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難出貴子?那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認知偏差


在中國有這樣一句老話: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其實也是存在認知偏差的並不是所有的寒門都是不能出貴子的,同理,貴族出來的也並沒有全是貴子。


在一個演講類的節目《超級演說家》中,有一位名叫劉媛媛的參賽選手,在節目中發表了一篇名叫做《寒門貴子》的演講。她針對著寒門與貴子是否存在著聯繫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寒門難出貴子?那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認知偏差

她認為,社會存在著重複兩個階層是所有人都必須承認的,他們之間是不平等的,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出生於不同的階層,他們在競爭規則面前得到的待遇是不平等的。


現實確實如此,寒門子弟得到的教育資源以及能夠享受到的條件是非常少的,但是這些東西並不妨礙他們的努力,有道是勤能補拙,他們的努力可以彌補了這些先天的差距,最後也能夠取得成功。


寒門難出貴子?那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認知偏差

劉媛媛認為寒門是可以出貴子的,而且他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大家證明著。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卻最終用自己的努力踏上了中國的名校。

就像曾國藩所說: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那些願意努力的人,他們是不論出生的,也不在乎自己擁有多少,他們能夠做的就是努力,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只有通過努力,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父母們之所以會把寒門與貴子聯繫在一起,是因為許多父母都認為只要自己能夠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條件和物質條件,孩子肯定會有出路,有成功的。但是寒門和貴子之間並不是對立的關係。


家長能夠給孩子提供的物質條件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孩子能否在最後取得成功,最關鍵的還是在於他們自己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那些出生條件非常好的孩子,在最後走上墮落的道路。

寒門難出貴子?那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認知偏差

這是因為他們本身不願意努力,不願意進去,而且父母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也沒有意識到,除了良好的物質條件之外,孩子很多時候更需要的是父母富足的精神教育。


認為寒門與貴族之間存在必然聯繫的父母,大多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有認知偏差。這種父母在生活中總愛給孩子貼各種各樣的標籤,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寒門難出貴子?那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認知偏差

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給孩子已經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物質條件,卻還是不如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孩子。他們就會認為是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問題

。會給他們貼上“笨蛋”,“不思進取”,“性格不好”等這樣負面標籤。


孩子長期生活在家長這種貼標籤的行為中,就會讓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一致。如果父母希望自己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要收好自己的偏見。

寒門難出貴子?那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認知偏差

相信孩子是可以通過努力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的。不要自信地認為自己的干涉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因為沒有哪個父母是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即便是給他們留下了巨大的財富,如果孩子沒有能力,最終也只會面臨失敗。


如果寒門與貴子之間並不存在矛盾的關係,那麼那些寒門的父母又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呢?


1.陪伴孩子不斷堅持努力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只有懂得吃苦耐勞的人,在最後才更容易取得成功。如果父母們不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那麼就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堅持努力。不僅如此,父母也應該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在生活中也做一個願意付出,願意辛勤工作的人。


2.告訴孩子讀書的重要性


培養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或許是寒門父母們可以對孩子進行的最好的投資

雖然買不起那些先進的教育設備,但是書這樣的教育資源,父母們應該還是能夠承擔得起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讀書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書是一個人可以直接進步的階梯。


寒門難出貴子?那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認知偏差

3.嚴格要求孩子的同時要肯定他們


知名老師王金戰曾在自己的書中說道:想要一個差生變好,就需要不斷地去鼓勵他稱讚他。

足以見得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們可以嚴格要求孩子,但是也別忘了對於孩子的肯定。因為只有在肯定中孩子們才有動力不斷的前進,才能在逆境中越戰越勇。


寒門與貴子之間其實並不矛盾。想要孩子成功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教育以及父母的教育態度。那些最後取得成功的孩子並不是都來自貴族,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寒門子弟,最終取得了讓人非常羨慕的成功。

所以這也告訴所有的父母們,物質條件很多時候是可以通過孩子的努力以及父母的良好教育去彌補的。如果真的想要孩子成才,那麼就一定要改變自己的認知偏差,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努力。


我是育兒十月說,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