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是贵州的省会,你觉得怎么样?

阿苏看世界


贵阳是贵州的省会,只是贵阳这座城市让我爱不起来。虽然没有在贵阳长时间的生活,但是很多次回家都会到贵阳中转,所以一来二去,也大概的摸清了这座城市。可内心里还是不喜欢在贵阳生活。我如今在上海工作,每年回来几趟,特别是乘飞机回来,都会在贵阳滞留一两天,与朋友聚聚,或者做相应的工作。

我也说说我个人的想法吧!或许很多人也都喜欢说贵阳的气候好,适宜居住,生活。但我内心还是有两个槽点:

1、市区交通拥堵,城市建设不够理想

每次坐飞机去上海,或者从上海回来到贵阳,路过贵阳市区,给我的感觉就是经常堵车;总看见不停的在修路,公路卫生也不像其他城市那么干净。其实贵阳有这么好的气候,市区应该好好休整,把一些影响市容的建筑拿掉,然后保留一些城市该有的元素。

有次去看望一个老同学,就在路边看到肮脏的下水道,到处排出生活污水。说心里话,很不喜欢这种环境。如果生活污水从地下管道引走,道路尽量做得整洁干净,人生活起来也舒服。

2、物价贵

在贵阳,吃和用的东西,我觉得跟上海相差不多,上次去酒店见朋友,两人去吃一顿饭,最后结账,感觉比上海还贵。而逛街看的商品价格也比较贵,我都怀疑这是贵阳,还是其他一线城市。还是说贵阳人很会赚钱呢?

随着贵州旅游发展越来越好,相关服务和配套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贵州的口碑一直保持好。而贵州的其他城市也在加速的发展,期待多年以后,贵州人们都能富足安康,而不是提到贵州就感觉偏远,山高路远。

如今贵州的其他地方的旅游越来越好,希望相应的设施设备和环境也跟得上,让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度假。


潘昶永


贵阳城市建设至少有3大顽疾,所以看起来不那么有品质感。

第一、摩托大军,横行街道

先不说其他地方,就拿目前贵阳繁华的商圈花果园来说,连最核心的区域都是摩托车乱停乱放(近期经过整顿后,稍有好转,但整治不能是一阵风、一场运动,要形成常态化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治理摩托车、电动车的顽疾,禁摩和限摩都被很多城市所采取,据知乎网友@牛小k 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查询得到中国大陆56个城市的禁摩限电信息。

摩托车既不安全,又会造成交通拥堵,给本来就不算很理想的市内交通雪上加霜。

微博热门上很多关于贵阳摩托的吐槽。

而且很多摩托车,一旦被查到,还会与执法者发生争执,甚至撒泼耍混,这其实是一种戾气,历史上,贵州地区就属于地处边陲的远儒文化区,存在被以中原为中心(“逐鹿中原”)的儒家文化边缘化的倾向。

黔地,在古代曾被称作“蛮荒之地”“烟瘴之地”,远离中华王道正统太久了,一些人开始觉得“山高皇帝远”,于是肆意妄为,不知敬畏。

而当下法治中国,国家有统一的法纪和制度,对于任何城市都一样。

在制度文明与“不讲道理、胡搅蛮缠、起哄闹事”的较量场合,如果执法者对于被执法对象,稍有纵容或略显式微,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自古正邪不两立。

至今,仍能在街头看到一些车辆贴有“抗战老兵”字样,可以说,这虽然是一种身份认同寻求归属感,但也不排除这是一种对法道正统的挑衅之可能。

很多时候,治理的,不仅是摩托车的表象,而是摩托车现象下面隐藏着的“戾气”,这关乎价值观和人心向背。

就看你能不能压得住!

执法者,要善用智慧。面对不法行为时,应当强硬时,就理当维护国家法律和强制力量的尊严,不要怕,国家和人民,始终是站在你们这边的。

第二、小摊小贩,摆摊设点

贵阳小摊小贩、占道经营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这是网友拍摄的从花果园购物中心到金融街的过街天桥上的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很多还跟管理者“打游击战”。

还有一些卖早餐的摊贩,用小车推一个液化气罐用来加热烹饪饭团,而且专往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比如公交车站摆摊设点,这些都是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餐饮占道、油污遍地

还有一些租赁了门面的有资质的餐饮商贩,会把一些经营设施摆出门面以外,占道经营。

这些顽疾,虽然有些是管理的职责未尽,但更多的是市民文明程度还有待加强,如果自律不能加强,就需要采取“他律”,比如设置一些便于执行的规章制度、奖惩措施等。



贵阳小数据




其实就现在贵阳的城市人口,城建,城市规模,规划,已完全符合一个大城市的标准,贵阳市辖区人口近500万,市区人口超300万,已经达到中国大城市人口300~500万标准,城建,城市规模,中国第一盘“花果园”,地标标建筑双子塔,406米,335米,随着国家级高新区贵安新区的建立,贵安城市圈也纳入贵阳城市发展内,贵阳,贵安合并,共筑大贵阳,



