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的報考熱門專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

疫情之後的報考熱門專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看到醫生和護士們衝鋒在前線挽救生命的同時,也看到鍾南山、張文宏等公共衛生專家在這場戰“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家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開始關注,紛紛詢問這個專業情況?哪些大學有設置?就業情況如何?今天一起來了解關於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的一些情況。

一、專業簡介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是從群體的角度探索與人類疾病和健康相關的問題,能保護公眾健康、解決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的實際問題、促進人群健康的公共衛生。該學科的任務是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的預防、監控和醫治;對食品、藥品、公共環境衛生的監督管制,以及相關的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等。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包括:預防醫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婦幼保健醫學、衛生監督、全球健康學5個專業。

預防醫學主要課程: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勞動衛生學、少兒衛生學等。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課程設置:基礎營養、人群營養、社區營養、臨床營養、中醫學基礎、中藥方劑學、中醫藥膳學、正常人體學、醫用化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食品毒理學、疾病學基礎、診斷學基礎、臨床醫學基礎等。

婦幼保健醫學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遺傳與優生學、生殖內分泌與免疫、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生殖健康、婦幼與兒少衛生、婦女保健學、兒童保健學婦幼營養學、婦幼心理學、婦幼衛生管理、流行病學、性醫學等。

衛生監督主要課程:正常人體學概論、醫學微生物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臨床醫學概論、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基礎、環境衛生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校衛生、行政法學基礎、衛生法學概論、衛生事業管理等。

全球健康學主要課程:全球健康概論、基礎醫學概論、公共衛生概論、心理學、全球文化概論等。

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專業中,比較熱門而且好就業的專業是預防醫學專業。

就當前情況來看,高級預防醫學人才處於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可從事臨床科研工作(進流行病、地方病研究所),或者從事衛生防疫、衛生宣傳普及、衛生事業管理、社會醫學研究等相關工作。非醫領域可從事環境保護與監測、海關疫檢等。


預防醫學的就業前景,相比來說要比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就業面廣一些。而且就業後接觸的行業領域要較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豐富一些:

① 疾控中心:本行,對口;

② 公務員:主要包括海關、出入境(CIQ,許多地方已合併到海關)、衛生監督、邊檢(部分地方也已合併到海關)、機場檢驗檢疫等;

③ 企業:國企(如鐵路局)的疾控中心和衛監部門,醫藥公司;

④ 醫療機構: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慢病中心、職防所、結防所等;

⑤ 考研:只能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和基礎醫學下設的專業研究生。

二、雙一流高校

雙一流建設是“211”“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

雙一流佈局中,共有兩所高校位列“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疫情之後的報考熱門專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


三、教育部排名

教育部四輪學科評估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評估情況:

A+學科: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A-學科:北大、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

B+學科:首醫大、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

詳細名單如下:


疫情之後的報考熱門專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


疫情之後的報考熱門專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