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的人才追求肌肉?不,人人都需要肌肉!

肌肉在人的一生中

如此關鍵和重要

以至於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

發揮著不小的作用

本文或許能讓你換個角度

瞭解肌肉與人類文明


肌肉推動古猿進化成人!

(約500-800萬年前 從猿人到直立人)

大約500萬-800萬年前,非洲南方古猿為了適應新環境,不得不開始雙足行走,但是它們仍然保持著樹棲的習慣。在進化為直立行走的過程中,肌肉的作用功不可沒。肌肉的存在,能夠改善南方古猿的韌帶性能,保護骨骼,使其伸縮自如,從而使動作變得協調、流暢,完成更為複雜,更有難度係數的動作,幫助南方古猿逐漸適應地面生活。

健美的人才追求肌肉?不,人人都需要肌肉!

肌肉是生存的要素!

(約100萬年前 狩獵採集時代)

約100萬年前,人類可以直立行走,捕獵範圍從樹上轉移到了地面。擅長短距離追擊的雙腿,足以鉗制住獵物的雙臂,是這個茹毛飲血的時代生存下去的必然條件!發達的肌肉保證充足體能和爆發力,能捕捉到更多、更大型的動物,保證食物來源。

健美的人才追求肌肉?不,人人都需要肌肉!


肌肉有助於勞動生產!

(約一萬年前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人類的主要活動仍然是體力勞動。打造工具、建造房屋、農耕生產依靠的還是肌肉和力量。發達的肌肉能夠幫助部落獲得更多食物和物資。

健美的人才追求肌肉?不,人人都需要肌肉!


戰爭造就的“肌肉崇拜”!

(公元前8-4世紀 冷兵器時代)

冷兵器時代,無論古希臘的城邦制國家,還是我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為了奪取更多的地盤和資源,戰爭總是不可避免。龐大的隊伍,健壯的勇士就是冷兵器時代一個民族能夠制勝的基本要素,也造就了那個時代的“肌肉崇拜”。


在古希臘雕塑中,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男子都被塑造成了身材健美的“肌肉男”。那一塊塊凸起的肌肉,輪廓分明的肌肉線條,充滿力量感,宣示著主權和能力。男性的肌肉美、力量美登峰造極。


而在《角鬥士》、《特洛伊》、《斯巴達300勇士》、《龐貝末日》等影視劇中,男主角刀刻般的臉部輪廓,鐵鑄般的肌肉線條,充分證明了肌肉在戰爭中的重要意義。

健美的人才追求肌肉?不,人人都需要肌肉!


側面來說,肌肉能帶給人類自信。有肌肉的人,身材外形更具美感,更加果斷、勇敢、自信、積極進取,更耐疲勞,內心更強大。

在現代,肌肉是健康的體現

緊實的肌肉不僅讓你看起來體態勻稱,充滿美感,而且是身體健康的“保護神”。


1、肌肉有助於降低糖尿病風險

肌肉是人體內消耗脂肪和糖最大的器官,肌肉質量越高代謝脂肪能力越強,減少慢病的發生。


哈佛大學在《公共圖書館科學雜誌·醫學》發表的研究發現,每週強化或調節自己的肌肉超過 150 分鐘的女性患 2 型糖尿病的風險比沒有進行肌肉鍛鍊的女性降低 40 %。這是因為“強化和調節肌肉的活動可以幫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


2、肌肉有助於骨關節健康

肌肉可以幫助我們穩固關節,保護骨骼。同時可以按摩關節,有益骨密度的保持和增加。


美國一項研究中,發現肌肉組織中 IGF-1過表達的小鼠比野生型小鼠肌肉含量明顯增加,同時長骨骨骼增粗、增長,且長骨皮質骨厚度和麵積、皮質骨礦物質含量和密度均相應增加,這項結果提示肌肉組織產生的IGF-1可能對骨骼的發育有促進作用。


3、肌肉為心臟提供助力

肌肉收縮可促使靜脈血液迴流至心臟,提高血液循環,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穩定血壓。


4、肌肉帶來充沛精力

肌肉帶來的豐富血流能夠供給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充足的血液,使人精力充沛,更耐疲勞。


