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教師已是正高職稱,但他對職稱制度深惡痛絕,你怎麼看?

醜而攻玉


很高興來為你回答這個問題,我九十年代初從一所外國語大學英語教育專業畢業後先在一所大學裡面做精讀英語教師,後來我結婚後,因丈夫戍守邊關,我懷孕後,原單位搞停薪留職,我來到丈夫所在的部隊附近去做了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十年後,因丈夫的離逝,我又回到成都這個地方做了一名初高中英語教師,我想用我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這位同行老師為什麼對職稱評價深惡痛絕?

俗話說得好,只有經歷過,你才會懂!

1:職稱評定剝奪了我的愛好。我是一位出身於國家級貧困縣的教師,為了考上全國重點大學,我已拼盡了全力!艱苦的生活和酷愛讀書的愛好讓我成為了一個“好口才十硬筆頭”的全國重點大學的學生,讀大學期間,我就在各大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二三十篇,可自從我教書之後,當大學老師時忙著科研,應對各種檢查。當中學老師時忙著備課,改作業,輔導學生,對付上面的各種檢查,幾乎全年無休,根本沒時間來發展自己的專長和愛好一寫作!

2:評職稱是剝奪老師教好學生的寶貴時間。由於我任初高中英語教師時,學校因為有老師休產假而人手不夠,我一個人教三個班的英語,每天早晨五點半鐘起床,忙到幾乎每晚十二點鐘才睡覺,我累病了,當時一個我的老鄉悄悄告訴了我一句話“美女老師,先把你的職稱評定的事和學校安排的事做完做好,至於說學生的事情應付一下就行了”,聽到我這個已評上特級教師的老鄉這樣教導我,我一臉愕然,後來他又笑著給我說“你累死了,職稱評不上去,你那既沒退休工資又沒社保醫保的父母來咱辦?你累死了,每年你所教的班的英語成績在全校數一數二,可是上面學校領導交給你的需要供他們檢查的東西你若沒弄好,你還不是照樣捱罵,我已經聽見你被校長罵了好幾次了,我才悄悄的提醒你!”聽了這位前輩的話,我頓時茅塞頓開,但每當看見班上那些睜著大眼睛,渴望獲得知識,總親切地叫我“鄧媽媽”的孩子們時,我又有點於心不忍,咬咬牙堅持對自己說“多做點,沒關係,累不死人的”,這句話是我那勤勞善良的母親經常告訴我們幾姊妹的一句話!

3:職稱評定造成抄襲,代寫之風蔓延。說實話,我經常看見有個別寫作水平不好的音,體,美老師花幾百上千甚至幾千元去找寫手老師幫他們寫職稱評定的論文,當然其它科目的極個別的老師也有這種現象,我認為這是一種不正之風,應該堅決剎住!

4:職稱是金錢和權利的象徵。在教育界私底下悄悄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會教書的,書教得好的老師都仍留在教學一線繼續教書去了,不會教書的,書教得不好的老師一般都在學校領導崗位上去了”這句話雖然說得有點偏激和片面,但學校每次評職稱,領導們都佔盡了先機,職稱評上去了,錢包鼓了,官也當了,而那苦苦在教學一線掙扎的教師們,評職稱的事是一等再等,繁重的教學負擔,為評上職稱拼死抗爭造成中國教師的平均壽命才五十多歲,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七歲,悲哉,壯哉!

綜上所述:同事教師已是正高職稱,他卻對評職稱的事深惡痛絕,鄧老師舉雙手贊成這位同行們的看法!

如果你開通了頭條悟空回答的收益,請麻煩你幫我開通下,因為我一個單親母親,要養兩個大學生,生活壓力巨大,我每天無論多忙,哪怕忙到晚上12點,我都會在頭條上來寫點自己的感悟和經歷的![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成為我的粉絲,我會助你成功!


中學英語高級教師鄧


我是朱老師!

