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小寒

二十四節氣——小寒

2019年1月5日23時38分,迎來小寒節氣。

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民間歷來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等古諺。

舊歲已近暮,新歲將登場。寒冬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小寒三候

二十四節氣——小寒

一候雁北鄉: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二十四節氣——小寒

二候鵲始巢: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

二十四節氣——小寒

三候雉始鴝:“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小寒習俗

九九消寒圖——每日一填

二十四節氣——小寒

從元代開始,皇宮到民間都時興“九九消寒圖”,圖上或是文字或是圖案,但每個字(繁體字)都是九筆。每年冬至節前掛在室內,從頭九第一天開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筆。每填寫完一字,便過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盡。數九計數,書法描紅,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裡一種不錯的消遣怡情的養生方法。

冰戲

二十四節氣——小寒

我國北方各省,入冬之後天寒地圻,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撐船般划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宋史》有:“故事齋宿,幸後苑,作冰戲。”《欽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有:“西華門之西為西苑,榜曰西苑門,入門為太液池,冬月則陳冰嬉,習勞行賞。”《倚晴閣雜抄》中關於北平舊時風俗,寫有:“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餘床,攜都籃酒具,鋪截銳其上,轟飲冰凌中,亦足樂也。”

臘祭

二十四節氣——小寒

“小寒”是臘月的節氣,由於古人會在十二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臘月。臘的木義是“接”,取新舊交接之意。臘祭為我國古代祭祀習俗之一,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漢·應劭《風俗通義》雲:“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獸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臘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記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二是祭百神,感謝他們一年來為農業所作出的貢獻。三是人們終歲勞苦,此時農事己息,藉此遊樂一番。自周代以後,“臘祭”之俗歷代沿習,從天子、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尋梅

二十四節氣——小寒

此時臘梅已開,紅梅含苞待放,這時候正是踏雪尋梅冬遊的好時候,挑選有梅花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會為之清爽振奮。

吃臘八粥

二十四節氣——小寒

臘八一般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間,到了小寒,就意味著快要過年了。臘八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於佛寺。有一次,釋迦牟尼修行中飢餓難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添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家便在這一天熬粥供佛,這一天熬的粥叫做臘八粥,“臘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粥的食材有很多,據《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攘、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北方的臘八粥有黃米、紅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紅糖、白糖、葡萄乾點綴。南方的臘八粥還會加入蓮子和桂圓,北方煮粥並不加入。

南京菜飯

二十四節氣——小寒

小寒節氣中,各個地方也都有著自身特色的傳統美食,老南京人一般會煮菜飯吃,一般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十分美味。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

廣東糯米飯

二十四節氣——小寒

小寒時節,在廣東早上都會吃糯米飯,傳統的做法是四成香米兌六成的糯米,再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將花生米炒熟,再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這就是簡單而美味的“廣東糯米飯”。

天津黃芽菜

二十四節氣——小寒

據《津門雜記》記載,舊時天津地區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它是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6釐米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那時候條件有限,所以人們會想出一些方法來彌補冬日蔬菜的貧乏。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要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詩詞欣賞

《小寒》(左河水)

冰封萬里雪皚皚,徑堵千重港口塞。

昨日剪修幾樹中,忽如一夜李花開。

《小寒》(吳藕汀)

眾卉欣榮非及時,漳州冷豔客來貽。

小寒惟有梅花餃,未見梢頭春一枝。

《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聚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几蕭條帶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裡,愁看直北是長安。

《竇園醉中前後五絕句》(陳與義)

東風吹雨小寒生,楊柳飛花亂晚晴。

客子從今無可恨,竇家園裡有鶯聲。

《微雨》(陸游)

晡後氣殊濁,黃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過,便覺小寒生。

樹杪雀初定,草根蟲已鳴。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階行。

《清遠舟中寄耘老》(蘇軾

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揹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各心酸。

更憑青女留邊得,未作愁戲怨綠看。

《臘梅香》(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裡輕陰,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

搵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

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

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

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

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

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文字由富平縣地方誌辦公室整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