5、肌肉發達的人更不易發胖

肌肉可以消耗人體大部分能量,加快人體新陳代謝,肌肉發達的人更不容易發胖,可以更好地保持體形。


肌肉影響人體的方方面面。所以,肌肉力量弱的人不如強壯的人壽命長絕非危言聳聽。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在調整了社會人口學、慢性病和吸菸史等因素之後,發現肌肉力量弱的人早逝風險高出50%。因此,中年後特別是老年時期持續保持肌肉力量,對於壽命和衰老非常重要。

不進行力量訓練的成年人,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流失(通常以30歲為界),平均每10年肌肉就會降低5磅(2.3公斤),這種與年齡相關的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的喪失,速度可能比你所想像中的更快。因此,要想維持體力水平,必須將規律的增肌運動納入積極的生活方式中。


健美的人才追求肌肉?不,人人都需要肌肉!

但肌肉並不容易增長,這是個艱難的,不斷“受捶”的過程:


肌肉受刺激→肌肉破壞→肌肉休息(補充營養)→肌肉增大。


要給予肌肉足夠的刺激,持續循環這個刺激,才有機會長比較多肌肉。所以每次健身完為什麼會肌肉痠痛,那是肌纖維被撕裂,而撕裂的肌纖維在訓練後的恢復中會被修補得更加粗壯,從而實現肌肉增長。
一個完整的肌肉訓練過程包括:熱身,訓練,拉伸三步,熱身是避免運動受傷,拉伸是為了讓肌肉線條變得纖長,而不是緊張得縮成一團。


當然,肌肉生長還需要充足的營養、規律的休息,讓身體有足夠的能量修復受損肌肉纖維。研究表明:進入深度睡眠後,肌肉開始進入修復階段,骨骼肌放鬆,平滑肌鬆弛,飽含著各種必須氨基酸與促生長激素的血液,被輸送到四肢肌肉,血流量增加了30%。

而當我們攝入蛋白質類飲食時,蛋白質會分解成氨基酸的形式,提供組成單位給予新生肌肉組織。蛋白質與身體荷爾蒙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幫助肌肉組織進行修復生長。每斤體重每天至少要有1到2克蛋白質攝入量。例如,假如你有100斤,那麼每天至少要吃120至220克蛋白質。


另外性別、年齡也是影響肌肉修復的因素,年齡越大、睪酮素會越來越低,而睪酮水平高的人在增肌上更有優勢。因此青少年時期進行肌肉訓練非常有必要,既能快速增加肌肉量,提高骨密度,又能預防少年期肥胖的發生。而成年人至少在30歲就應該開始進行有計劃的肌肉訓練。

我們的肌肉可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心肌、骨骼肌、平滑肌,我們能控制和訓練的主要是骨骼肌,這是肌肉鍛鍊的主要方法。


骨骼肌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慢肌纖維負責時間較長、努力程度較低的活動,如慢跑和騎自行車。慢肌纖維更抗疲勞,但強壯程度不如其他類型的肌肉纖維,生長速度也較慢。


相比之下,快肌纖維主要負責持續時間短、努力程度高的活動,如力量訓練和短跑。它們很容易耗盡能量,但生長速度迅猛。


不同的訓練方式,對肌纖維類型的刺激程度不一樣。經常做力量性訓練的人,他的快肌纖維會出現選擇性的肥大。經常跑馬拉松的人,他的慢肌纖維則更發達。


同時在營養上,不同的肌肉需要不同的餵養。如果你想提高耐力,就需要長期抗阻運動和高蛋白飲食,並保證充足的休息;而想要提高肌肉爆發力,運動前補充肌酸則更有效果。


無論進行哪種訓練,在開始運動之前你必須清楚地知道你的肌肉量、體脂肪、基礎代謝等基本體成分數據,這將有助於你採取正確運動措施和飲食方案。藉助人體成分分析儀,你可以準確得知身體各部分的肌肉、脂肪、基礎代謝率等數據,科學評估肌肉量,為肌肉訓練計劃提供可靠參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