教師職稱制度確實令人深惡痛絕。你同事作為過來人雖然已經是正高級職稱,但是他是一路被虐過來的,深有感悟。說明他看待事情還是比較客觀的。

1.教師職稱制度導致教師工作重點失衡

大多數教師為了在職稱上能上去,上著課,備著課,開著會,上著培訓課都在時時刻刻琢磨著該如何寫論文發論文,如何在技能比賽中拿到獎項。導致很多人在教學工作中過於功利化,沒有做到實實在在的以學生利益為中心,而是以教師自身發展為主。導致教師工作重心失去平衡,受危害最大的則是教師和學生雙方。


2.職稱制度導致學術失範現象嚴重

職稱上去了工資才能增加,飯碗才能端的穩。很多教師迫於評職稱的壓力,論文抄襲,學術不端的現象近些年來尤為嚴重。高校每年通報的學術失範案例不在少數。徹徹底底的把學術界的的水給攪渾了。


3.職稱上不去工作就沒動力

職稱能不能上去不僅關係到教師在單位的存在感,更直接關係到教師的口袋能不能富起來,錢包能不能鼓出來。所以職稱問題就是民生問題。一旦教師評職稱不順利,到了年齡職稱上不去,就嚴重削弱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4.教師工作壓力大,評職稱任重道遠

不管是中小學教師還是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都很大。課程多,任務重,大學教師科研壓力大。評職稱根本就顧不過來。導致很多教師唉聲嘆氣,一邊要保住飯碗完成既定的工作量,一邊又要為了評職稱加班熬夜。



朱老師說事兒


我也是教育工作者,工齡24年,於2015年獲得副高職稱。對於你的問題我有幾個看法:

1.職稱制度確實激勵了一批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專業素養,在本領域本專業上有一定的建樹,在本崗位上兢兢業業,起到了示範引領的作用。

2.職稱制度也確實打擊了一批工作兢兢業業堅守陣地,但是由於各方面客觀條件和崗位限額而評聘不上高一級職稱的的老師們的積極性。

3.不可否認,職稱制度對於獎勤罰懶表彰先進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個行業的從業者都會有優秀的員工不優秀的員工,如果不考慮工作態度、業務水平、工作業績而靠熬工作時間而獲得高級積稱的話,許多水平低下、工作態度差、不思上進整天只是怨天尤人的人混入高級職稱,這些讓人情何以堪啊?而且,這樣反而會打消很多人的工作積極性,反正我工作過得去沒犯大錯誤熬個多少年那個就到手了,何必那麼賣命工作何必上什麼示範課何必研究那麼多學術何必拿那麼多獎狀呢。你不可否認很多人有這個想法!

4.基於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工作倖福感,我認為職稱制度肯定要改革。一是擴大高級職稱的名額,讓更多優秀的人有機會評聘,更要多向一線教師傾斜。二是細化評審條件,嚴厲打擊職稱評審中的學術腐敗和行政腐敗,真正的重態度重業績重貢獻。讓真正工作積極勤勤懇懇有相應業績的人名正言順的評上,讓一些工作態度差不學無術只想混日子的人斷了念想。

以上,僅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雨霖鈴40923748


看待職稱制度需要理性。既不能把它捧得至高無上,也不能把它貶得一無是處。

一、教師的職稱制度有存在的必要。

任何行業的勞動者,都需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工齡的累積,逐年逐步增加薪資水平。這不僅是廣大勞動者的普遍願望,更是一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而要逐年逐步增加薪資水平,就必須要有相應的增長機制,教師行業也概莫能外。

目前,職稱制度實質上就是教師行業的薪資增長機制,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即使廢除了職稱制度,肯定還會有類似於它的新制度來替代。所以,那種主張將職稱制度徹底否定、一廢了之的態度,既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取的。

二、教師的職稱制度需要與時俱進。

目前的教師職稱制度,是1986年建立起來的,很多方面早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的確存在嚴重不足,迫切需要改革改進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上級部門也是在不斷改進的,只是改革的力度、強度,與我們的期望還有很大距離而已。但我們也要堅定信心,相信政府會將改革進行到底的。