别愿也别怨


很多来贵阳的外地人都说贵阳的气候真好。是啊!贵阳四季如春,春暖夏凉。有着大自然赋予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城市不大却不乏家的温馨,感觉到贵阳人的悠闲与慵懒。贵阳这几年的发展是很快的,走在中华南路,中华中路,中华北路这条代表着老贵阳的繁华喧嚣,走在街道上,两边的高楼大厦林立感觉贵阳的建设确实是很不错的,初一眨看就像一个伟岸风度翩翩的男士穿着高档的西装革履让人眼睛一亮赞叹不已,这时候一阵风吹起,男士的西装外套随风被掀起,露出了里面的破烂衣服,甚是杀风景,贵阳城市中心就是这样的现状,政府也很努力,可是这些大楼的背后,这些高楼大厦的附近,那些临近大街的小街小巷房子低矮,破破烂烂,垃圾成堆,脏水横流,那些狗屎猫粪随处可见,那种脏乱差实在是有损贵阳的城市形象,外地人来到贵阳除了赞叹贵阳的气候不错,对贵阳的环境是不敢恭维的。其实,贵阳真的很不错,政府部门也做了不少的实事,投入了不少。由于贵阳的地理环境以及过去遗留下来的实际情况,变革是要时间和经济基础的,这几年这座城市已经走在很多城市的前面,接下来一定能使贵阳人有更多的惊喜,贵阳有着得天独厚自然环境,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气候宜人,借着这么多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什么不可以把老城区建设成一座花园城市呢,借着政府拆老城建新城的理念,把老城区的人拆迁到新区去,把老城区的破旧房子建成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市,改变贵阳市的整体风格,提高贵阳人民的整体素质,用贵阳崭新的面貌吸引外地人,外国人的眼球,招商引资让更多的人爱上贵阳居住贵阳,这样的贵阳才会有更多的发展,也让贵阳人为自己是贵阳人而骄傲自豪,成为外地人羡慕的贵阳,抢着投资的贵阳。


手机用户76590030953


客观来说,贵州作为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丰富的旅游大省实至名归,比如荔波小七孔美轮美奂、著名的黄果树、西江千户苗寨、铜仁梵净山等等,但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若要单单说到旅游价值的话,恐怕没有那么多可供体验的地方。

贵阳的城市化很明显,如今已成为二线城市,有着省会城市共有的属性,交通便利发达,几大商圈坐落市区,带来城市的热闹,气候四季分明,最重要的是,贵阳是避暑之都,夏季凉风习习,很是宜居。但可以作为旅游的景点之处不多,有如下:甲秀楼、黔灵山、花溪公园、青岩古镇、情人谷等。贵阳人大多喜欢去花溪、情人谷度周末,聚会烧烤游泳,也很是惬意,也很会享受。

但贵阳有着数不胜数的美食,集全贵州美食为一体,各种小吃和风味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在贵阳生活所吃早餐,可以半个月以上不重样。而午后小吃和宵夜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在贵阳,单单就是每晚的宵夜闹街就有好几条。

贵阳城市面积并不算大,但生活类别十分丰富,而且贵阳人很会享受生活,也带动着整个贵阳的生活气质。


北石同学


在贵阳待过一段时间,来说说这个地方给我留下的形象吧,不得不说贵阳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贵州的餐饮结构很符合我的胃口,但是米粉好吃不经饿,王记飞碗很好吃。青岩的猪蹄也很好吃,经常去遵义,黄焖鸡不错!


贵阳这几年发展是很快的,已经大大改变了城市形象,贵阳很多方面的超常发展是中国很多城市所没有的,贵阳的进步是有目共睹。因此不要把贵阳一些负面的东西放大,甚至以此损害贵阳的形象就不可取了,必须坚信只要贵阳按照自已即定目标前进,就会变得越来越好的明星大城市。

有一次去贵阳游玩,在解放碑看电影,我用支付宝付一瓶水钱,对方要现金,我身上确实没有现金,还是一个贵阳小伙帮我付的现金!贵州是多民族和谐的风范,是乐于肋人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由小夜郎向大生态环境的美好方向发展,提升贵州速度正在进行中!贵州的发展速度真的是非常快,特别是旅游业方面!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我们提倡把每个城市建设好,管理好。相信贵阳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一颗爱你的心


贵阳这年把还是可以了,说贵阳没有大城市的味道,也是赶不上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保守意识,都说改革开放只差一年,贵阳发达得这么快、这么好,这不是在闭着眼睛说瞎话吗?贵阳没有大城市的味道,那是位于西南地区的特点,除了重庆略显大城市的味道,周边的成都、昆明,不是差不多不显豪华与气派吗?还有就是贵阳的人口少,有些地段的高大建筑不够集中,还有商业网点略显落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就是构不成繁华的原因,贵阳市这年把也修得如此繁华,也改造了不少片区,使落后保守变得苍白无力,说句良心话,贵阳市发展了好几倍的面积,新建起来就有花果园片区,观山湖新区,还有大量的改造项目,怎么不讲现实,还再说贵阳市城市发展缓慢,没有达到繁华与繁荣的效果呢?当然,人们的要求很高,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努力,争取达到群众满意,市民没有很大的意见。


