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胰島素的使用,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

糖尿病的治療,離不來藥物的治療,在藥物治療中,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血糖控制過程中重中之重。不少糖友去醫院諮詢醫生的時候醫生給開了各種類型的胰島素,指定好每天每次胰島素劑量,經常會有糖友對醫生開出的胰島素一頭霧水:“不就是胰島素嗎?不應該是一樣的嗎?這咋還不一樣?這些不同的型號,規格的胰島素對控制血糖有什麼作用,劑量又如何調整?”

關於胰島素的使用,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

帶著這些疑問,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關於不同種類的胰島素: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胰島素按其作用時間長短可分為:

  1. 速效胰島素類似物(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
  2. 短效胰島素(RI)
  3. 中效胰島素(NPH)
  4. 長效動物胰島素(PZI)
  5. 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地特胰島素,甘精胰島素)
  6. 預混人胰島素(HI30R,HI70/30,50R)
  7. 預混胰島素類似物(預混門冬胰島素30,預混賴脯胰島素25)

餐時胰島素:

短效人胰島素:起效慢,必須在餐前約30-45分鐘皮下注射。


速效胰島素類似物:是較理想的餐時胰島素,起效快,無需在餐前提前30分鐘注射;控制餐後血糖效果更好;藥效維持時間短,低血糖危險性較低。

關於胰島素的使用,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

基礎胰島素:

中效人胰島素(NPH)、長效動物胰島素(PZI):混懸液,皮下注射後藥物吸收不穩定;會出現血糖濃度峰值,很難提供相對平穩,接近生理的基礎胰島素水平。


長效胰島素類似物:藥物吸收穩定,無明顯的血糖峰值,可很好模擬生理基礎胰島素的分泌,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於NPH和PZI


預混胰島素:

預混人胰島素、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可同時提供基礎和餐時胰島素,全面控制血糖,減少注射次數,平衡療效和方便性。


看完本文,你是不是對胰島素有了新的瞭解?原來胰島素還分那麼多種類,各種胰島素的起效時間、作用時間也不盡相同。


如果我們亂用胰島素的劑量,會對血糖控制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內分泌科醫生每次面對病人血糖控制不佳很頭痛的原因之一。當然也有部分糖友胰島素的使用“如魚得水”血糖也控制的非常好,糖化達標率也很高。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部分糖友願意正確面對血糖問題,在血糖控制過程中,積極去學習血糖控制和胰島素之間的關係,瞭解各種胰島素的不同作用時間,持續時間以便於和自己的身體生活習慣達到最佳的匹配。


趕緊掏出包裡的胰島素看看是哪種類型的!

參考文獻:

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教育管理規範(2011版)

關於胰島素的使用,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事!

大糖醫是一個知名的糖尿病管理平臺,目前已聚集了25000+公立醫院專業內分泌醫生,幫助廣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遠離併發症。關注大糖醫微信公眾號,或在蘋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載“大糖醫”,瞭解更多糖尿病資訊,獲得醫生專業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