這麼多年的宇文邕更像戰國時的秦昭襄王,在對外戰爭上表現得可謂十分積極,正是憑藉這種決心,才有了晉陽城下的“死中求生,敗中取勝”,僅僅兩年就把曾經不可一世的北齊給滅了,可謂是軍事史上的一件奇事。現在北方被宇文邕統一了,下一個目標自然是打到黃河以南,越過淮河,長江……不過可惜的是在歷史中名垂千古的人終究不是宇文邕,而是後來的楊堅,而這隻能說是天命了,而如果是佛教徒說的話,就是大力滅佛的果報(和後來的柴榮如出一轍),統一北方和下令強迫300萬僧、尼還俗的第二年,宇文邕病逝,年僅三十六歲,有時候想想死死這麼早會不會是那三百萬佛教徒詛咒的,這裡就不得而知了,但用不迷信的說法來解讀,像宇文邕這種少時壓抑,而如今拼盡全力費心勞神的人多多少少會拖垮身體,而英年早逝也在所難免。

如果沒有他打好的基礎,楊堅能否統一中國還很難說


如果僅僅認為宇文邕為楊堅所做的只是掃除了北齊這個障礙,那就太不全面了,最重要的是為楊堅設計好了一套完整的集權措施,為楊堅省去了很多麻煩,在軍事方面,曾經地方豪強大族所控制的農民,現在直接為朝廷所掌握,這些農民多為漢族人,當兵本人可以免除租調和徭役,最終使得整個國家的兵源能夠源源不斷,另外的很多為大一統國家預備的措施也都被楊堅直接繼承,不過唯一不同的是楊堅把國號改了,這可能是宇文邕身後想不到的,而另一件讓宇文邕做夢都想不到楊堅是隱藏在他身邊的一個更能韜光養晦的人,從小在寺院長大的楊堅看到親家在不遺餘力滅佛時,心裡應該是有不少想法的,不過楊堅倒是不走樣地學會了宇文邕韜光養晦那一套,而到了時機成熟時,能做的的確都做了。因此在當我們後來評價楊堅時,除了大一統之外,應該不忘提及一句,全面推廣佛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