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前段時間,一條“15歲女生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的新聞引發了大家的感慨。

在上海開幕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華師大二附中的高一同學談方琳,憑藉自己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大獎,收穫了很多的聚光燈和讚歎聲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很多家長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羨慕,感嘆自己的孩子要是能有人家的一半就好了!

然而在談方琳同學談到自己的經驗時,震驚了很多人——幾乎從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所有這些都是基於自己的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看來,興趣是做任何事的最強大的最源源不斷的動力。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父母要如何建立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 改變教育理念

很多時候,學校和家長都是“唯分數論者”,這種教育理念和評價方式,也會不知不覺中傳給孩子,孩子在心目中就會認為:“學習只是為了考試,考試只是為了獲得一個高的分數。”

所有人好像都忘了,學習的最初目的,是讓孩子學到知識、掌握技能,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當孩子把考試當做自己學習的唯一目的,將分數當做自己的業績時,他們怎麼會提得起對學習的興趣來呢?

甚至有的分數不高的同學,更會受此影響,擔負著過大的心理壓力,更加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所在了,因此父母一定要轉變自己的這種教育理念,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 加強對孩子的引導

當孩子從沒有對學習產生過興趣,或者已經對學習的興趣都喪失殆盡了的時候,家長就要起到對孩子的引導作用了。

家長首先要幫助分析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是什麼,可以耐心地坐下來跟孩子談一談。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被父母逼得壓力太大,學習不是一種快樂而是一種壓力;

或者是不擅長學習,在學習中得不到收穫感因此就得不到快樂等等。

然後再針對這些問題和孩子一起逐一探討解決的方法。

比如:家長告訴孩子自己已經轉變了觀念,希望孩子能卸下壓力,輕裝上陣,重拾學習的快樂;

或者和孩子一起找學習的方法,通過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獲得感。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 學會和孩子一起找答案

有時候父母不能一股腦地把孩子塞進各種輔導班,就像老師不能一股腦地把知識都塞進學生的腦子裡一樣。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找答案,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減少被填塞的被動感。

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動手、去發現,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去尋找、去挖掘知識,掌握學習的新技能,獲得成長的新快樂。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 多和孩子讀相關書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了好的方法,是事半功倍的前提。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一起讀一讀相關的書籍,無論是關於具體知識,還是學習方法的,都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幫助。

和孩子一起讀,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和重視,而不是告訴孩子,學習只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也是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無止境”的真實榜樣。

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不是一天就能提高的,家長和孩子都要有耐心,要有滴水穿石的恆心,相信按這些方法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好的改變。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麗麗為大家推薦一款書籍《兒童正能量讀本》,這是一套能夠培養孩子優秀品格的成長寶典。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這套書結合了孩子的思維方式,構成了一個個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把很難理解的“大道理”變成了“好聽的故事”,點點滴滴的小故事彙集了起來,就像一盞盞心燈一樣,給予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激勵和指引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兒童正能量讀本》還能夠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幫助孩子認識自我戰勝自我,並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處事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想要讓孩子愛上讀書,不妨讓孩子看看這套書,讓從中學到知識和道理,不僅能夠加強孩子生活中為人處世方面的知識,還能夠讓孩子喜歡上讀書

同時父母還可以搭配著《哈佛給學生做的1400個思維遊戲》的書籍,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讀書的樂趣,這套書能夠全方位的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15歲女孩成科學家:幾乎不刷題、不補課,父母也從沒逼過

這套書共有6本,分別發散了孩子的形象、創新、數學、邏輯、綜合等思維能力,讓孩子的能夠逆向發散思維,讓孩子的思維更加敏捷,讓孩子喜歡讀書,才是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