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他屢吃敗仗,才能平平,卻一直被重用,只因他懂得這一點


三國時期是一個戰亂時代,各國紛紛選賢任能,一時之間人才輩出,但有這樣一個人物,他不僅沒有治國理政的才和馳騁沙場的能力,而且屢次打敗仗,但卻一直受到重用,而且官運亨通?

這個人就是東吳重臣諸葛瑾,他的長處是以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德行服人,至於治國理政、統兵作戰,就不是諸葛瑾的強項了。歷史記載,諸葛瑾確實沒有帶兵打仗的能力,他雖然也算是戎馬一生,但幾乎無一勝績。

亂世中他屢吃敗仗,才能平平,卻一直被重用,只因他懂得這一點


建安二十四年東吳襲取荊州後,諸葛瑾出任綏南將軍、南郡太守,從此離開孫權幕府,擔任獨當一面的大將。此後一段時間,諸葛瑾參與了幾次重大戰役,主要有:南郡、江陵之戰,江夏、襄陽之戰,第四次合肥之戰,樊城、柤中之戰。這幾次重要的戰役,諸葛瑾參加的四次大戰役,無一取勝,有兩次是勉強安全撤退,還有兩次則是不折不扣的敗仗。按理說,以這樣的戰績,不被追責治罪就很不錯了,但諸葛瑾卻不一樣,他不但安然無恙,而且還屢屢升遷,直至進入東吳軍隊的最高層,擔任大將軍、左都護。地位僅次於大司馬呂範和上大將軍陸遜,是東吳政權中的核心人物。

那麼這是為什呢?孫權本是極善於用人的,那麼他為什麼偏偏要重用一個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的諸葛瑾呢?這其實是孫權有著更深層面的考慮。綜合起來分析,孫權考慮的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諸葛瑾是“淮泗集團”的標杆人物

東吳孫氏集團的文官武將大多以初期籠絡的來自淮水、泗水流域地區的一些人士為主,孫策在江東建立基業也是以來自淮泗地區的力量為主,這批人就稱為“淮泗集團”,後來孫權又陸續吸納了一些江東的本地人才,但江東的統治階層仍以“淮泗集團”為主,但是,淮泗集團有個弱點,這些人雖然大多出身地方豪族,但門第都不高,在當時的社會觀念裡,沒有名門望族參與的政治集團,難免會被人瞧不起,也缺乏吸引力。在淮泗集團中,只有諸葛瑾出身的琅琊諸葛氏門第較高。諸葛瑾是孫權所依賴的淮泗集團中唯一的名門望族、高第世家子弟,是個標杆性的人物,孫權不斷扶持諸葛瑾上位,目的不外乎是提升孫吳政治集團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以吸引更多的士大夫,將更多的人才納入麾下。

亂世中他屢吃敗仗,才能平平,卻一直被重用,只因他懂得這一點


第二,諸葛瑾為人謹慎

《三國志·諸葛瑾傳》稱讚諸葛瑾“以德度規檢見器當世”。“德度”是指社會道德規範,“規檢”是嚴格遵守的意思,這是說諸葛瑾做事小心嚴謹,嚴格遵守道德。另外還還載,諸葛瑾對孫權有所進諫,都是以溫和委婉的方式進行,使孫權容易接受。正是諸葛瑾這種小心翼翼的做事風格,讓孫權覺得這個人非常靠譜,因此放心重用。

第三,諸葛瑾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孫權其人很有才幹,但他也有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容易發脾氣,這就需要一個有著高情商、能夠協調人際關係的人物來幫助他緩和和下屬的一些關係,諸葛瑾就是最合適的人選,據載,朱治、虞翻、步騭、殷模等人都曾因孫權的一時之怒險些要被重罰,都是諸葛瑾巧妙設法,不動聲色地化解孫權的情緒,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風波。

第四,諸葛瑾與孫權的私下關係非常好

古代帝王處於孤寡之位,內心往往極為寂寞,難得有可以傾吐真心的對象。而諸葛瑾由於情商高,說話辦事小心穩妥,正好可以成為孫權推心置腹傾吐真心話的對象。陸遜在曹丕死後曾上表孫權,稱曹睿治國有方,不宜輕易對魏用兵,孫權把陸遜的上表拿給諸葛瑾看,批評了陸遜的看法。當時諸葛瑾和陸遜分別為左右都護,地位相當,孫權可以當著諸葛瑾的面批評陸遜,卻從來沒有當著陸遜的面批評諸葛瑾,可見在孫權的內心,對諸葛瑾的信任遠勝於陸遜。

亂世中他屢吃敗仗,才能平平,卻一直被重用,只因他懂得這一點


第五,諸葛瑾在對蜀外交中起特殊作用

諸葛瑾與諸葛亮是同胞兄弟,這一層關係,使諸葛瑾在對蜀漢的外交中居於特殊的地位。事實上諸葛瑾也曾多次充當使者與蜀漢交涉,特別是在吳蜀關係緊張的時期,諸葛瑾代表東吳去索取荊州、在劉備起兵伐吳時勸說劉備退兵,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使。諸葛瑾硬是把這些任務一肩挑起,確實很有擔當,這也是他能夠得到孫權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亂世中他屢吃敗仗,才能平平,卻一直被重用,只因他懂得這一點


總體來說,諸葛瑾一生之所以能始終得大重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自己善於做人,懂得和領導的相處之道。

�j�\u0018\u0011 T\u00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