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寒溫之爭:有一份惡寒便有一份表證;表證必惡寒溫病必不惡寒

#2019算數健康大會#

中醫對外感病辯證分型方面寒溫兩派爭論的焦點在初期階段,由來已久,影響較深。

發熱是傷寒和溫病均可見的常見症狀,臨床中怎樣辨識發熱呢?臨床中發熱常伴或不伴惡寒。

中醫寒溫之爭:有一份惡寒便有一份表證;表證必惡寒溫病必不惡寒

惡寒是指疾病狀態下人體有怕冷的感覺,其形成機理是寒邪束表,衛外不固。太陽病的提綱條文是“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強調指出“表證必惡寒”,故後世有“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之說。

《溫熱論》指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顯然,溫病初期是熱邪犯肺,熱邪不能束表,《傷寒論》第六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強調指出“溫病必不惡寒”,故溫病初期不是表證。

所以說“惡寒”是傷寒表證與溫病初期的重要辨證要素。下回講解請關注#中醫知行#

中醫寒溫之爭:有一份惡寒便有一份表證;表證必惡寒溫病必不惡寒

#2019算數健康大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