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二十四節氣」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公曆2月3-5日交節。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干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正月)初,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佈新、迎春和農耕慶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立”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所對應的地域是位於北迴歸線上的嶺南地區。冬春的分界線,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立春時(鬥指寅,太陽黃經達315°),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但我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或立夏時才入春。“立”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


立春「二十四節氣」

天象規律

立春「二十四節氣」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干支歷的歲始,乃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二十四節氣”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廿四節氣有著密切關係。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間,北斗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古老天文學稱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為“建”,“建”代表斗柄頂端的指向。“十二月建”和“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干支曆法將一“歲”(攝提)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子醜”)。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開始,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次歲正月又復還寅位,斗柄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循環往復。干支紀元以天象“斗柄回寅”為立春(歲首),亦即“春正”(正月),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立春,指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

立春「二十四節氣」

現行的“定氣法”節氣也是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計算得出。“定氣法”劃分的“二十四節氣”(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定氣法”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的方法,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合起來正好是廿四節氣。其是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上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也就是視太陽從黃經0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黃道圓周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的“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定氣法“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週年視運動,所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曆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二者前後不差1-2日。“定氣法”劃分的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節點,在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

氣候特點

立春「二十四節氣」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時至立春,在北迴歸線及其附近一帶,風和日暖、萬物開始生長,氣溫、日照、降雨等,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可明顯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立春「二十四節氣」

我國地域廣闊,主要位於低、中緯度上。低緯度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緯度30度間的空間範圍,即30°N至30°S以內地區,包括熱帶、副熱帶兩個熱量帶,是全球太陽輻射和熱量比較集中的地帶。低緯地區,多雨、多風暴、光照足、溼度大,季節轉換時降雨量、光照、風暴等變化明顯。中緯度是指南北緯30度-60度之間的緯度帶,高、低緯度的盛行氣團在這一帶相互交迭,氣旋活動頻繁,溫差大,季節轉換時氣溫變化明顯。不同的緯度,其氣候有很大差異。 [1] [12]

“立春”是季節類節氣,標示著進入了春季,代表溫暖、生長。冬春的地域分界線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立春交節時,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這種轉折在全國範圍並不是十分明顯。“四立”標示著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規律,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氣溫等等的變化規律。立春後陽氣開始上升,日照增加,白天漸長,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生長的季節,萬物至此漸次復甦,天氣開始逐漸回暖。交節時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南方嶺南,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而在北方,萬物仍蕭索,有的地方還在下雪,立春,更多隻能說是春天的前奏,並沒進入春天。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立”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季節轉換雖能反映黃河中下游四季氣溫變化分明的氣候(氣溫)特點,但“立”的具體物候、氣候意義卻不顯著。“立”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在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至10℃ 以上的始日作為劃分為春季開始。

民俗功能

立春「二十四節氣」

立春乃“二十四節氣”之首,“立”乃開始之意,意思是從立春這天起,時序就進入春季了。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四立”標示著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早在上古時代古人“觀象授時”,並確定了天干地支及二十四節氣。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干支歷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斗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干支紀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為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往復歲的週期。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作為傳統的農業國家,古人相當重視立春歲首。“斗柄回寅”為立春(“春正”),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早在上古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便傳承著以立春歲首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佈新等為主題的節慶活動,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雛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25-30]

在秦漢以前,“春節”(正月節)這一稱謂原本就是在立春這個節氣過的“歲節”,而非指現在陰曆一月一日(陰曆一月一日古稱為“元旦”)。漢後各地曆法統一,立春“歲節”被挪到了陰曆一月一日,稱“年節”。自立春歲節的民俗功能被挪到了一月一日後,立春成了單純的節氣。先秦時期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歲首節慶的民俗不同,曆法不同其歲首日期亦不同。在曆法上,“歲”和“年”,在古時是有嚴格區別的: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謂之一歲;從一月一日到下一個一月一日,謂之“一年”。漢代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民俗在漢代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此後在文獻上漸出現了歲首祭祀的記載,如東漢崔寔《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漢之後過新年的習俗活動在全國民間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豐富了。節日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25-30]

立春祭

立春「二十四節氣」

立春

在主要的古老傳統節日,拜神祭祖慶典是做節的一大主題,任何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均具有濃厚的節日祭祀的色彩,並具有一套或簡單、或繁複的祭祀禮儀。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誌》載:“民間以是日有事於祖祠”。現今立春日迎春雖不如從前隆重,但立春這天寄託著人們的希望,所以各地仍會有一些特殊的方式來迎接立春,比如“打春”、“咬春”、掛風車、踏青等。立春祭是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立春祭活動內容包括祭春神(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亦稱芒神)、太歲、土地等眾神,還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動。在古代,立春是一個重大節日,稱立春節,也稱為歲始。立春歲首拜太歲是我國民間一種化煞消災、祈福納吉的古老傳統習俗。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

春祠薦新:

春祠薦新祭祖的習俗傳至後世變為正月初一的祭祖活動,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後幾天不掃除屋宅,即是擔心觸犯了回家過年受享的祖魂。有的地方在初一不準倒垃圾又是從後一習俗衍生出來的。

籍田:

古代在立春日舉行的籍田禮,籍田的內容包涵有對地母的祈求。在籍田儀式後聚飲,這是後世“團拜”和“賀年”的一種雛型的儀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貼“春”字:

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節令食俗

  • 飲食文化
立春「二十四節氣」

時令食品—田艾籺

春盤

: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為春盤(或拼成盤)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盤裡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餅、餌五種。蔬菜主要有:豆芽、蘿蔔、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杜甫《立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田艾籺: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在開春時節,萬物復甦,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釐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據《食物本草》裡介紹,田艾具有祛溼,暖胃,清腸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令貢品,祈禱風調雨順。

春餅: 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裡,成為“春盤”。宋《歲時廣記》引唐《四時寶鏡》載:“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

春捲(春蠶):《歲時廣記》:“京師富貴人家造面蠶,名曰‘探官蠶’。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稱‘探春蠶’。”

咬春(吃蘿蔔):明《酌中志》:“立春之時,無貴賤嚼羅卜,曰‘咬春’。”


本號將按相關規定及時進行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