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動脈硬化是如何形成的?預防方法都有哪些?

人體的動脈,是富有彈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動脈壁會變硬,失去彈性,我們就將之稱為動脈硬化。動脈硬化屬於全身性的疾病,會影響到全身的大中動脈,如冠狀動脈,頸動脈,腦動脈和腎動脈等。從而導致冠心病,腦卒中,頑固性高血壓,下肢壞疽等等疾病。

在我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佔總疾病死亡人數的40%以上,其根源就在於動脈的硬化。

科普丨動脈硬化是如何形成的?預防方法都有哪些?

動脈硬化是如何形成的?

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管壁上沉積了一層像臘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的病變。

在過去認為,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是來源於血液中的脂肪。但一項新研究發現,動脈硬化斑塊其實是來自血管壁的死細胞。

這些死細胞是由病毒、細菌和顆粒物引起的炎症反應,最終被免疫系統降解,從而出現了“細胞碎片”附著,導致動脈內壁增厚,最終形成越來越大的斑塊。

也就是說,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與炎症有關,而病毒、細菌以及有害膽固醇會導致炎症。

科普丨動脈硬化是如何形成的?預防方法都有哪些?

動脈硬化源於炎症,還用忌口嗎?

動脈硬化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上面我們介紹,炎症與動脈硬化的關係密切,所以我們要積極防治身體炎症反應,尤其是慢性炎症,要積極治療。但是,有些人會說,既然動脈硬化的斑塊不是來源於血液中的脂肪,而是來源於血管壁的死細胞,那我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吃肉了?不怕攝入過多脂肪了?

當然不能!有害的脂肪顆粒(氧化LDL膽固醇)會導致炎症,破壞細胞,也就是說血脂異常是動脈硬化斑塊形成的原因,而吃肉多,容易導致血脂異常。兩者依然存在因果關係,膽固醇該控制還要控制!

科普丨動脈硬化是如何形成的?預防方法都有哪些?

預防方法!

我們上面介紹,預防動脈硬化,要積極預防炎症,但機體自身代謝過程中也經常產生可以引起炎症的物質。正是因為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吸菸喝酒、熬夜等,導致血脂、血壓、血糖的異常,損傷了血管內皮,從而給有害物質提供了可乘之機。所以,預防動脈硬化、抗炎,需要從生活方式入手。

合理飲食:

控制膳食總熱量,低鹽低脂飲食,減少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和糖類的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全穀物的攝入;

控制體重:

一般以體脂指數(BMI)20-24為正常體重,或以腰圍為標準,一般女性≥80cm為超標,男性≥85cm為超標;

科普丨動脈硬化是如何形成的?預防方法都有哪些?

堅持運動:

建議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鍊,可以跑步,騎車,游泳,運動一定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戒菸限酒:

煙一定不要抽,酒最好不要喝,如果喝一定要少喝,儘可能的喝越少越好;

作息規律

要少熬夜,熬夜會導致身體疲勞,打亂生物鐘,不利於身體健康,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至少每天睡夠7小時以上,給心肌充足的自我修復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