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抑鬱症重度,我該怎麼開導他?

XD阿普陀佛911


你好,我是張滴滴,一名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一起用心理學美好生活。

如果是醫院已經診斷的重度抑鬱症,需要配合醫生定時定量服藥,這個可以在生理上進行放鬆,減弱消極思維。

家庭能給予的環境是接納,接納他得抑鬱症的現實,接納他現在的情緒和狀態沒有那麼好,沒有能力愛身邊的人。

抑鬱症是一個長期的心理疾病,不要過度地要求,而是真的能陪陪他,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哪怕他只是想一個人待著,也暫時尊重他的選擇。

醫者難自醫,如果孩子的情況父母很難干預,可以在復症時詢問主治醫生是否可以增加心理諮詢作為輔助,重度抑鬱,服藥加上諮詢後,再配合家庭寬容性的環境,有利於病人的情緒發展。

抑鬱症有很多的原因是因為對世界和自我的期待過高,家長可以嘗試從自身減少壓力,保持自己的心情舒暢,提高家庭環境的氛圍,間接影響孩子的狀態。

減少與孩子衝突,不要過度犧牲自我,家長心中的的擔心和表面上的欲言又止,孩子都能感受到。一個積極的陪伴,有愛的家庭氛圍,就是家長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環境。


諮詢師張滴滴


我孩子曾經是抑鬱症患者,我發現她的情緒不對,給她辦理了休學手續,用一年時間陪伴她,傾聽她的心聲。這一年裡我把自己當成十幾歲的孩子,與她分享遊戲,談明星,網紅等等一切這個年齡段的事,帶她旅遊,親近自然,儘量讓孩子輕鬆,做到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做回自己,不要壓抑情緒。說過最多的話是你是我的寶貝,最愛的是你,來,抱抱,這些肉麻的話幾乎每天都說。我不是專業心裡醫生,但是我孩子的情緒越來越好了,愛上了潛水,說等高考完了,去考潛水證。現在已經回到學校,學習生活都非常正常,抗壓能力也較以前強了很多。


yg3006


抑鬱症不是靠開導就能治癒,它是一種病。我家老太太更年期受刺激,得了抑鬱症,我們也以為是她想不開,怎麼疏導都不管用。隨著時間的延長,是越來越嚴重,最嚴重的時候,自殺過三次,幸好發現及時。後來吃藥治療,不間斷的吃藥,現在越來越好。沒有經歷過的,根本不曉得抑鬱的痛苦!我好像有一次抑鬱的感覺,突如其來的心裡壓抑,覺得心情極其不好,怎麼不好也無法描述,就是特別心灰意冷,我清楚的記得當時一點點讓心情不好的誘因也沒有,包括前幾天也沒不開心的事。陰暗的心情持續有一個小時!由於我照顧過老太太,對抑鬱症有一定的認知,有了那次莫名其妙的悲痛,才真正理解抑鬱症。得了抑鬱症,在藥物干預的同時,還需要患者自身有強大的心理,自己想戰勝,否則別無他法。


落木


去上海或者北京的大醫院,正規治療。可以藥物,心裡輔導,物理治療一起。大醫院的醫生醫治水平高,醫德醫風高尚。費用高一點。心裡輔導四十分鐘八百,物理治療應該是一千多一回。物理治療是二十個工作日。心裡輔導要預約排隊,大概一年也就能做個四五回。做了這些治療以後,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像換了一個人。我女兒現在基本康復了。希望你的孩子也能康復。


用戶2017014532949


憲法規定不勞動者不得食。抑鬱症患者都是衣食不愁之人,似我等民工,為了養家餬口,一年四季累死累活,生存的鞭子無情地抽打在背上,沒聽說哪個兄弟是抑鬱症患者。勞改犯人最有理由得抑鬱症了,可是偏偏沒有一個。強迫勞動的鞭子高懸在頭上,都想著多幹快乾,爭取減刑。所以說,讓抑鬱症患者去工地幹活吧,不幹活就沒有飯吃,幹上一個月,再嚴重的抑鬱症也好了。

我做好了捱罵的準備。


四類人


恕我直言,如果他真的是確診為“重度抑鬱症”的話,您的任何開導都是蒼白無力的,依我個人的臨床經驗,您唯一能做的就是:

送他去住院!