目前,我們普通老師能做的,也只能是給改革者打氣加油,並提出好的建議而已。

我想,今後的職稱改革,重點應該是解決公平性和保底性兩大問題。

公平性,就是要架設公平的“梯子”,讓那些有責任心、事業心、有才幹、有本事的人才,在公平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保底性,就是要鋪設“一張網”,保障那些因為受各種因素(如地區差異、性格差異、甚至自身能力等)限制,但始終踏實工作的人。讓他們也能分享一些改革開放的紅利,享受社會進步的成果,進而實現共同富裕。

一孔之見,敬請斧正。





才友說教育


評為副高都很不容易,不死都要脫一層皮,評為正高那就更不說了,不死都要脫三層皮,可以說是九死一生,評上了正高也不值得炫耀,更沒有感到好高興的事。


水手61985


那是他的心態,也許他得到它靠不光彩手段所以有心理陰影。但是,職稱的設置是陽光的,只有評定機構和評定人都能遵守規則。那麼職稱肯定是健康向上的。不就是職業能力標準和按能力分配報酬的尺度。尺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要把死東西硬生生折變形。尺度也沒辦法,只能忍受,但痛苦確是你們的。你們既然選擇痛苦,就別抱怨。


巴士底獄3


猴子多了,為了好管理、聽話,設計一些高度的香蕉,爬的高的,得到的更多。

沒什麼特別的,全世界如此。

當年唐太宗搞科舉時,天下青年尤其是寒門庶族拍手稱快,乃是世界一大創舉。然而唐太宗怎麼想的“天下英雄皆如我甕中”。

所以,想明白了的,知道自己是猴子,是入甕者,自然如此。


老路通途


職稱只是為平衡工資標準設的門檻,很多老師為此撞破了頭,也情有可原,利益最大化是當今社會風氣。都已正高了還對職稱制度深惡痛絕,這隻能說明一顆心沒完全撲在教育教學上,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你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就沒心情去計較職稱了。也不看看廣大的鄉村教師,無怨無悔為了祖國的未來,一心一意努力工作,沒有時間去為錢考慮,這才是無私奉獻。


叢林一棵樹


導言

只能說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吧!又或者可以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只有經歷了才知道這是個什麼事,並不是像外人看來那麼簡單,那麼輕而易舉,所以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很多人所說的矯情,清高和裝,而是經歷之後的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

職稱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大家要去爭這個職稱,職稱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職稱意味著權力和收入,當你評上高職稱,你就有資格向更高的位置晉升了,同時,高職稱也會給你在學校裡面帶來高的話語權,你說的話有力量了,有人聽了,這是職稱帶來的權力方面或者說話語權方面的影響。

其次,是收入方面的影響,其實職稱直接帶來的收入並不高,由副高到正高,收入增加一個月也就幾百塊錢,一年算下來也就幾千塊錢,但是間接收入卻是很高的,評上職稱以後,以前拿不下的項目,可以拿下來了,這是收入,這個收入可比直接收入大的多,而且評上職稱以後,可以去企業做個兼職,拿個橫向什麼的,這些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這是收入方面的影響。

因此,職稱帶來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還有高校發論文什麼的,沒有職稱,一些期刊根本看都不會看你的論文,直接扔進垃圾桶了,這是職稱帶來的機會影響。

評職稱的要求

職稱的好處非常多,難度當然也很大,特別是正高職稱,現在是僧多粥少,除了自己的硬實力之外,評職稱還需要現有的高職稱的人評選,也就是說你的和現在有的正高們打好關係,不然人家不選你,照樣上不去。所以,裡面門道還是很多的,而且想要往上走,你得心甘情願被他們“壓榨”,沒錯,並不是學生才會被壓榨,下面的老師同樣面臨這樣的情況。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其中的辛酸。

結語

所以評上的人覺得不合理,是因為知道其中的利益關係和辛酸,這並不是他們的矯情,反而是我覺得這是面對現實的無奈。但是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這是規則,我們必須遵守,但是既然知道其中的心酸,作為一個評上的人,更應該體諒年輕的老師,能幫就幫一把,能拉就拉一把,別走向老路,進入了死循環才行。

喜歡我的分享就關注我吧!

您的關注我的榮幸!

您的分享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