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鋪溪村:產業“從無到有”再到“花開滿山”

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3月13日,在石阡縣甘溪鄉鋪溪村,一排排長滿了褐黑色木耳的菌棒呈方形式樣整齊排布在食用菌基地裡,放眼望去,仿若準備迎檢的“閱兵方隊”。基地裡十幾名工人正忙著採摘、搬運木耳,一片繁忙的景象。

石阡铺溪村:产业“从无到有”再到“花开满山”

“現在村裡集中連片的土地,我們都流轉過來發展產業了,務工需求量很大,如果村民肯幹的話,一年也有將近2萬元的收入。”鋪溪村黨支部書記馮運啟告訴筆者。

鋪溪村為二類貧困村,2018年脫貧出列。2017年以前,村裡的產業發展為“零”,交通基礎設施薄弱。全村共有戶籍人口580戶2399人,基本是靠種植玉米、水稻等傳統作物維持生計,再加上受天氣的影響,每年收成不好,所以貧困發生率較高。

石阡铺溪村:产业“从无到有”再到“花开满山”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駐村工作隊通過組織村幹部外出考察學習,有針對性的爭取農業專家對農民進行多次培訓和種植技術傳授,並結合本村環境資源和氣候特點大膽探索、深度調研、勇於創新、因地制宜、規模適度地規劃發展產業,助力村民走出貧困。

2017年,鋪溪村瞄準食用菌產業,引進龍頭企業。採取企業生產加工菌棒、村級流轉土地、集體經濟合作社組織發展食用菌的方式發展食用菌產業。從產業基地的建設到食用菌的培育生產、加工,每道工序都可以吸收大量村民參與務工,最後生產出的食用菌通過訂單式的銷售方式,銷往貴陽、浙江一帶。而在這一過程中,村民除了務工收入之外,還有分紅及土地流轉收入。

石阡铺溪村:产业“从无到有”再到“花开满山”

正在基地裡忙著採摘木耳、已經70歲的鋪溪村村民陶家秀告訴筆者:“在這裡務工一天能有70元務工收入,如果經常有活的話,收入倒是挺可觀的,去年自己務工費就有14000多元。”

除了食用菌基地裡的忙碌,鋪溪村山野中已是一片雪白的花海,漫山脆紅李的花苞爭相綻放,煥發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石阡铺溪村:产业“从无到有”再到“花开满山”

“現在脆紅李的種植有500多畝。前期,我們通過長短結合的方式,讓村民在地裡套種一些豆類作物,既保證了脆紅李的正常生長,又能讓村民在產業見效前有一定收入。”馮運啟告訴筆者,今年大部分脆紅李都已漸次開花,預計50%以上的都會掛果,屆時村民又將增加一筆收入。

據介紹,該村2019年食用菌發展達200畝,帶動貧困戶就業110戶,實現務工收入690560元。加上其他產業的帶動,全村全年的務工支出就達260多萬元,用工人次達到3萬多次,而貧困戶戶均分紅432.61元。

基於鋪溪村不斷增大的用工需求,甘溪鄉還並通過“先進村幫扶貧困村”的方式,讓鄰近的曬溪、地袍兩村的部分貧困群眾也加入到鋪溪村務工隊伍中來,這不僅增加了群眾收入,還化解了鋪溪村用工難題。

石阡铺溪村:产业“从无到有”再到“花开满山”

“要想鞏固脫貧成效,確保村民不返貧,能致富,那就得實實在在地發展產業。”談起鋪溪村的脫貧致富經,馮運啟感觸道。

目前鋪溪村還因地制宜發展了苗木苗圃、辣椒、茶葉等產業,產業發展從曾經的“一無所有”到現今的“花開滿山”,曾經的貧困村蛻變成了一個產業發展的“先進村”。村民們看著漫山遍野的花開、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致富的積極性也逐漸高漲起來。(吳昌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