送他去住院!

送他去住院!

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因為所有重度抑鬱症的患者,除了情緒低落之外,還都伴有:

活著你有任何意義;

看不到前途和希望;

悲觀厭世,生不如死;

每天生活在煎熬之中;

甚至滿腦子就是自殺,採取什麼方式自殺等痛苦中;

大多數重度抑鬱症患者由於對自己的病沒有信心,還都拒絕治療。

這個時候的“開導”,如同去找心理諮詢師去“諮詢”一樣,都是蒼白無力的。

給你講一個案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因為我參與編寫的我國第一本《心理衛生學》的出版工作,我應邀去某大學審稿。

該大學一位老師聽說我是搞臨床的,就向我諮詢他目前正在接手的一個案例。

病人(他們通常都稱之為“來訪者”)女性,無名原因出現了抑鬱症的表現,且出現過自殺未遂的行為。

我一聽就感覺到情況十分嚴重,立即建議他馬上終止諮詢,病人必須要進行強制性的藥物治療,趕快和家屬聯繫,並送到當地的精神衛生機構住院治療。

因為病人很可能是重度抑鬱症,那麼再次自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且成功率很高。

遺憾的是,

這位老師並沒有聽從我的建議,繼續靠“愛心”和自己的心理學知識為這個女大學生諮詢。

等我回到石家莊,再次打電話向他詢問此事時,他告訴我:該女生的確又出現再次自殺的行為,不過這次,她成功了。

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且幾乎每天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發生著!



心理醫生張彥平


首先,你要明白抑鬱症是一種病!

抑鬱症是一種神經症,其典型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感情淡漠,自責、自罪。

重度抑鬱症還有自殺觀念或行為。

抑鬱症既然是一種病,就要由精神科醫生或心理諮詢專業人士去治療,它區別於抑鬱情緒之處在於它是一種心理疾病。

兒子得了抑鬱症,而且是重度抑鬱,你想幫助兒子恢復健康的急切心理,我可以理解,也感同身受。

但是,你的身份只是一個媽媽,你第一不是精神科醫生,第二不是專業心理諮詢人士,你的開導幫不了兒子,還可能適得其反,溝通引導不當,還有可能引發兒子的自殺觀念及行為,重度抑鬱症非常危險。

你所要做的是:

01、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幹!

抑鬱症並非是不治之症,臨床上治癒率很高,一般採用藥物加心理輔助治療,效果最佳。

藥物是治標,心理諮詢是治本,藥物只是對神經的抑制,用藥見效快。

因為重度抑鬱有自殺風險,所以,必須首先服藥以控制病情發展,而心理諮詢師沒有處方權。所以,建議你帶兒子去醫院精神科治療。

其次,抑鬱症要長期服藥(一般要1—2年)一旦過早停藥,很有可能復發,所以,什麼時候停藥要遵守醫囑,不要私自停藥。

抑鬱症得病之初大多有壓力等一些負面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引起抑鬱情緒,抑鬱情緒長期得不到緩解所致,所以,治療抑鬱症時,配合專業人士的心理治療,從根本上解決發病源,以免復發,效果最佳。

02、作為抑鬱症的家人,應該如何配合醫生做好抑鬱症的治療?

