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全球确诊病例破7万 抗疫路径分道扬镳:美国动真格,英国要豪赌

截至北京时间3月15日17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病例数已突破15.6万例,中国以外确诊病例已超过7.5万例。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升级,各国的应对措施也出现了分化。暴跌暴涨的股市和与日俱增的数字,让美国的态度开始转变,不仅举国进入紧急状态,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予经济援助,总统特朗普也终于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相较于美国的焦急,英国却走出了另一条颇受质疑的路。严阵以待也好,群体免疫也罢,在病毒面前,尽可能降低伤害程度才是最重要的。

特朗普检测呈阴性

阴性,万众期待之下,此前在病毒检测问题上多次含糊的特朗普,终于接受了检测并公布了结果。当地时间3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总统特朗普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根据特朗普自己的说法,此前一天,自己接受了检测,且体温正常。“在与巴西代表团在海湖庄园共进晚餐一周后,总统仍无症状。”14日当天,白宫医生肖恩·康利表示。

此前,要求特朗普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声音不绝于耳。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此前报道称,巴西总统府12日宣布其媒体事务部门负责人法比奥·瓦恩加滕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而瓦恩加滕上周末曾随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赴美,参加海湖庄园晚宴,并与特朗普合影。之后13日,《华盛顿邮报》又报道称,出席上周末特朗普海湖庄园晚宴的人员中,又有两名受邀访客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对此,美国东部时间13日晚,肖恩·康利在声明中还曾强调,特朗普目前不需要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也不需要隔离。

好在目前看来只是虚惊一场。“当美国经受考验,美国能应对自如。”公布结果之后,特朗普在推特上发表了以上感言。

不过,担忧没有随着特朗普的感慨而消散。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14日,美国白宫表示将开始对所有与总统特朗普和副总统彭斯有密切接触的人进行体温检测。白宫副新闻秘书贾德·迪尔在一份声明中说:“出于谨慎考虑,正在对任何与总统和副总统有密切接触的人进行体温监测。”

从总统接受检测开始,美国对待疫情的态度似乎有了180度的转弯。在3月13日的白宫南草坪记者会上,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此外,特朗普还表示,将在本周完成140万次的新冠病毒检测,一个月之内争取完成500万次检测。路透社分析称,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将方便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根据《斯塔福德灾害救援和紧急援助法》,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灾难资金并派遣支援队伍。彭博社也表示,这标志着特朗普对于疫情判断的一个象征性转折点。

特朗普甚至承认,“接下来的八周至关重要,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变得更糟”。但在2月底,白宫方面的态度还较为乐观。“美国新冠病毒的蔓延风险非常低”,“相关疫苗的研发进展迅速,很快就将面世”,在2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的表态还是如此。

态度转变的背后,是美国愈演愈烈的疫情形势,根据CNN当地时间14日晚发布的最新消息,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2795例,死亡病例累计57例。报道称,美国49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及海外领地都已经出现确诊病例,西弗吉尼亚州是唯一一个没有报告病例的州。根据特朗普宣布的措施,联邦政府会启用500亿美元资金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笔资金将用于各州建立应对新冠疫情的应急中心。

“延迟阶段”的英国

相较于美国当下的如临大敌,英国的抗疫措施却显得颇为另类。3月1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新冠疫情。之后在新闻发布会上,约翰逊正式宣布,英国政府决定将疫情应对从“遏制阶段”升级至“延迟阶段”,以减缓病毒在英国的传播,推迟疫情爆发峰值,为医疗应对准备争取更多时间。

闻|全球确诊病例破7万 抗疫路径分道扬镳:美国动真格,英国要豪赌

值得注意的是,约翰逊并未宣布采取更进一步的严格措施应对疫情,比如关闭学校和禁止大规模集会等,只是强调,任何有感染新冠病毒症状的人,无论症状多么轻微,如持续咳嗽或高烧,都必须在家呆七天。