6353902879


看到这个问题不自觉就进来了,我是贵阳人,但是离开贵阳在北京读书,工作,生活已经十几年了,常会回去,对这座城市有我自己的看法。


气候

空气质量很好,气候温润,夏季不那么热,不过对于北方人而言,贵阳的天气也有他们不能接受的一面,比如潮湿,比如冬季太冷(没有暖气,还潮湿,零下1度也能冻死北方人,哈哈),比如晴天少,难得看到彻底的蓝天。


饮食

讲真,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始终觉得贵阳的东西最好吃,这么多年了,依旧惦记家乡的美食。贵州与湖南,四川,云南接壤,一个辣,一个麻,一个酸,而贵州各取一份,贵州的食物集合了辣,麻,酸,没有湖南辣,没有四川麻,没有云南酸,但交融在一起更加迷人。


交通

机场规模略小,高铁通了之后大大方便了出行,总体上说对外的交通还可以,但是内部交通这些年我觉得越发紧张了,每次回去都会觉得怎么这么堵啊,远比北京还堵,车多,路窄,而且司机和行人相互礼让也不够,我这样的老司机,都不太敢在贵阳开车。其实贵阳的城市规模不大,我是觉得很多时候选择开车出行有些多余,步行和公交就足够了,但是现在日子好了,家家买车也是个趋势。这些年贵阳也推出了限行限购政策,也在发展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等,但局限于狭窄的地势,真心难。


格局

和北京比起来,贵阳就显得小了很多,但是我倒是觉得这种不大的城市规模充满了便利和温情,朋友之间吃个饭什么的很方便,不像在北京,动辄就是几十公里的路程。所以有人抱怨贵阳没有大城市的范儿,这个应该不是什么缺点,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灵魂,不是说楼越高,车越多,城市范围越大就越好的。


不过我始终觉得贵阳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有些摸不着头脑,似乎总是没有主线和长远的规划,东一下,西一下的。


经济

过去贵州一直是落后的形象,而且不为人知,很多人不知道贵阳和贵州哪一个是省,哪一个是省会,但是这些年贵州和贵阳的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了一支潜力股,身为贵州人,特别骄傲。因为没有在贵阳工作的经历,所以对于贵阳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同学身上间接了解的,大家的日子大多过得不错,收入也不菲,虽然绝对值还低于北上广,但考虑消费,房价,教育支出等等,综合加权,真的差不了多少。而且随着大数据的落地,和旅游的持续发力,未来更值得期待。但是因为历史欠账太多,落后太多,还需要一些时日。


卫生

这个之所以专门拿出来说,是我觉得贵阳需要加强的一个地方,因为常下雨,所以街道总是有些泥泞和灰尘,配合上阴沉的天气,显得有些不干净。而且不少基础设置维护和保养得不好,路面,人行道,等等常有破损而久久得不到维修的情况。路边占道经营,尤其是餐饮,历来是贵阳的特色,虽然我们都是好吃的贵阳人,也习惯了这样的城市风貌,但毕竟从大面上说,还是需要整顿一下的。


餐饮虽然口味一流,但贵阳人喜欢小馆子,街边摊,其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对于外来者,可能比较难以接受。


刺梨花再开


一、原有老城规模小。从南端的火车站,徒步到北端的省政府,一小时左右走完。东西向也差不多,花果园徒步到东山,应该一小时多点也可以走完;

二、原有老城街道窄狭。南北纵贯的路,除遵义路外,中华路、瑞金路等,虽经多次改造,仍然窄狭,没有大都市气势。东西向除了行车专用的都司高架道路外,没有一条像样的街市大道;

三、城区交通不畅。老城区虽然近年有了花果园、山水黔城等商住组团,城市品味有所提升,但交通不畅是顽疾。交通工具鱼龙混杂,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众多,交通秩序混乱,交通拥堵,黑车猖獗。甚至如朝阳桥至喜来登一段主通道上,大白天人行道上跳舞阻断交通,如此等等,城市形像大打折扣;

四、商业规模欠缺。时代广场、世纪金源、智诚百货等是贵阳经典商业,但其规模、时尚度、知名度,都难以与万达广场、春熙路商圈、奥特莱斯等商业模型比肩。因而都市氛围不浓。

五、新老城区难于融为一体。金阳新区规划、建设都不错。但由于新老城区之间隔着高山深谷,金阳新区与老城区之间主要靠隧道和桥梁连接,无法形成街市,甚至行人无法徒步通行,既缺少人文气息,也缺少都市气息。

贵阳发展有潜力,再勇同志须再勇!


草亭闲话


贵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中环绕山水,气候宜人。这里春天温暖明媚,适合久居闹市的人前来游玩;夏天微风不燥,适合久居热带的人前来避暑;秋天落叶缤纷,适合身心疲惫的人前来小憩。在贵阳,南明河、红枫湖、百花湖等河湖滋养着一方水土,使得贵阳城充满了灵气。著名的“甲秀楼”亭亭玉立在南明河边,在夜晚总能让你感受到仙境般的美。

除了气候和适合人居住、旅游外,贵阳的绿化面积也十分的广阔。纵观整个城市,绿树成荫,山林环绕在道路四周,颇有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怡然”之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