(1)在日常和孩子的相處中,注意傾聽

孩子傾訴時,你認真做好傾聽、陪伴,並適當的點頭表示認可就好。

孩子能夠傾訴出來,傾訴本身對情緒就是一種疏導,對情緒有療愈作用。

作為抑鬱症患者的家人,在患者傾訴時,你的陪伴和傾聽,對患者而言是一種被認同、被看見、被接納。

這種被認同、被看見、被接納的感覺,對患者是一種情緒的療愈。

(2)家庭中多營造開心快樂溫馨的氛圍

人是受環境影響的,開心快樂溫馨的家庭氛圍會給人以積極的心理暗示,進而提升人內心積極向上的能量。

(3)多陪孩子去戶外運動

運動可以讓人體產生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物質令人感覺快樂。

(4)可以在家裡多放舒緩神經,放鬆心靈的音樂,音樂具有療愈身心靈的功能。

當然,以上4點建議,僅僅是作為一種治療的配合,治療抑鬱症最關鍵的還是要尋求精神科醫生及專業心理諮詢人士的幫助。

我是蘇蘇心理,有問題可以私信我。


蘇蘇心理


朋友,你好,內心充滿了負能量,導致思維和情緒不受自己的控制,總是往負面的消極的方向想,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這才是目前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既然思維和情緒都不受自己控制,而是被負能量控制,自然很難跟別人溝通相處了。你目前的處理方式就是不要去理會她的負面情緒和症狀,因為你越去理會她,你的心越容易被她牽引,甚至把自己也拖進心理問題的苦海中,你也不要去做說教工作,因為只會適得其反。你目前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知錯改錯,把自己朝向正能量的方向,提升自己內在的力量,當你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你就不會被孩子所印象,而是自然會影響到你的孩子,到時候他的那些負面情緒或症狀就漸漸退散,直至消失。不信你可以去試試。所以想徹底解決心理問題唯一的方向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我是經歷過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痛苦的人,慶幸的是我遇到了能徹底走出來的方向,目前已經有兩百多人徹底走出來了,不管症狀有多麼嚴重,多麼難以忍受的痛苦,時間有多長,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可以徹底治癒。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自己,因為你的問題真的真的可以徹底解決。祝你早日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願世界上所有心理問題的人都能早日找到正確的方向,早日擺脫困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


覺醒人生2020


孩子的重度抑鬱您是怎麼判定的?只是根據個人的生活經驗,還是有專業醫生的診斷?如果沒有得到專業醫生的診斷,那建議您帶孩子去尋求專業診療。

可以看看您的孩子是否有一下表現:比以前說話少了,不願意與人溝通了,心情不好,覺得沒什麼可高興的事情,整天悶悶不樂,眉頭不展等;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減退,如以前愛看電視或動畫片,現在即便看電視也不能讓ta高興起來;自卑;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降低;相比以前愛發脾氣了;感覺腦子反應慢;有時會出現一些軀體症狀,如頭痛。

如果有類似表現,看是否持續兩週,如果持續兩週或更長時間,那基本可以確定了。如果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或學習,那建議及早就醫,這樣可以減少病程,有利於康復。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緒體驗、顧慮等,鼓勵孩子問問題,並正確引導孩子。

陪伴孩子一起完成事情,讓孩子試著用繪畫或文字形式表達。

鼓勵增加活動,活動可以分散注意力,減輕疲勞,促使孩子做更多的事情,也可以使思維更加清晰。

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活動計劃。孩子完成每一步計劃後要鼓勵表揚孩子,不要讓孩子低估自己的能力y。加強鍛鍊。家長還可以學習一些放鬆方法,交給孩子怎麼做。


心理的點點滴滴


您好,我能感同身受您現在的心情,因為我曾經也是個重度抑鬱症患者,我不知道您孩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但是那種壓抑,灰暗,孤獨無助,生無可戀是共同的。

我這裡就我怎麼走出來的分享您,讓您參考幫助您孩子走出陰霾!

首先,不要試圖走進患者的世界,試圖為他作出決擇,沒用的,除非您是專業心理醫生,他是不會相信的,不會覺得這是善意,只有默默陪伴,在需要時在身邊,抑鬱症患者會一直自責責他,所何勸解不一定有效!

其次,運動,讓他動起來,運動可以緩解抑鬱,身體出汗產生快樂多巴胺,我就是用跑步走出第一步的,從一公里到十公里,用不斷增加的運動量和目標來轉移關注。

第三,學習,我通過學習佛法,瞭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從而由一個無信仰的人轉變為一個有信仰有目標的人,不再無病呻吟,傷人傷心。

第四,助人,讓自己成為一個被別人需要的人,比如去做個義工,喂流浪小動物,被人需要者恆強,有責任感了,就不會再只看自我。

這些只是一點小經歷,總的來說,轉移注意力,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會有些情緒的低落,但比起以前,好太多了!每一個走出來的都會是強者,相信您的孩子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