延缓策略是基于“群体免疫”的思路。“大约60%的英国人将需要感染新冠肺炎,以使社会对未来的疫情具有群体免疫。”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在3月13日接受英国天空电视台采访时,曾这样表示。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给出的定义,群体免疫即在某种情况下,有足够比例的人群对传染病具有免疫力(通过接种疫苗或先前患有该病),从而令这种传染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帕特里克·瓦朗斯解释称,“我们的目标是努力降低峰值,减缓疫情蔓延的速度,而不是完全抑制它;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得了轻微的疾病就能建立某种群体免疫力,更多的人就会对这种疾病有免疫力”。

这一“群体免疫”策略也不乏支持者。英国内阁的行为透视团队负责人哈尔彭就认为,老人和有呼吸系统疾病的50万英国人需要隔离、保护和救治,而一种新病毒在健康人群中流传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群体免疫力,当七八成人对病毒有抵抗力时,病毒的传播性就会显著下降。

BBC则在报道中提到,推迟新冠病毒疫情峰值到来的时间,可以尽量避开冬春流感季医疗系统资源和人手紧张的高峰期,另外也指望气温逐渐升高后病毒传播受到自然遏制,疫情可以缓减。“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关闭学校能够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约翰逊正在听取专家们的意见,他采取了一种相当谨慎的方法,”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Clare Wenham表示。

“群体免疫”争议重重

英国政府的“无为”态度引发了争议。3月14日,英国科学界超过500名研究人员发发布了三封实名公开信,反对英国政府目前的抗疫策略。据悉,这些研究人员分别来自传染病领域,心理和行为科学领域以及免疫学领域。

其中提到,“如果按照现在这样无所限制的话,疫情将会在接下来几周内影响英国上百万的人,这将会让英国的NHS医疗系统无法负担这些突如其来需要重症护理的患者。目前,英国ICU重症病床的数量,并不比其他欧洲相同人口的国家要多。因此,现在采取 ‘群体免疫’ 的策略,不是一个合理的措施。这将会给NHS医疗系统带来极其严重的压力。”

对于英国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14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也提出质疑,称科学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足,无法获知它在免疫系统中的状况,“每一种病毒在人体内的作用都不同,同时会激发不同的免疫学特征。我们可以谈论理论,但目前面临的情况是,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目前,根据英国卫生部门14日发布的信息,英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累计已达1140例,比前一天增加了342例,死亡病例新增10例,累计死亡21例。与此同时,英国议会请愿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4日上午,已有超过10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字,呼吁英国政府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根据英国相关规定,一旦请愿人数超过10万,议会就应考虑对相关议题进行辩论。

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欧洲问题中心主任丁纯表示,对于英国的防疫态度,要理性看待。一方面,各个国家的国情和民意不同,政府在作出决定的时候,肯定是要综合民众理念、历史传统、制度、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也跟疫情的现状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判断相关联,尤其是受自身最大的医疗能力制约,且对于疫情的危害、传播和治疗规律等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这些均是英国政府在做决定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政策制定者须在收益与代价间找到最优解,尽管不易。怎么样的鞋合脚只有穿鞋的最有发言权。另一方面,从人文角度去看,人们可能很难接受"群体免疫”政策背后暗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人竞天择的理念。但可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政治家就是被赋权来解决这种两难的。祝英国好运吧,如真没公识,要不再来个全民公投吧。

英国政府还处于“延迟阶段”,海峡对岸的欧洲已经风声鹤唳。由于疫情的急速扩散,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14日晚宣布,西班牙从即日起为对抗新冠疫情实行“封城”的措施。据悉,截至当地时间14日晚间,西班牙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6393例,死亡195例,成为欧洲仅次于意大利的确诊病例第二多的国家。而在疫情最严峻的意大利,形势日益危急,截至当地时间15日零时,意大利全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增至21270人,重症1518例,治愈1966例,累计死亡1441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