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美国,被誉为南京“活菩萨”,死后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一篇关于魏特琳的文章,打开了尘封的记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在眼前徐徐打开。

在魏特琳的日记中,有着这样令人窒息的记载:

“今天,世上所有的罪行都可以在这座城市里找到”;

“我在城南看见许多日本兵,有骑兵,也有步兵。看见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在街上,就像走在自己的国土上一样,我的内心极为反感。我们经过大街时,看到大部分店铺要么被烧光、抢光,要么就是用木板封门”;

“12月14日,一群手被绑着、在日军骑兵押解下行进的一百多位平民路过学校大门口,这群人一去不复返了”…


她出生美国,被誉为南京“活菩萨”,死后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这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城后,美国传教士、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务主任魏特琳记录的真实现状。从每一个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日军的残暴,和当时中国百姓的无辜和无奈。

在长达6周的大屠杀之下,日军可以说干尽了所能想象的坏事,还有30万百姓惨死利刃之下。那是怎样的难以想象的恐怖时刻。

自古正邪不两立。面对日军的残暴入侵,全世界爱国人士在阻止之余,也给苍夷的中国土地和人民给予了伟大的帮助。魏特琳便是其中之一。


她出生美国,被誉为南京“活菩萨”,死后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关于魏特琳

魏特琳,原名明妮·魏特琳,1886年9月27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科尔小镇。

魏特琳家境贫困,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勇敢的个性。她一边刻苦学习,一边靠打工挣取学费。1912年,她毕业于伊利诺伊斯大学,同年受美国基督会差会派遣来中国,担任安徽庐州府(合肥)基督会三育女中校长。

1919年,魏特琳应聘中国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掌管校务。她心地善良,在上课之余还经常为妇女们开课讲授卫生知识,每周两次为校园四周的贫民看病。同时她还鼓励大学生们要走出校园,献身社会,为穷苦乡邻服务。


她出生美国,被誉为南京“活菩萨”,死后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明令:“接近战区各大学另筹开学办法。”当时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长决定,将在校教职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西迁办学,一部分留校本部保护校产,救济难民。魏特琳挺身而出,自愿留下,并担任驻校维持委员会主任。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灾难,1937年中旬,魏特琳致信美国大使馆,建议设立一个安全区,让那些无法撤离南京的难民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栖身之地,以躲避战火。

后来又请求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魏特琳为红十字会委员,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设立成妇女儿童难民收容所。


她出生美国,被誉为南京“活菩萨”,死后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伟大魏特琳

1937年12月13日晨起,首批日军从南京中华门入城,所到之处奸淫掠杀比上海更甚。当时有大批的妇女、孩子蜂拥而至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魏特琳一一保护起来。

正值此时,美国大使馆开始最后一次召集滞留南京的美国公民,魏特琳又一次拒绝了,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拒绝。最后美国使馆警告:“再不撤离,以后我们将无法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魏特琳再次坚定地表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抛开中国!”然后,她在大使馆出示的“无论如何也不离宁”的证书上签上自己的姓名。


她出生美国,被誉为南京“活菩萨”,死后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日军的疯狂,超乎了想象。美国教会学校的牌子和国际安全区的布告,刚开始还能起点作用,到最后几乎失去了任何约束力。

他们知道金陵女子学院里潜藏着众多的妇女,多次强行攻入,都被魏特琳和其他的教职工阻止住了。最后日军无奈,只好翻越围墙,或者趁着夜间从篱笆上偷爬过去,开始抓取和强奸女大学生。

面对凯特琳的疯狂阻止,不少日兵恼羞成怒,拿着血迹斑斑的刺刀威胁她;甚至还有的野蛮士兵,竟然动手打她耳光。凯特琳都含泪忍受住了。


她出生美国,被誉为南京“活菩萨”,死后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在难民所里,许多难民失散了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笼罩着难民营。魏特琳安慰鼓励他们,给他们胜利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她说,“中国没有亡,中国不会亡,日本一定会失败。”同时她还努力地为难民们寻找失散的亲人。

残酷的暴行,前所未见,击溃了每一个正常人的人性,凯特琳开始患上了抑郁症。到了1940年5月,在多次劝说之下,凯特琳勉强接受离开南京回美国治病。

整一年之后,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凯瑟琳选择了自杀。她打开了家里的煤气躺在床上,用最平和的方式洗礼着内心深处最沉重的记忆。


她出生美国,被誉为南京“活菩萨”,死后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她的遗书上写着:“如果能再生一次,还是要为中国人服务,中国是我的家。”

魏特琳被安葬于美国密歇根州的雪柏得镇,墓碑的正面,雕刻着金陵女子学院校舍的剖面图,上面刻着四个中国汉字:“金陵永生”。

2002年12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即金陵女子学院原址)为魏特琳树立了一座铜像,至此,被誉为南京“女菩萨”的魏特琳,长久地屹立在了中华大地。


读者们,关于“伟大的魏特琳”,大家有怎样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